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屋顶高用水率的生态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68732发布日期:2020-03-10 08:1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轻型屋顶高用水率的生态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型屋顶高用水率的生态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雨水收集利用可以部分缓解目前的缺水状况,而屋顶径流相对于底面径流而言较为干净,适合收集利用。

专利号为201621420384.3,名称为《屋顶雨水收集灌溉系统》公开了集水槽、集水槽上设有引水管道,该引水管道末端设有换向阀,换向阀两个出口分别设有弃水管道和储水管道,弃水管道连接弃水罐,弃水罐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储水管道末端设有储水罐,储水罐设有灌溉管道,灌溉管道连接灌溉装置。该装置将初期雨水用于灌溉,后期雨水收集存储作为他用,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但是其使用过程中需要设置阀门、液位传感器感知水位,避免弃水罐水位过满。通过传感器感知一个是耗电,而且当传感器损坏时,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再者,现有屋顶绿化的灌溉装置,一般包括灌溉管,灌溉管直接连接在输水管的侧面,而输水管的顶端连接水箱,输水管的底端若为出水口,则竖直的输水管无法保证水充分进入灌溉管内,影响灌溉管的灌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自动蓄排水控制,无需电力控制的轻型屋顶高用水率的生态灌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屋顶高用水率的生态灌溉装置,包括与屋顶雨水收集装置连接的蓄水箱和排水管,该蓄水箱底面设有连通排水管的排水口,所述排水管沿长度方向分布成若干灌溉管;所述蓄水箱内底面设有可根据水位高低控制排水口开闭的排水控制机构,该排水控制机构包括可封闭排水口的排水塞、连接于蓄水箱内的升降器及浮于蓄水箱内水面的浮件,排水塞可升降连接于升降器上;排水塞连接浮件,并能于浮件浮力作用下沿升降器上下移动打开或者关闭排水口。所述排水控制机构可通过浮件感知水位的高低变化,当水位过高时,浮件上浮,带动排水塞上移,打开排水口;水位变低,浮件下移,排水塞随重力以及排水口的吸力下移,直至封闭排水口;该过程无需任何电力,就能实现蓄水箱的蓄水和排水,在排水的同时,水还可进入灌溉管内对植物进行灌溉;再者,升降器可保证排水塞位置移动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管外壁设有灌溉孔;该灌溉管具有连接排水管侧面的第一接口,该第一接口的底边向排水内延伸出下挡水边,该下挡水边向上弯曲成弧形。该下挡水边可起到引水作用,将排水管内的水引入灌溉管内,提高灌溉管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底端连接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可收集多余雨水,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连接泵水管,该泵水管底端穿入集水箱内连接水泵;泵水管的顶端连通蓄水箱,所述灌溉管具有连接泵水管侧面的第二接口。所述泵水管可将集水箱内的水泵至灌溉管,对植物进行灌溉,多余的水可进入蓄水箱,然后再将蓄水箱灌满,多余的水可通过排水管返回集水箱,然后再此过程中排水管内的水可再次进入灌溉管,提高灌溉管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口顶边向泵水管内延伸出上挡水边,该上挡水边向下弯曲成弧形。所述上挡水边可将泵水管内的水引入灌溉管内,保证灌溉管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管的下表面下凹成蓄水槽;灌溉孔设于该蓄水槽顶壁,所述蓄水槽内壁设有孔径小于灌溉孔的渗水孔。所述蓄水槽可起到蓄水作用,减少水分流失的速度,通过渗水孔对植物进行灌溉,延长灌溉时间,保证土壤湿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控制机构对蓄水箱实现自动蓄排水控制,无需电力控制,控制的准确性高,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箱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灌溉管部分剖视图;

其中,蓄水箱1、排水口12;排水管2、灌溉管22、灌溉孔22a、蓄水槽22b、渗水孔22c;第一接口221、下挡水边222、第二接口223、上挡水边224;排水控制机构3、排水塞31、升降器32、浮件33;集水箱4;泵水管5、水泵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轻型屋顶高用水率的生态灌溉装置,包括蓄水箱1和排水管2,所述蓄水箱1与屋顶雨水收集装置连接,该屋顶雨水收集装置为现有技术,且不再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此处不再赘述。所述蓄水箱1底面设有排水口12,排水口12连通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沿长度方向分布成若干灌溉管22。该灌溉管22可采用现有的结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灌溉管22外壁设有灌溉孔22a;该灌溉管22具有的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4,该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4设于灌溉管22的两端。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接口221连通排水管2侧面,该第一接口221的底边向排水管2内延伸出下挡水边222,该下挡水边222向上弯曲成弧形。所述排水管2的底端连接集水箱4。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集水箱4连接泵水管5,该泵水管5底端穿入集水箱4内连接水泵51。泵水管5的顶端连通蓄水箱1,所述灌溉管22的第二接口223连接泵水管5侧面。同样地,最好在所述第二接口223顶边设置挡水边224,该挡水边224向泵水管5内延伸设置,该上挡水边224向下弯曲成弧形。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灌溉管22的下表面下凹成蓄水槽22b;灌溉孔22a设于该蓄水槽22b顶壁,所述蓄水槽22b内壁设有孔径小于灌溉孔22a的渗水孔22c,进而在使用时,渗水孔22c可渗水对植物进行灌溉,而灌溉孔22a可快速出水对植物进行灌溉。该灌溉孔22a和渗水孔22c的直径可根据需要设计,如灌溉孔22a的直径可以是0.3mm,渗水孔22c的直径则可为0.1mm。

此外,所述蓄水箱1内设有排水控制机构3,该排水控制机构3设于蓄水箱1内底面,该排水控制机构3可根据水位高低控制排水口12的开闭。该排水控制机构3包括排水塞31、升降器32及浮件33,排水塞31可封闭排水口12,升降器32连接于蓄水箱1内,浮件33浮于蓄水箱1内水面,该浮件33可以是泡沫板、水瓶、浮球等。所述排水塞31可升降连接于升降器32上,该升降器32可采用现有技术,如升降器32可以是竖直杆,竖直杆上设有滑轨,所述排水塞31上设置滑槽,所述滑槽与滑轨配合。所述排水塞31连接浮件33,排水塞31最好通过拉绳连接浮件33,当水位升高时,水的浮力带动浮件33上移,浮件33上移带动排水塞31沿升降器32上移动离开排水口12。反之,浮件33随水位下移,排水塞31失去浮力,于重力和排水口12处的吸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关闭排水口12。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