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春雷霉素和喹啉酮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4306发布日期:2019-12-06 20:40阅读:16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含有春雷霉素和喹啉酮的农药组合物及杀菌剂。
背景技术
:春雷霉素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种由小金放线菌产生的一种生物杀菌剂,具有较强的内吸性,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其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用于防治蔬菜、瓜果和水稻等作物的多种细菌和真菌性病害;对水稻稻瘟病、细菌性褐条病,番茄叶霉病、灰霉病,黄瓜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高粱炭疽病,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芹菜早疫病,甘蓝黑腐病,菜豆晕枯病,柑桔、沙田柚溃疡病效果显著。喹啉酮作为一种新型有机螯合酮杀菌剂,能与代巯基氨基酸病毒起螯合作用,成功突破了无机酮制剂和作物亲和力差的问题,在作物表面能均匀分散,形成致密保护膜,阻断病毒与作物接触,防治病原菌侵染作物,并且能在植物体内传导,让病菌在植物体内无处藏身。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通过化学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而且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虫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螨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螨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害虫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虫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春雷霉素和喹啉酮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关于春雷霉素和喹啉酮复配的杀虫及及应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过。以上
背景技术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背景技术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药效稳定、药效时间长含有春雷霉素和喹啉酮农药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腐烂病、斑点落叶病、大豆根腐病、瓜类枯萎病、林木腐烂病等,尤其针对柑橘溃疡病效果尤为显著。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有春雷霉素和喹啉酮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由重量比为(1:15)~(11:3)的春雷霉素和喹啉酮组成。优选的,所述春雷霉素和喹啉酮的重量比为1:11。所述农药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杀菌剂,其中农药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40%。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不仅限于本发明提供的剂型,还可制成多种剂型,如超低容量液剂、可溶性液剂、可溶性粉剂、拌种剂、种衣剂、干悬浮剂、缓释剂等各种农药可接受的剂型。优选的,所述杀菌剂制成悬浮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春雷霉素1-20%、喹啉酮20-35%、蓖麻油酸酯硫酸钠3-5%、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1-2%、聚丙烯酸钠0.5-1.5%、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0.5-1%、三异丙醇胺3-5%、植酸0.1-0.5%、抗光分解剂0.5-1.2%,余量为水。优选的,所述杀菌剂制成乳油,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春雷霉素2%、喹啉酮2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2%、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二甲基硅油3.5%、木质素磺酸钠2%、环己酮20%、抗光分解剂0.5-1.2%,余量为三甲苯,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乳油。优选的,所述杀菌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春雷霉素3%、喹啉酮33%、聚丙烯酰胺4%、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2%、椰油酸二乙醇酰胺0.5%、二甲基硅油3%、木质素磺酸钠4%、白炭黑2.5%、石灰粉4%、抗光分解剂0.5-1.2%,余量为高岭土。优选的,所述抗光分解剂由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组成。优选的,所述抗光分解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30-50%、2,4-二羟基二苯甲酮30-50%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15-25%。本发明提供的春雷霉素和喹啉酮杀菌剂可用于防治果树细菌性病害,尤其防治柑橘溃疡病效果显著,同时还可用于斑点落叶病、大豆根腐病、瓜类枯萎病、林木腐烂病、溃疡病等病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提供的杀菌剂春雷霉素和喹啉酮按照重量比为(1:15)~(11:3)复配后,对柑橘溃疡病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在配比为1:11效果尤为显著室内毒力测试结果显示共毒系数达到234.18,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和降低农药成本,有利于延缓病害抗性的产生,农药残留低,药效稳定,不易产生抗药剂。