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山薏苡的标准化旱育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3183发布日期:2019-06-11 21:2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山薏苡的标准化旱育秧方法。



背景技术:

薏苡俗称苡米、薏苡仁、药玉米,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清热、利尿、化湿,排脓、补肺、健脾胃、强筋骨、缓解痉挛、降低血压等功效。近年研究得知,薏苡籽实含有的薏苡酯、薏苡醇,对多种癌细胞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因此,薏苡作为药食两用的滋补品,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

薏苡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涝,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除过粘重土壤外,一般土壤均可种植,忌连作。而目前薏苡种植户大多使用传统种植方法,由于缺少专业种植技术,多依靠经验实行粗放的种植管理,致使其重金属、农残含量较高,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在数量和质量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薏苡的产量,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山薏苡的标准化旱育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山薏苡的标准化旱育秧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地块做苗床,并选用优质耐病薏苡品种、苗床准备及种子处理、播种盖膜、加强苗床温度、水分、肥料及病虫草害管理。

所述选择合适的地块做苗床,并选用优质耐病薏苡品种的具体步骤如下: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透气的沙壤土或壤土做苗床,并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耐病薏苡新品种。

所述苗床准备及种子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苗床准备:

(1)苗床与大田面积一般为1:20,旱秧地苗床一般宽1m,沟宽或走道宽0.4m,每亩大田需净苗床30m2,即30m长的苗床就能栽一亩大田;

(2)施肥杀虫,播种前7-1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4-6公斤,过磷酸钙0.2公斤,氯化钾0.02公斤,3%辛硫磷颗粒剂0.02公斤,按耕翻-施肥-碎土的程序进行,翻锄3-4次,深度15-20cm,将所施肥料及药剂与15-20cm的表土充分混匀;

(3)壮秧剂消毒:用1公斤壮秧剂与15-20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堆闷24h后,撒在30m2的苗床上,用靶子均匀靶入3-5cm的土层,然后浇透水,如苗床不平整,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

种子处理:

(1)晒种:选择晴天晒3-5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

(2)选种:选用风选、水选的方式将未成熟的籽粒,空、瘪粒及病虫害粒去除,保留粒大、饱满的种子待用;

(3)消毒:a.使用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拌种;b.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18小时,然后移到浸于45-50℃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55-60℃的温汤中10分钟,而后放入冷水中浸种,直到达到发芽要求为止;

(4)杀菌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50%的甲基托布津按种子总量的0.4%-0.5%进行拌种。

所述播种盖膜的具体步骤如下: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按照播种-压平-覆土-化除-盖膜的播种程序进行,一般清明节以前在苗床上播种需要盖膜,清明以后播种可以选择不盖膜;播种量按每平方米25-30g的量播下薏苡种子,大苗移栽密度宜稀,小苗移栽密度宜密;播种盖土后喷施“旱秧净”专用除草剂防治苗床杂草;盖膜采用平铺薄膜加低拱架盖膜的方法。

所述播种方式为播种前浇透床土,要播种到厢,均匀撒播,然后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上面盖上0.5-1cm厚的细土,覆盖均匀,种子不能露出土外,也不能盖土太厚。

所述平铺薄膜是指播种后,在苗床上面盖上膜,然后用土将膜压紧压实;所述低拱架盖膜是指用竹竿架起高25-30cm的拱架,然后盖上膜,四周用土将膜压紧压实。

所述加强苗床温度、水分、肥料及病虫草害管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苗床的温度管理:播种至2叶期时应保温保湿,促进发芽齐苗,一般不揭膜,不浇水;2至4叶期时,当气温稳定在15℃后,要揭开外膜两头通风,在两面开空气对流窗口并固定,待施肥补水后揭去平铺的薄膜,外膜要在移栽前半月揭掉,保持膜内温度在25℃左右;

苗床的水分管理:播种至2叶期时,以保湿为主,一般不揭膜,不浇水;2至4叶期时,结合追肥补足床土水分;揭膜至移栽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时,选择傍晚或清晨补水,移栽前3-5天补足床土水分;若遇低温、大风雨天要及时盖膜护苗;

苗床的肥料管理:旱育秧在4叶前一般不必追肥,4叶期后可用清粪水加尿素每平方米0.05公斤提苗,移栽前10天施好“送嫁肥”;

