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人工采摘收集红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517发布日期:2019-01-15 22:1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人工采摘收集红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人工采摘红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枣采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资料:1979年至2005年的27年间,我国红枣总产量由33.89万吨上升到230万吨,增长了6.78倍,其中自1994年以来,红枣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1%.红枣种植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以种植面积排序),新疆近年发展势头迅猛。可见,红枣的种植地区广泛且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李疆调查认为:国内红枣价格相对稳定,稳中有升是大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红枣价格增长约10倍,但迄今尚未出现大规模积压,售价稳中有升。此调查结果说明红枣的需求量在持续上升,若红枣种植的效率得到提高,将更易满足人民对红枣的需求。例如,调查得知,红枣采摘、收集工作占红枣种植24%工作量,若提高采摘、收集的效率,将会提高红枣种植户的受益。

目前中小型枣园采摘红枣的方式多为人工通过长杆击打树枝,使树枝产生振动,将红枣从树枝上振动下来,之后将落在地上的红枣徒手捡起。这种方式既费力效率又低。国外机械化采摘红枣运用的是全自动红枣采摘机,但因其体积大,对枣树行距要求高,故不适合中小型枣园的采摘收集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出红枣采摘收集装置。该装置解放了采摘、收集红枣费力、效率低、不方便三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枣采摘收集装置,解决目前人工借助长竹竿敲打树干摘枣,既费力效率又低的问题。

一种辅助人工采摘收集红枣装置,包括采摘杆、采摘夹持单元、收集伞、支撑架、震动单元和活动脚座;所述采摘夹持单元设置在采摘杆的顶端,采摘夹持单元包括上齿和下齿,上齿和下齿可相对开合运动;所述采摘杆为可伸缩杆,在所述采摘杆的下段设置所述收集伞,在收集伞下部的采摘杆上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架,所述振动单元设置在支撑架内部,振动单元与采摘杆的底端连接并可带动采摘杆竖直振动;所述活动脚座设置在支撑架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单元包括凸轮运动组件和动力电机,所述凸轮运动组件与采摘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动力电机为凸轮运动组件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内管、外筒和锁定套筒,所述内管的下端与凸轮运动组件连接,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管外可相对内管上下滑动,所述锁定套筒设置在外管下端可锁定外筒与内管的相对位置,所述上齿固定设置在内管顶端,所述下齿设置在外筒顶端,下齿和上齿均为弯钩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凸轮运动组件的运动带动采摘杆振动,进而完成其夹持枣枝的振动,减轻了人力打枣的辛苦;本实用新型收集伞将振落的枣收集起来,减少了人工收集枣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收集伞、支撑架、震动单元和活动脚座都可以拆卸,提高了装置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采摘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震动单元和活动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摘杆,2-采摘夹持单元,3-收集伞,4-支撑架,5-震动单元,6-活动脚座,7-上齿,8-下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人工采摘收集红枣装置,包括采摘杆1、采摘夹持单元2、收集伞3、支撑架4、振动单元5和活动脚座6;所述采摘夹持单元2设置在采摘杆1的顶端,采摘夹持单元2包括上齿7和下齿8,上齿7和下齿8可相对开合运动;所述采摘杆1为可伸缩杆,在所述采摘杆1的下段设置所述收集伞3,在收集伞3下部的采摘杆1上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架4,所述振动单元5设置在支撑架4内部,振动单元5与采摘杆1的底端连接并可带动采摘杆1竖直振动;所述活动脚座6设置在支撑架4四周。

该振动单元5包括凸轮运动组件和动力电机,所述凸轮运动组件与采摘杆的下端连接,所述动力电机为凸轮运动组件提供动力。

该采摘杆1包括内管、外筒和锁定套筒,所述内管的下端与凸轮运动组件连接,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管外可相对内管上下滑动,所述锁定套筒设置在外管下端可锁定外筒与内管的相对位置,所述上齿7固定设置在内管顶端,所述下齿8设置在外筒顶端,下齿8和上齿7均为弯钩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上齿7挂在要采摘的枣树枝上,旋转外筒,使之顶着下齿8向上移动直到夹紧树枝,调节锁定套筒锁定外筒与内管的相对位置,此时,凸轮运动组件中的连杆处于与地面垂直状态。张开收集伞3,调整活动脚座6,使之适应不同的地面状况。将动力电机置于打开状态,凸轮运动组件将动力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高频数值往复运动,可将竖直上的枣震落下来掉入收集伞3中。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