提供的杀菌剂还可用于其他果树腐烂病、斑点落叶病、大豆根腐病、瓜类枯萎病、林木腐烂病等病的防治。2、本发明还对农药助剂进行了优化,可增加农药持效期、增加药效,减少农药向植物内的渗透,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3、本发明经过长期的研究实验发现在助剂的基础上添加由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组成的抗光分解剂,显著提高了农药活性成分抗光照、抗紫外线的能力,减少农药活性成分的遇光而分解,延缓了农药在施用过程中分解的速度和半衰期,提高了药效,延长了药剂的持效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春雷霉素和喹啉酮对柑橘溃疡病的室内毒力测定:春雷霉素和喹啉酮是两种结构与机制都不同的杀菌剂,为了测定两者复配对柑橘溃疡病的联合作用效果。试验方法为:先用丙酮溶解春雷霉素和喹啉酮两原药,分别用含有春雷霉素试验浓度设计为1、5、10、20、50mg/l,喹啉酮的试验浓度设计为5、10、20、50、100mg/l,春雷霉素和喹啉酮0.05%的吐温-80灭菌水稀释,按照质量比为1:20、1:15、1:11、5:7混合试验浓度配置成5、10、20、50mg/l,7:5、11:5和11:3混合试验浓度配置成100、50、50、10mg/l。药剂处理:室内抑菌效果测定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杀菌组合物对柑橘溃疡病病菌的抑制作用。从pda培养基上培养4d的柑橘溃疡病落边缘取直径为5mm的菌丝块分别接种到含不同浓度杀菌剂的pda培养基平板上,28℃下恒温培养,以不含药剂平板为空白对照,4d后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百分率。通过各处理剂量的对数和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处理杀菌剂对柑橘溃疡病的抑制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数据统计分析:以abb0tt公示计算校正死亡率,利用死亡率-机率值和浓度对数值求毒力回归方程,计算各单剂及其个配比的致死中浓度lc50(mg/l),评价春雷霉素和喹啉酮混用对柑橘溃疡病的毒力强度。相对毒力指数(ti)=对照药剂的lc50/处理药剂lc50×100实际毒力指数(atc)=对照药剂的lc50/混剂l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杀虫剂a的毒力指数×a%+杀虫剂b的毒力指数×b%共毒系数(ctc)=(atc/tti)×100若混剂共毒系数ctc≥120,表示有增效作用;如ctc≤80,则表示有拮抗作用;如80<ctc<120,表示两者混用为类似联合作用。表1:春雷霉素和喹啉酮复配对柑橘溃疡病的联合作用测定结果配比(a:b)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lc50(mg/l)共毒系数(ctc)1:0y=3.6725+1.6123x0.99676.89/0:1y=2.8794+1.4588x0.967727.89/1:15y=4.1236+1.5326x0.98536.39123.411:11y=3.8974+1.5029x0.98715.61234.185:7y=3.6213+1..6241x0.96235.48189.617:5y=4.2369+1.5361x0.98415.21177.829:7y=3.7129+1..6237x0.97344.82146.2311:3y=4.2139+1.4897x0.99444.37128.9111:1y=3.6322+1.5248x0.93143.98116.31表中:a为春雷霉素,b为柑橘溃疡病。从上述测试结果得知,从上述测试结果得知,春雷霉素和喹啉酮按照上述配比混合后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春雷霉素和喹啉酮以1:11比例复配时的共毒系数最高,达到234.18增效作用显著。实施例136%春雷霉素.喹啉酮悬浮剂春雷霉素3%、喹啉酮33%、蓖麻油酸酯硫酸钠3.5%、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1.5%、聚丙烯酸钠1%、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5%、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0.5%、三异丙醇胺4%、抗光分解剂0.8%、植酸0.3%,余量为水。所述抗光分解剂由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45w%、2,4-二羟基二苯甲酮40w%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15w%。实施例236%春雷霉素.喹啉酮悬浮剂春雷霉素15%、喹啉酮21%、蓖麻油酸酯硫酸钠5%、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1%、聚丙烯酸钠1.5%、椰油酸二乙醇酰胺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三异丙醇胺5%、抗光分解剂1.2%、植酸0.5%,余量为水。所述抗光分解剂由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40w%、2,4-二羟基二苯甲酮40w%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20w%。实施例336%春雷霉素.喹啉酮悬浮剂春雷霉素21%、喹啉酮15%、蓖麻油酸酯硫酸钠3%、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2%、聚丙烯酸钠1%、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5%、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5%、三异丙醇胺5%、抗光分解剂0.5%、植酸1%,余量为水。所述抗光分解剂由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35w%、2,4-二羟基二苯甲酮40w%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25w%。