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养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4850发布日期:2020-01-03 09:21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智能化养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蚕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养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逐渐向着工业化发展,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因其透气和透湿等性能被人们所喜欢,从而将其加工呈服饰以及床上用品,但是传统的人们养殖蚕将蚕放置在蚕匾中,而人们往往是使用单个蚕匾进行养蚕,如果蚕的数量过多,人们会使用多个蚕匾进行养殖,养蚕效果不好,现有的养蚕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不便于监测和控制,养蚕质量低下,可靠性和可控性较差。

因此,提出一种智能化养蚕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养蚕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养蚕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不便于监测和控制,养蚕质量低下,可靠性和可控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化养蚕系统,包括框架组件、自动喂叶机、消毒装置和自动除蚕沙装置,所述自动喂叶机与框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装置与框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自动除蚕沙装置与框架组件贴合连接,所述自动喂叶机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

所述消毒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侧板,所述横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储粉罐,所述横梁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感器,所述横梁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喷嘴;

所述框架组件由防护板和承载板组成,所述承载板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承载板的外表面顶部分布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框架组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速度感应器,所述框架组件的中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框架组件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底座,两个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分布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和控制器,所述防护板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安装板,所述框架组件的内部安装有多个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上方滑动安装有均匀布置的托扁;

所述托扁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摄像头,所述安装板的中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贯穿防护板的外端固定安装有连动齿轮,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固定活动安装有连轴,所述连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出齿轮和第一带轮;

所述自动除蚕沙装置包括除蚕沙箱和收集箱,所述除蚕沙箱的中部开设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下表面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管;

所述输送通道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收集箱位于除蚕沙箱的一侧,所述收集箱的内部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吸风机,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依次贯穿除蚕沙箱的一侧和收集箱远离吸风机的一侧并与吸风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靠近吸风机的一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层;

所述输送管位于收集箱内的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暂存管,所述暂存管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板;

所述收集箱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一侧开设有伸缩通道,所述插板的一端贯穿伸缩通道的一侧并位于伸缩通道的内部,所述伸缩通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插板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插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伸缩通道的下表面一侧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中部活动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驱动箱的后表面并活动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

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层,所述存储箱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存储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沙管,所述排沙管的一端贯穿收集箱的一侧并位于收集箱的外部,所述排沙管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密封板;

所述自动除蚕沙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架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与两个架板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一侧的挡板上开设有漏孔,两个所述架板之间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动套,所述滚动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

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间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刮板,所述滑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刮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底板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通过第二皮带活动连接;

所述底板的底部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环,两个所述夹紧环之间设置有第四驱动电机,所述第四驱动电机的表面与夹紧环固定连接,所述夹紧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所述连杆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的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

所述转杆的两侧均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滚动套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架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与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安全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智能手机。

可选的,所述第二传感器和储粉罐的之间固定连接有感应杆;

所述喷嘴和储粉罐的之间固定连接有输粉管。

可选的,所述自动除蚕沙装置由吸管和吹管组成;

所述防护板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设置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链条设置为一个,所述链条呈s状布置。

可选的,所述托扁的底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滑轮,所述托扁通过滑轮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的两端均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状。

可选的,所述托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顶部中间活动安装有转销,所述转销与链条固定连接,所述链条通过转销与导向板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的靠近防护板的内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链条啮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输出齿轮位于第一带轮的内侧,所述输出齿轮与连动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第二带轮和第一带轮的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皮带。

可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数据采集模块、视频监控模块和供电模块的输出端,所述视频监控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移动摄像头的输出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速度感应器的输出端,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控制模块双向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自动喂叶机、消毒装置、自动除蚕沙装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智能手机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分别双向电连接安全检测模块和故障检测模块,所述安全检测模块和故障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报警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报警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无线收发模块的输入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养蚕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链条,保证了养蚕设备的整体性,使得养蚕设备可以进行平移升降调节,采用两个电机,提高了养蚕设备的机械性能,满足了动力需求,避免了链条受力不均匀造成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导轨、托扁、滑轮、导向板和转销,使得托扁随着链条的传动始终保持平稳,设计巧妙,避免了托扁内的蚕出现倾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养蚕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移动摄像头,提高了养蚕系统的智能化,可以实时打开手机app对养蚕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展示报警数据提示工作人员自动喂叶机内的叶片不足和消毒装置内的消毒粉不足,进而及时对叶片和消毒粉进行补给,提高了养蚕的安全性,移动摄像头可以定期传输给手机蚕的生长状态,通过设置动喂叶机、消毒装置、自动除蚕沙装置、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控制模块,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对养蚕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不仅能够对养蚕系统定期进行驱动循环喂料,还能够对养蚕系统定期启动消毒和除蚕沙,增强了养蚕系统的可控性,提高了蚕养殖质量的合格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养蚕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养蚕系统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组件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消毒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组件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除蚕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蚕沙箱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图8中c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8中d区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箱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除蚕沙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除蚕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结构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连杆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转杆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架板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架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采集模块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模块框图。

