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8754发布日期:2019-04-29 13:2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态系统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



背景技术:

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针对区域化的微生态系统,各个生态单元之间能够进行能源的转换、信息的交互,从而实现微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各个生态单元之间不能够进行能源的转换、信息的交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包括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所述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包括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与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气象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入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象仪器的输出端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出端与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池塘土壤采集器、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和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出端均与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和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出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象仪器包括数据采集仪,所述数据采集仪的输入端分别与自动气象站、自动雨量站和风速测速仪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自动雨量站的输入端与雨量池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速测速仪的输入端与风向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速测速仪的输出端与风速报警仪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一种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区域气候、环境模型;

s2、建立园区生态系统数据库;

s3、构建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

s4、明确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规划位置生态单元;

s5、通过改善型物种介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s1中,区域气候、环境模型包括近十年的月度温、湿度数据模型,近十年的季度降雨量、风向、光照度数据模型和土壤分层数据模型。

优选的,所述土壤分层数据模型以十米为半径,抽样分析园区土壤结构,深度在30cm~50cm,取得土壤分层数据,同法抽样土壤表层成分与物种。

优选的,所述s2中,园区生态系统数据库中存储有园区周边20公里内的物种数据。

优选的,所述s3中,通过对气候、水、空气、土壤的研究分析,建立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核心元素为池塘、食物森林和防护森林。

优选的,所述s5中,改善型物种包括家禽、绿肥植物、地被物以及堆肥、酵素。

一种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中的池塘泥运输给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作为自然肥料使用;

s2、当所述气象仪器检测到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小,不易形成雨水天气时,将所述池塘生态单元中的部分池塘水资源运输给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作为浇灌用水;

s3、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中的绿肥植物和地被物能给所述池塘生态单元提供遮阴物和部分食物;

s4、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中的落叶落到地上提供自然养分,通过所述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和所述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采集土壤成分,通过所述土壤条件分析仪器测定土壤条件情况,根据土壤条件引进相应动植物和微生物改善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环境;

s5、通过所述池塘土壤采集器采集池塘泥的成分,通过所述土壤条件分析仪器测定池塘泥条件情况,根据池塘泥条件引进合适的水生植物和鱼类,并加入合适的微生物改善;

s6、所述生态单元建立中心对所述池塘生态单元、所述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所述防护森林生态单元进行跟踪监测,生态系统的某个单元出现问题时,通过引进改善型物种对该生态系统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发明通过建立区域气候、环境模型,以近十年的月度温、湿度数据,近十年的季度降雨量、风向、光照度数据和土壤分层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其基础数据的延续时间长,建立的区域气候、环境模型更加贴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当区域气候、环境模型与实际贴近时,对其的改善方法才能够在实际区域的微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2、该发明通过气象仪器,能够准确把握该区域的气候、空气、温度和湿度情况,根据大数据记录引入不同的改善型物种完善该区域的微生态系统,此系统能够根据区域位置的不同生成不同的改善方案;

3、该发明通过对池塘、食物森林和防护森林三种核心元素的挖掘和交互,实现资源的循环化利用,建立该微生物系统的建立成本减少,且池塘、食物森林和防护森林的资源循环化使其自身的防护程度增强。

4、该发明通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气象仪器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域化微生态系统,包括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包括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池塘生态单元与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池塘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食物森林生态单元与防护森林生态单元双向连接,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气象仪器的输入端连接,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入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气象仪器的输出端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池塘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入端连接,池塘池水采集仪对水体进行采集,分析后确定适合该水体的水生植物和鱼类,且在后期能够对水体起到监督的作用,一旦水体的生物丰富度和物质发生变化,即说明该微生态系统的环节出现问题,池塘池水采集仪的输出端与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食物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入端连接,池塘土壤采集器、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和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的输出端均与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入端连接,对森林土壤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施肥方案和引入物种的方案,水资源条件分析仪器和土壤条件分析仪器的输出端均与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输入端连接,前期为了建立三种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后期主要起到跟踪监测的作用,以此进行调整。