苗床的病虫草害防治:旱育秧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兑水50kg喷雾防治叶枯病;苗床杂草可通过追肥时进行中耕除草1-2次。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针对高山薏苡的旱育秧,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优化的、标准的种植方法,以方便种植散户或工厂的规模化种植使用,解决了传统种植大多依靠经验造成的粗放式管理和针对性不足的缺陷,该方法所培育的薏苡苗叶面积适当,苗挺叶绿,长势一致,无病虫害,能够提高移栽存活率,同时该方法易于操作,具有较强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山薏苡的标准化旱育秧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地块做苗床,并选用优质耐病薏苡品种、苗床准备及种子处理、播种盖膜、加强苗床温度、水分、肥料及病虫草害管理。

所述选择合适的地块做苗床,并选用优质耐病薏苡品种的具体步骤如下:苗床选择背风向阳、排水通畅、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透气的沙壤土或壤土做苗床,并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耐病薏苡新品种。

所述苗床准备及种子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苗床准备:

(1)苗床与大田面积为1:20,旱秧地苗床宽1m,沟宽或走道宽0.4m,每亩大田需净苗床30m2,即30m长的苗床就能栽一亩大田;

(2)施肥杀虫,播种前8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5公斤,过磷酸钙0.2公斤,氯化钾0.02公斤,3%辛硫磷颗粒剂0.02公斤,按耕翻-施肥-碎土的程序进行,翻锄4次,深度20cm,将所施肥料及药剂与20cm的表土充分混匀;

(3)壮秧剂消毒:用1公斤壮秧剂与20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堆闷24h后,撒在30m2的苗床上,用靶子均匀靶入4cm的土层,然后浇透水,如苗床不平整,可用木板轻轻压平,待播种;

种子处理:

(1)晒种:选择晴天晒4天,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

(2)选种:选用风选、水选的方式将未成熟的籽粒,空、瘪粒及病虫害粒去除,保留粒大、饱满的种子待用;

(3)消毒:a.使用含有戊唑醇的种衣剂拌种;b.温汤浸种:先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18小时,然后移到浸于50℃的温水中预热5分钟,再改浸于60℃的温汤中10分钟,而后放入冷水中浸种,直到达到发芽要求为止;

(4)杀菌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50%的甲基托布津按种子总量的0.5%进行拌种。

所述播种盖膜的具体步骤如下: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按照播种-压平-覆土-化除-盖膜的播种程序进行,一般清明节以前在苗床上播种需要盖膜,清明以后播种可以选择不盖膜;播种量按每平方米30g的量播下薏苡种子,大苗移栽密度宜稀,小苗移栽密度宜密;播种盖土后喷施“旱秧净”专用除草剂防治苗床杂草;盖膜采用平铺薄膜加低拱架盖膜的方法。

所述播种方式为播种前浇透床土,要播种到厢,均匀撒播,然后轻镇压,使种子三面入土,上面盖上0.8cm厚的细土,覆盖均匀,种子不能露出土外,也不能盖土太厚。

所述平铺薄膜是指播种后,在苗床上面盖上膜,然后用土将膜压紧压实;所述低拱架盖膜是指用竹竿架起高30cm的拱架,然后盖上膜,四周用土将膜压紧压实。

所述加强苗床温度、水分、肥料及病虫草害管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苗床的温度管理:播种至2叶期时应保温保湿,促进发芽齐苗,不揭膜,不浇水;2至4叶期时,当气温稳定在15℃后,要揭开外膜两头通风,在两面开空气对流窗口并固定,待施肥补水后揭去平铺的薄膜,外膜要在移栽前半月揭掉,保持膜内温度在25℃左右;

苗床的水分管理:播种至2叶期时,以保湿为主,不揭膜,不浇水;2至4叶期时,结合追肥补足床土水分;揭膜至移栽前的水分管理,在出现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时,选择傍晚或清晨补水,移栽前4天补足床土水分;若遇低温、大风雨天要及时盖膜护苗;

苗床的肥料管理:旱育秧在4叶前不追肥,4叶期后用清粪水加尿素每平方米0.05公斤提苗,移栽前10天施好“送嫁肥”;

苗床的病虫草害防治:旱育秧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兑水50kg喷雾防治叶枯病;苗床杂草通过追肥时进行中耕除草2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