实施例432%春雷霉素.喹啉酮悬浮剂春雷霉素18%、喹啉酮14%、蓖麻油酸酯硫酸钠3.5%、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1.5%、聚丙烯酸钠1%、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5%、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0.5%、三异丙醇胺4%、抗光分解剂1%、植酸0.3%,余量为水。所述抗光分解剂由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45w%、2,4-二羟基二苯甲酮35w%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20w%。实施例532%春雷霉素.喹啉酮悬浮剂春雷霉素18%、喹啉酮14%、蓖麻油酸酯硫酸钠4.5%、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1.2%、聚丙烯酸钠1%、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5%、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0.8%、三异丙醇胺4%、抗光分解剂0.8%、植酸0.1%,余量为水。所述抗光分解剂由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30w%、2,4-二羟基二苯甲酮45w%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25w%。对比例1春雷霉素3%、喹啉酮33%、蓖麻油酸酯硫酸钠3.5%、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1.5%、聚丙烯酸钠1%、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5%、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0.5%、三异丙醇胺4%、植酸0.3%,余量为水。对比例236%春雷霉素.喹啉酮悬浮剂春雷霉素3%、喹啉酮33%、木质素磺酸钠5%、黄原酸胶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聚二甲基硅氧烷1%、乙二醇5%、苯甲酸钠0.5%,余量为水。抗光分解试验将实施例1-5及对比例1、2制得的春雷霉素.喹啉酮悬浮剂置于培养皿中,盖上透明的塑料薄膜,然后分别置于紫外灯(38w、波长254nm)和太阳光下照射。在1h,12h,24h,48h,72h,,分别取样通过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春雷霉素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计算不同时间节点春雷霉素的分解率,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分解率的计算公式为:分解率%=(春雷霉素贮前含量-紫外或太阳光照射后春雷霉素含量)/春雷霉素贮前含量×100%。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表2:本发明春雷霉素.喹啉酮悬浮剂抗光分解试验从上述测试结果得知,本发明提供的春雷霉素.喹啉酮悬浮剂加入0.5-1.2%的抗光稳定剂后,抗紫外、太阳光解性能明显提高,没有添加抗光稳定剂的悬浮剂在72h后分解率达到70%,而添加抗光稳定剂后分解率只为5%左右,且现有常规的助剂在72h紫外照射下分解率达到95%基本完全分解,药效明显降低。实施例624%春雷霉素和喹啉酮乳油春雷霉素2%、喹啉酮2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2%、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二甲基硅油3.5%、木质素磺酸钠2%、环己酮20%、抗光分解剂0.8%,余量为三甲苯,按照常规方法制成乳油。所述抗光分解剂由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30w%、2,4-二羟基二苯甲酮45w%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25w%。实施例736%春雷霉素和喹啉酮可湿性粉剂春雷霉素3%、喹啉酮33%、聚丙烯酰胺4%、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2%、椰油酸二乙醇酰胺0.5%、二甲基硅油3%、木质素磺酸钠4%、白炭黑2.5%,石灰粉4%、抗光分解剂1.0%,余量为高岭土。所述抗光分解剂由癸二酸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45w%、2,4-二羟基二苯甲酮40w%和n-(乙氧基羰基苯基)-n'-甲基-n'-苯基甲脒15w%田间试验,使用上述实施例制得的春雷霉素和喹啉酮脲杀菌剂用于防治柑橘溃疡病,方法参照gb/t17980.103-2004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03部分:杀菌剂防治柑橘溃疡病。柑橘溃疡病发病初期施药一次,以叶片充分湿润为准,第一次施药7d后再喷施一次,共施药2次。对柑橘树叶正反面、梢均匀喷雾,直至叶面滴水为度,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春雷霉素和喹啉酮杀菌剂的田间试验效果药剂处理有效成分用量药后14d防治效果(%)药后21d防治效果(%)实施例1150mg/kg85.2388.36实施例2150mg/kg81.2386.79实施例3150mg/kg84.9688.39实施例4150mg/kg79.5683.24实施例5150mg/kg83.6986.21对比例1150mg/kg83.1985.18对比例2150mg/kg81.6384.69实施例6200mg/kg78.5681.69实施例7500g/hm272.3176.92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75g/hm262.9464.5933.5%喹啉铜悬浮剂200mg/kg59.6361.38ck(清水对照)///从表2可以得出,田间药效试验中春雷霉素和喹啉酮混配对防治柑橘溃疡病虫的防效均优于各单剂单独使用;且实施例药剂持效时间长,说明该农药组合物对防治柑橘溃疡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同时本方案使用的助剂防治效果也优于现有的助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