图中:框架组件1、自动喂叶机2、消毒装置3、自动除蚕沙装置4、第一传感器5、支撑侧板6、横梁7、储粉罐8、第二传感器9、感应杆10、喷嘴11、输粉管12、吸管13、吹管14、防护板15、承载板16、温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8、第一驱动电机19、底座20、第二驱动电机21、控制器22、安装板23、限位齿轮24、链条25、导轨26、托扁27、滑轮28、导向板29、转销30、驱动轴31、驱动齿轮32、连动齿轮33、连轴34、输出齿轮35、第一带轮36、第二带轮37、第一皮带38、中央处理器39、数据采集模块40、视频监控模块41、控制模块42、供电模块43、数据存储模块44、安全检测模块45、报警模块46、无线收发模块47、移动摄像头48、智能手机49、除蚕沙箱50、输送通道511、开槽52、分流管53、支管54、风机55、收集槽56、输送管57、收集箱58、吸风机59、第一过滤网层60、暂存管61、连接管62、插槽63、插板64、驱动箱65、伸缩通道66、齿条67、齿轮槽68、齿轮69、第一转轴70、第三驱动电机71、存储箱72、第二过滤网层73、导向块74、排沙管75、密封板76、第一限位槽77、第一限位块78、底板79、架板80、挡板81、漏孔82、转杆83、滚动套84、固定板85、刮板866、螺杆87、转板88、滑槽89、第二限位槽90、第二限位块91、第一滚轮92、第四驱动电机93、第二转轴94、第二滚轮95、第二皮带96、转槽97、撑杆98、转动块99、夹紧环100、固定块101、通孔102、连杆103、卡块104、压板105、槽口106、弹性柱107、空槽108、压缩弹簧109、顶块110、第三限位块111、凹槽112、固定杆113、支撑杆114、轴承115、螺纹孔116、速度感应器117、故障检测模块1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根据如图1-22所示,本实用新型供了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养蚕系统,包括框架组件1、自动喂叶机2、消毒装置3和自动除蚕沙装置4,自动喂叶机2与框架组件1固定连接,消毒装置3与框架组件1固定连接,自动除蚕沙装置4与框架组件1贴合连接,自动喂叶机2的外表面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5;

消毒装置3的内部设置有横梁7,横梁7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侧板6,横梁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储粉罐8,横梁7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感器9,横梁7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喷嘴11,其中第一传感器5和第二传感器9的型号均为gut740传感器;

框架组件1由防护板15和承载板16组成,承载板16设置为两个,两个承载板16的外表面顶部分布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7和湿度传感器18,框架组件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速度感应器117,框架组件1的中部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9;

框架组件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底座20,两个底座20的外表面分布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1和控制器22,防护板15远离底座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安装板23,框架组件1的内部安装有多个限位齿轮24,限位齿轮24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链条25,防护板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轨26,导轨26的上方滑动安装有均匀布置的托扁27;

托扁2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移动摄像头48,安装板2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31,驱动轴31贯穿防护板15的外端固定安装有连动齿轮33,安装板23的外侧固定活动安装有连轴34,连轴3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出齿轮35和第一带轮36;

自动除蚕沙装置4包括除蚕沙箱50和收集箱58,除蚕沙箱50的中部开设有输送通道511,输送通道511的下表面开设有开槽52,开槽5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风机55,风机5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流管53,分流管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支管54;

输送通道511的上表面开设有收集槽56,收集槽5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7,收集箱58位于除蚕沙箱50的一侧,收集箱58的内部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吸风机59,输送管57的一端依次贯穿除蚕沙箱50的一侧和收集箱58远离吸风机59的一侧并与吸风机59的一侧固定连接,输送管57靠近吸风机59的一端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网层60;

输送管57位于收集箱58内的一端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暂存管61,暂存管61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2,连接管62的顶部开设有插槽63,插槽6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插板64;

收集箱58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箱65,驱动箱65的一侧开设有伸缩通道66,插板64的一端贯穿伸缩通道66的一侧并位于伸缩通道66的内部,伸缩通道6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77,插板64的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78,插板6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67,伸缩通道66的下表面一侧开设有齿轮槽68,齿轮槽68的中部活动安装有齿轮69,齿轮69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0,第一转轴70的一端贯穿驱动箱65的后表面并活动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71;