进一步,气象仪器包括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的输入端分别与自动气象站、自动雨量站和风速测速仪的输出端连接,自动雨量站的输入端与雨量池的输出端连接,风速测速仪的输入端与风向标的输出端连接,风速测速仪的输出端与风速报警仪的输入端连接,对该区域的气象、水体、空气和温湿度等进行检测,确定该区域的环境模型。

进一步,生态单元建立中心的一种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区域气候、环境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微生态系统的改善;

s2、建立园区生态系统数据库,了解该区域的物种信息,有利于后期的参考;

s3、构建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即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

s4、明确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规划位置生态单元;

s5、通过改善型物种介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使该系统能够稳定长远的发展。

进一步,s1中,区域气候、环境模型包括近十年的月度温、湿度数据模型,近十年的季度降雨量、风向、光照度数据模型和土壤分层数据模型,其基础数据的延续时间长,建立的区域气候、环境模型更加贴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当区域气候、环境模型与实际贴近时,对其的改善方法才能够在实际区域的微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

进一步,土壤分层数据模型以十米为半径,抽样分析园区土壤结构,深度在30cm~50cm,取得土壤分层数据,同法抽样土壤表层成分与物种,对该区域的不同位置进行土壤调查,有利于了解该区域全部的土壤条件,且表层土和深度土的采集,有利于建立土壤分层数据模型。

进一步,s2中,园区生态系统数据库中存储有园区周边20公里内的物种数据。

进一步,s3中,通过对气候、水、空气、土壤的研究分析,建立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核心元素为池塘、食物森林和防护森林。

进一步,s5中,改善型物种包括家禽、绿肥植物、地被物以及堆肥、酵素,通过改善型物种完善整个生物链。

一种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池塘生态单元中的池塘泥运输给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作为自然肥料使用,具有一定的营养物质,且取于自然,用于自然;

s2、当气象仪器检测到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小,不易形成雨水天气时,将池塘生态单元中的部分池塘水资源运输给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作为浇灌用水,水分渗入地下经过处理被放入池塘中,加上水分的蒸发和降水,使整个系统的水资源处于平衡状态;

s3、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中的绿肥植物和地被物能给池塘生态单元提供遮阴物和部分食物,将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中物质用于池塘生态单元,实现一个循环;

s4、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中的落叶落到地上提供自然养分,通过第一森林土壤采集器和第二森林土壤采集器采集土壤成分,通过土壤条件分析仪器测定土壤条件情况,根据土壤条件引进相应动植物和微生物改善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的环境,起到实时跟踪改善的作用;

s5、通过池塘土壤采集器采集池塘泥的成分,通过土壤条件分析仪器测定池塘泥条件情况,根据池塘泥条件引进合适的水生植物和鱼类,并加入合适的微生物改善,有利于完善该生态系统;

s6、生态单元建立中心对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进行跟踪监测,生态系统的某个单元出现问题时,通过引进改善型物种对该生态系统进行调整。

工作原理:建立区域气候、环境模型,对近十年气候数据统计,建立月度温、湿度数据模型和建立季度降雨量、风向、光照度数据模型,以十米为半径,抽样分析园区土壤结构,深度在30cm~50cm,取得土壤分层数据,同法抽样土壤表层成分与物种,并建立园区生态系统数据库,同时最大可能的完善园区周边20公里内的物种数据,以便后期参考,通过上述数据分析所得结果,构建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通过上述数据分析所得结果,明确核心元素的生态单元规划位置,然后通过改善型物种介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如家禽、绿肥植物、地被物以及堆肥、酵素,对池塘生态单元、食物森林生态单元和防护森林生态单元进行跟踪监测,通过生态单元的交叉,实现能源的转换、信息的交互,再引进改善型物种,对本生态系统的生态循环和生态条件做一定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