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开放的食用菌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6417发布日期:2018-11-20 18:5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开放的食用菌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食用菌培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开放的食用菌接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空气中微生物及其孢子数量的逐渐增多,无菌操作技术在食用菌接种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生产条件较差的菇农。作为科研工作者,在超净工作台面接种,除试管种外,在酒精灯火焰形成的无菌区内,原种、栽培种及生产种因培养料袋的体积大、移动笨拙、操作不便等因素,导致无菌区外的孢子混入料面,加大污染率,若操作不慎而打翻酒精灯,会引起严重火灾或爆炸事件,直接影响到接种者本身的人身安全问题;作为广大菇农,因接种条件差、场所固定、方式开放等因素,造成菌袋的污染率逐年上升,降低了菇农的经济收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接种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且菌袋污染率低的半开放的食用菌接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半开放的食用菌接种装置,包括电热装置,圆柱筒,两U形管,以及两带支架的隔热棒;所述圆柱筒的下端设置有架体,所述电热装置位于圆柱筒的下方;所述圆柱筒的下端开设面积不小于电热装置加热面的底部通孔,且底部通孔与电热装置的加热面位置相应;所述圆柱筒的上端中部设置顶部通孔;两所述U形管分别设置于圆柱筒上部的两侧且与圆柱筒相通;两U形管的另一端朝向圆柱筒中心且接近顶部通孔;所述圆柱筒上、位于两U形管之间设置向圆柱筒外侧延伸的支撑板,两隔热棒平行设置且其支架与支撑板固连;所述隔热棒的一端接近顶部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底部通孔为圆孔或方孔。

优选的是,所述顶部通孔为圆孔。

优选的是,所述顶部通孔的直径小于底部通孔的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与支撑板焊接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电热装置为电炉或电热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克服食用菌接种成本高、污染率大、操作及后续清洁工作不便等不足,使接种条件简便、进程加快,成功率提高等,具有廉价、实用、操作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菌袋污染率低等优势,能够适应各种食用菌或微生物的接种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的半开放的食用菌接种装置,包括电热装置1,圆柱筒2,两U形管6,以及两带支架9的隔热棒8;所述圆柱筒2的下端设置有架体3,所述电热装置1位于圆柱筒2的下方;所述圆柱筒2的下端开设面积不小于电热装置1加热面的底部通孔4,且底部通孔4与电热装置1的加热面位置相应;所述圆柱筒2的上端中部设置顶部通孔5;两所述U形管6分别设置于圆柱筒2上部的两侧且与圆柱筒2相通;两U形管6的另一端朝向圆柱筒2中心且接近顶部通孔5;所述圆柱筒2上、位于两U形管6之间设置向圆柱筒2外侧延伸的支撑板7,两隔热棒8平行设置且其支架9与支撑板7固连;所述隔热棒8的一端接近顶部通孔5。

所述底部通孔4可以为圆孔或方孔等适用形状。

所述顶部通孔5优选为圆孔,显然还可以是方孔等适用形状。

所述顶部通孔5的直径小于底部通孔4的直径。

所述支架9与支撑板7优选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电热装置1为电炉或电热器等常用的加热电器。

接种前,打开电热装置的电源,根据环境的干净程度调节电热装置的功率,在比较脏的环境中,电热装置的功率应调至最大,加大杀菌力度,等待10~20 min后开始接种;接种时,工作人员穿着实验服,戴口罩和帽,将装有菌种(母种或原种、栽培种)与培养料的袋(或瓶)外壁用75%酒精表面消毒,然后将培养料袋(或瓶)摆放在隔热棒上,打开菌种袋(或瓶),继续表面快速杀菌2~10 s后,采用无菌操作技术接菌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