连接管6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存储箱72,存储箱72的内部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层73,存储箱72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导向块74,存储箱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沙管75,排沙管75的一端贯穿收集箱58的一侧并位于收集箱58的外部,排沙管7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密封板76;

自动除蚕沙装置4的内部设置有底板79,底板7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架板80,底板7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81,两个挡板81与两个架板80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底板79一侧的挡板81上开设有漏孔82,两个架板80之间活动连接有转杆83,转杆8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滚动套84,滚动套8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5,固定板8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866;

固定板85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螺杆87,螺杆8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板88,固定板85的中间开设有滑槽89,滑槽89的内部设置有刮板866,滑槽89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90,刮板86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91;

转杆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92,底板79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驱动电机93,第四驱动电机9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94,第二转轴9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95,第一滚轮92和第二滚轮95通过第二皮带96活动连接;

底板79的底部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转槽97,转槽9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撑杆98,撑杆9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块99,转动块9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环100,两个夹紧环100之间设置有第四驱动电机93,第四驱动电机93的表面与夹紧环100固定连接,夹紧环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1,固定块10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02,通孔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杆103,连杆103的一端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卡块104,连杆1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105;

连杆103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槽口106,槽口106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柱107,弹性柱107的一端与卡块104固定连接;

转杆83的两侧均开设有空槽108,空槽10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09,压缩弹簧10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110,顶块1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111,滚动套8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12,架板80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3,固定杆1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4,架板8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15,轴承115的内壁与转杆83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85的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116,螺纹孔116的内部设置有螺杆87,螺杆87的表面与螺纹孔116螺纹连接;

第二驱动电机21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37,控制器22包括中央处理器39、数据采集模块40、视频监控模块41、控制模块42、供电模块43、数据存储模块44、安全检测模块45、报警模块46和无线收发模块47,无线收发模块47的输出端电连接有智能手机49,其中中央处理器39的型号为mk64fx512vll12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二传感器9和储粉罐8的之间固定连接有感应杆10;

喷嘴11和储粉罐8的之间固定连接有输粉管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自动除蚕沙装置4由吸管13和吹管14组成;

防护板15与承载板16固定连接,防护板15设置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链条25设置为一个,链条25呈s状布置,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19、第二驱动电机21和链条25,保证了养蚕设备的整体性,使得养蚕设备可以进行平移升降调节,采用两个电机,提高了养蚕设备的机械性能,满足了动力需求,避免了链条25受力不均匀造成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托扁27的底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滑轮28,托扁27通过滑轮28与导轨26滑动连接,导轨26的两端均为向下弯曲的弧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托扁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29,导向板29的顶部中间活动安装有转销30,转销30与链条25固定连接,链条25通过转销30与导向板29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导轨26、托扁27、滑轮28、导向板29和转销30,使得托扁27随着链条25的传动始终保持平稳,设计巧妙,避免了托扁27内的蚕出现倾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养蚕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驱动轴31的靠近防护板15的内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32,驱动齿轮32与链条25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输出齿轮35位于第一带轮36的内侧,输出齿轮35与连动齿轮33啮合连接;

第二带轮37和第一带轮36的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皮带3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中央处理器39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数据采集模块40、视频监控模块41和供电模块43的输出端,视频监控模块41的输入端电连接移动摄像头48的输出端,数据采集模块40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8和速度感应器117的输出端,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8和移动摄像头48,提高了养蚕系统的智能化,可以实时打开手机app对养蚕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展示报警数据提示工作人员自动喂叶机2内的叶片不足和消毒装置3内的消毒粉不足,进而及时对叶片和消毒粉进行补给,提高了养蚕的安全性,移动摄像头48可以定期传输给手机蚕的生长状态,中央处理器39的输出端电连接数据存储模块44的输入端,中央处理器39与控制模块42双向电连接,控制模块42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自动喂叶机2、消毒装置3、自动除蚕沙装置4、第一驱动电机19和第二驱动电机21的输入端,控制模块42的输入端电连接智能手机49的输出端,通过设置动喂叶机2、消毒装置3、自动除蚕沙装置4、第一驱动电机19、第二驱动电机21和控制模块42,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对养蚕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不仅能够对养蚕系统定期进行驱动循环喂料,还能够对养蚕系统定期启动消毒和除蚕沙,增强了养蚕系统的可控性,提高了蚕养殖质量的合格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数据存储模块44分别双向电连接安全检测模块45和故障检测模块118,安全检测模块45和故障检测模块118的输出端均电连接报警模块46的输入端,报警模块46的输出端电连接无线收发模块47的输入端,当速度感应器117检测到速度高于或者低于某一个范围值时,故障检测模块118检测到故障从而将信号传给报警模块46。

