一种短袋香菇菌袋补水孔开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0257发布日期:2018-11-09 20:1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菇栽培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袋香菇菌袋补水孔开孔装置。



背景技术:

香菇在栽培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因此需要定期补水。香菇补水环节一直是比较花工的技术过程,传统的长棒式香菇菌棒补水,采取的是细长型补水针,插入菌棒中,利用高压水柱原理,将水注入菌棒。补水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1、补水过量,补水针插入菌棒,要看到水分从菌棒中溢出,才拔出来,转移到下一个菌棒继续补水。2、补水时间不易控制,补水时间过短,菌棒补水不足;补水时间过长,则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香菇菌袋更快更好的吸收水分的短袋香菇菌袋补水孔开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香菇菌袋补水孔开孔装置,其包括打孔棒,所述打孔棒的顶部连接有手柄,所述打孔棒的下部设有多个分流刀片,多个所述分流刀片沿打孔棒周向设置。

所述打孔棒的长度为菌袋深度的2/3-13/18。

多个所述分流刀片均匀间隔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菌袋的深度为18-20cm,所述打孔棒的长度为13cm,所述分流刀片距打孔棒底部2-2.5cm。

所述分流刀片的长度为2-2.2cm,分流刀片的宽度为2.8-3mm。

所述手柄为空心圆柱状手柄,所述打孔棒为实心棒,所述手柄和打孔棒的外表面均镀有锌层。

所述分流刀片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香菇菌袋补水孔开孔装置的打孔棒设置成合适的长度,使用时,将打孔棒插入短袋香菇菌包固定深度处,切割菌袋,然后取出打孔棒再补水,补水量以见到水分上涨至孔洞口为止,非常便利。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快短袋香菇补水进程,具有以下优点:1、打孔棒的长度小于菌袋深度,没有插入菌袋底部,补水时水分可蓄积在孔洞中。2、分流刀片沿打孔棒周向设置,菌包内形成一个多分流切口,结合菇房的雾化加湿器,使水分可以逐渐渗透到菌包中,使菌包吸足水分,后期香菇菌丝恢复时,2.8-3mm宽度的切口也很容易被菌丝生长所愈合。3、采用该打孔装置,不用担心多余水分的浪费问题,水分是蓄积在孔洞中逐渐渗透进菌包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短袋香菇菌袋补水孔开孔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短袋香菇菌袋补水孔开孔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短袋香菇菌袋补水孔开孔装置,包括打孔棒1,所述打孔棒的顶部连接有手柄2,所述打孔棒1的下部设有多个分流刀片3,多个所述分流刀片3沿打孔棒1周向设置。

所述打孔棒1的长度为菌袋4深度的2/3-13/18。

所述手柄2为空心圆柱状手柄,该设计可以减轻开孔装置的重量,而且节省材料。所述打孔棒1为实心棒,所述手柄2和打孔棒1的外表面均镀有锌层,起到防锈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菌袋4的深度为18-20cm,打孔棒1的长度为13cm,分流刀片3的数量为4个,4个分流刀片3均匀间隔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分流刀片3距打孔棒1底部2-2.5cm,分流刀片3的长度为2-2.2cm,分流刀片3的宽度为2.8-3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1、在短袋香菇补水环节,首先将开孔装置从袋口插入菌包内;2、垂直上下拉动打孔棒,确保切口通道畅通后拔出打孔棒;3、开始人工补水,水源为山泉水、井水或净化过滤水,补水至水位满至料面即可;4、次日开启菇房二流体加湿器雾化加湿1-2小时,对整个出菇房进行加湿,确保短袋香菇菌包外表面保持湿润;5、第一潮菇基本出完后,安排1天统一脱去短袋香菇菌包的塑料袋,使菌包自然晾干1天,再于第3日安排补水。6、重复第1步到第3步操作,完成第2次补水。7、第2潮菇基本出完后,重复第5步操作,即安排脱袋、晾干、菌丝恢复、补水等步骤,迎接第3潮菇产生。8、后续补水方法同上,补水时机宜在潮次间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