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86783发布日期:2019-05-17 20:4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薇甘菊是一种外来入侵生物,是我国林业唯一的重大检疫性植物。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国内已扩散或局部传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该入侵植物对次生林地、人工林地以及天然林地造成严重危害,其覆盖能力、扩散能力和排异能力比紫茎泽兰更强,不仅能通过营养竞争和覆盖造成入侵区域灌草层死亡,还能通过攀援覆盖乔木层,造成高大乔木死亡。

目前薇甘菊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四个方面,但当前所有的薇甘菊控制技术,均不能单一有效地彻底除治薇甘菊,而且这些方法存在使用不方便、成本高昂、环境污染等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以配制1l浓度为50ppm的清除剂为例,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50mg氯吡脲、50mg吲哚乙酸和50mg赤霉素,将其溶于5ml乙醇中;

s2、把s1中的混合物料放置到1l容量瓶中;

s3、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l,得到50ppm的清除剂;

s4、将以上清除剂溶液转移至2l大烧杯中;

s5、在2l大烧杯中加入1ml聚乙二醇400和1ml吐温4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s6、将s5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40分钟,得到组合激素清除剂;

s7、在10月份薇甘菊开花前1周喷洒药剂,11月中旬盛花期再喷洒1次药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氯吡脲、所述吲哚乙酸和所述赤霉素的质量比为1: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目的是增加清除剂溶液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氯吡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吲哚乙酸用作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类试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赤霉素是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激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优选技术方案,所述s7中,药剂使用量100kg/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薇甘菊防治方法,其使用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是无污染的可持续性控制薇甘菊的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对照组样地薇甘菊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激素处理组样地薇甘菊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以配制1l浓度为50ppm的清除剂为例,包括如下步骤:

s1、称取50mg氯吡脲、50mg吲哚乙酸和50mg赤霉素,将其溶于5ml乙醇中;

s2、把s1中的混合物料放置到1l容量瓶中;

s3、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l,得到50ppm的清除剂;

s4、将以上清除剂溶液转移至2l大烧杯中;

s5、在2l大烧杯中加入1ml聚乙二醇400和1ml吐温4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s6、将s5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40分钟,得到组合激素清除剂;

s7、在10月份薇甘菊开花前1周喷洒药剂,11月中旬盛花期再喷洒1次药剂。

具体的,所述氯吡脲、所述吲哚乙酸和所述赤霉素的质量比为1:1:1。

具体的,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目的是增加清除剂溶液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氯吡脲是一种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具体的,所述吲哚乙酸用作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类试剂。

具体的,所述赤霉素是广泛存在的一种植物激素。

具体的,所述s7中,药剂使用量100kg/亩。

实施例2

参阅图2-图3,对照组薇甘菊正常生长(图2)。组合激素处理后,实验组薇甘菊生长受到抑制,完全被清除(图3)。

清除率(%)=对照组微甘菊盖度-实验组微甘菊盖度/对照组微甘菊盖度×100%。

对照组:喷水处理的薇甘菊。

实验组:喷组合激素处理的薇甘菊。

不同浓度的组合激素对薇甘菊的清除率(%)。

从组合激素的制备成本和清除效果综合考虑,50ppm的组合激素为最佳使用浓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薇甘菊防治方法,其使用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下,是无污染的可持续性控制薇甘菊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农业化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利用氯吡脲类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的方法,以配制1L浓度为50ppm的清除剂为例,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50mg氯吡脲、50mg吲哚乙酸和50mg赤霉素,将其溶于5mL乙醇中;S2、把S1中的混合物料放置到1L容量瓶中;S3、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L,得到50ppm的清除剂;S4、将以上清除剂溶液转移至2L大烧杯中;S5、在2L大烧杯中加入1mL聚乙二醇400和1mL吐温40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6、将S5混合溶液在室温下搅拌40分钟,得到组合激素清除剂;采用的组合外源激素清除薇甘菊,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薇甘菊防治方法,其使用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是无污染的可持续性控制薇甘菊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赵宁;杨斌;王大伟;马云强;冯小飞;朱家颖;刘乃勇;周杰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3.25
技术公布日:2019.0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