工作原理:自动除蚕沙装置4在工作时,通过托扁27饲养蚕,托扁27通过链条25的移动而同步移动,在托扁27移动至自动喂叶机2的下方时,自动喂叶机2向托扁27内置入桑叶,接着链条25继续缓慢带动托扁27向前移动,蚕在托扁27内会消化桑叶,而产生蚕沙,蚕沙由托扁27承托而不会掉落,在桑叶被蚕吃完后,托扁27移动至输送通道51的中部,托扁27的中部为网状结构,通过风机55的向上吹力和吸风机59的吸力,将托扁27内的蚕沙和碎屑收入输送管57内,蚕沙和碎屑被第一过滤网层60阻隔,无法被吸风机59吸入,即落入暂存管61内,在吸风机59工作时,插板64将插槽63闭合,能使吸风机59的吸力更强,在暂存管61储存蚕沙较多时,通过第三驱动电机71带动插板64从插槽63内移出,蚕沙则通过连接管62落入存储箱72内的第二过滤网层73上,蚕沙能通过第二过滤网层73继续下落,桑叶碎屑则被第二过滤网层73阻隔,在存储箱72内桑叶储存较多或需要取出时,能通过密封板76将排沙管75打开,将蚕沙取出,自动喂叶机2在使用的情况下,先将转杆83与滚动套84之间连接,使转杆83进入到滚动套84内,随后推动滚动套84,滚动套84在移动过程中使顶块110移动,顶块110移动使压缩弹簧109受力压缩,当顶块110与凹槽112接触时,压缩弹簧109复位,压缩弹簧109带动顶块110移动进入到凹槽112内,从而使滚动套84和固定板85之间连接,然后第四驱动电机93与夹紧环100连接,随后使连杆103进入到通孔102内,推动压板105,压板105带动连杆103宜移动,连杆103带动卡块104移动,卡块104在移动过程中受到通孔102的压力移动进入到槽口106内,卡块104移动使弹性柱107受力压缩,当卡块104穿过通孔102时,弹性柱107复位,弹性柱107带动卡块104移动,从而使两个夹紧环100之间对第四驱动电机93进行固定,最后将桑叶放入到喂叶机内,随后第四驱动电机93启动,第四驱动电机93带动第二转轴94转动,第二转轴94带动第二滚轮95转动,第二滚轮95通过第二皮带96带动第一滚轮92转动,第一滚轮92带动转杆83转动,转杆83带动滚动套84转动,滚动套84带动固定板85转动,固定板85带动刮板86转动,刮板86将喂叶机内的桑叶经过搅动从漏孔82内流出,对蚕宝宝进行喂食,当刮板86长时间使用后会造成磨损,需要进行更换,转动转板88,转板88带动螺杆87转动,螺杆87与刮板86分离,随后拉动刮板86,使刮板86与滑槽89分离,从而将刮板86进行更换,消毒装置3在使用时,储粉罐8内的消毒粉沿着输粉管12被输送到喷嘴11,然后喷嘴对托扁27内的蚕和蚕叶进行多角度喷消毒粉,同时第二传感器9通过感应杆10能够对储粉罐8内的消毒粉的量进行检测,便于及时补给,智能化养蚕系统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19、第二驱动电机21和链条25,保证了养蚕设备的整体性,使得养蚕设备可以进行平移升降调节,采用两个电机,提高了养蚕设备的机械性能,满足了动力需求,避免了链条25受力不均匀造成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导轨26、托扁27、滑轮28、导向板29和转销30,使得托扁27随着链条25的传动始终保持平稳,设计巧妙,避免了托扁27内的蚕出现倾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养蚕设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传感器5、第二传感器9、温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8和移动摄像头48,提高了养蚕系统的智能化,可以实时打开手机app对养蚕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展示报警数据提示工作人员自动喂叶机2内的叶片不足和消毒装置3内的消毒粉不足,进而及时对叶片和消毒粉进行补给,提高了养蚕的安全性,移动摄像头48可以定期传输给手机蚕的生长状态,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动喂叶机2、消毒装置3、自动除蚕沙装置4、第一驱动电机19、第二驱动电机21和控制模块42,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对养蚕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不仅能够对养蚕系统定期进行驱动循环喂料,还能够对养蚕系统定期启动消毒和除蚕沙,增强了养蚕系统的可控性,提高了蚕养殖质量的合格率,提高了企业效益,自动除蚕沙装置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