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437发布日期:2019-08-09 20:3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



背景技术:

大豆原产中国,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它属于蝶形花科,属于一年生草本,高30cm-90cm,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大豆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故而,近些年大豆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其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逐步推向规模化,在大豆种植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漏种或中了一些不能够发芽的种子,导致一些位置不能够出苗,这时需要人工对这些位置进行补苗,传统的人工补苗方式操作繁琐,浪费劳动力。

目前,现有的用于大豆种植的补苗设备,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大豆种植的补苗设备,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包括储存盒,所述储存盒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滚筒外壳,所述滚筒外壳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外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储存盒靠近滚筒的位置设置有转动盘,所述滚筒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远离储存盒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外表面远离出料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踏板支撑板,所述踏板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柱远离踏板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通过滑轨与固定架活动连接,所述踏板的一侧与传动杆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道远离出料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远离第一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土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外部靠近储存盒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装置扶手,所述装置扶手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滑套。

可选的,所述弹性连接柱包括固定外壳、弹簧和活动柱,固定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可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与固定外壳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凹槽的开口形状呈椭圆形,长直径为十二毫米,短直径为六毫米,深为八毫米。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一方面,通过设置滚筒,并通过设置踏板、传动杆和转动盘对其进行控制,能够使使用者通过对踏板进行踩踏,从而带动传动杆和转动盘的运动,进而使滚筒达转动,能够使储存盒中的种子挪到第一管道内部,进而使该装置达到补苗的效果,进而能够避免传统的手动补苗方式操作繁琐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踏板支撑板和弹性连接柱的设置,能够使踏板达到复位的功能,进而带动转动盘和滚筒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方便该装置下一次补苗,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便捷性,增强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2)、该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一方面,通过设置固定外壳、弹簧和活动柱,并通过踏板和滑轨的配合,能够使踏板达到平稳运动的目的,进而有效的提高该装置整体的稳固性,使该装置的下料更均匀稳定,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存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盘和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弹性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存盒,2-出料口,3-滚筒外壳,4-滚筒,5-凹槽,6-转动盘,7-传动杆,8-第一管道,9-固定架,10-滑轨,11-踏板支撑板,12-弹性连接柱,1201-固定外壳,1202-弹簧,1203-活动柱,13-踏板,14-第二管道,15-翻土片,16-装置扶手,17-防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包括储存盒1,储存盒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出料口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滚筒外壳3,滚筒外壳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滚筒4,滚筒4外部的一侧开设有凹槽5,储存盒1靠近滚筒4的位置设置有转动盘6,滚筒4与转动盘6固定连接,转动盘6远离储存盒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7,出料口2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管道8,第一管道8外表面远离出料口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9,固定架9的底部开设有滑轨10,滑轨10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踏板支撑板11,踏板支撑板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柱12,弹性连接柱12远离踏板支撑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踏板13,踏板13通过滑轨10与固定架9活动连接,踏板13的一侧与传动杆7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滚筒4,并通过设置踏板13、传动杆7和转动盘6对其进行控制,能够使使用者通过对踏板13进行踩踏,从而带动传动杆7和转动盘6的运动,进而使滚筒4达转动,能够使储存盒1中的种子挪到第一管道8内部,进而使该装置达到补苗的效果,进而能够避免传统的手动补苗方式操作繁琐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踏板支撑板11和弹性连接柱12的设置,能够使踏板13达到复位的功能,进而带动转动盘6和滚筒4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方便该装置下一次补苗,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便捷性,增强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管道8远离出料口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14,第二管道14远离第一管道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翻土片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管道8的外部靠近储存盒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装置扶手16,装置扶手16的外表面套接有防滑套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弹性连接柱12包括固定外壳1201、弹簧1202和活动柱1203,固定外壳120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20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弹簧1202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柱1203,活动柱1203与固定外壳1201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固定外壳1201、弹簧1202和活动柱1203,并通过踏板13和滑轨10的配合,能够使踏板13达到平稳运动的目的,进而有效的提高该装置整体的稳固性,使该装置的下料更均匀稳定,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实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凹槽5的开口形状呈椭圆形,长直径为十二毫米,短直径为六毫米,深为八毫米。

综上所述,该农业用大豆种植补苗设备,使用时,使用者一方面,通过设置滚筒4,并通过设置踏板13、传动杆7和转动盘6对其进行控制,能够使使用者通过对踏板13进行踩踏,从而带动传动杆7和转动盘6的运动,进而使滚筒4达转动,能够使储存盒1中的种子挪到第一管道8内部,进而使该装置达到补苗的效果,进而能够避免传统的手动补苗方式操作繁琐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踏板支撑板11和弹性连接柱12的设置,能够使踏板13达到复位的功能,进而带动转动盘6和滚筒4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方便该装置下一次补苗,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便捷性,增强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一方面,通过设置固定外壳1201、弹簧1202和活动柱1203,并通过踏板13和滑轨10的配合,能够使踏板13达到平稳运动的目的,进而有效的提高该装置整体的稳固性,使该装置的下料更均匀稳定,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增强该装置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