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饼肥施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0296发布日期:2019-11-15 20:4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饼肥施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饼肥施肥机构。



背景技术:

饼肥是榨油剩下的残渣或者农家肥等有机肥,饼肥多呈块状,易板结,施肥下料过程中,施肥斗内的饼肥在自重作用及拖拉机的振动下容易粘结难以散开,现在市面上针对饼肥的施肥多采用带绞龙的施肥设备,为使施肥面积大,施肥斗通常较高,粘结的饼肥压在绞龙上,很容易造成绞龙空转,使得施肥下料难,严重时会烧坏电机。且针对不同农作物,需要不同的施肥量,要采用不同规格的绞龙进行下料,目前更换绞龙均需要将整个施肥斗进行更换,增加农户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饼肥施肥机构,通过辅助搅拌棍对饼肥进行搅拌并下压至绞龙内,防止饼肥粘结,同时设置可调节安装结构,方便更换绞龙。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饼肥施肥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施肥斗、绞龙、绞龙电机和下料槽,所述施肥斗通过一固定座架设在外部施肥机上,所述绞龙设置在施肥斗的内部靠底面位置,所述绞龙电机连接绞龙的一端设置在施肥斗一端外侧,所述施肥斗的另一端设有下料槽,施肥斗与下料槽连接处开有出料孔,

所述施肥斗内设有一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棍和动力机构,所述搅拌棍设置在施肥斗内绞龙的正上方,是竖直向下悬空的一根长棍,底端头部呈倒三角板型,上端垂直固定在一导杆上,所述导杆平行于绞龙设置,架设在施肥斗的两端侧板上,所述导杆由动力机构带动在施肥斗内沿绞龙轴向水平来回移动,带动搅拌棍在绞龙上方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施肥斗的两端侧板上开设滑道孔,所述导杆穿过滑道孔,一端连接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包括齿轮、悬臂和连杆,所述齿轮连接外部动力源,齿轮轴与悬臂的一端相连,连杆连接悬臂另一端和导杆,在外部动力源带动下,悬臂绕齿轮轴转动,导杆则在连杆的拉动下沿滑道孔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出料孔处设有一套筒,所述套筒套在绞龙上,从施肥斗内穿过出料孔至施肥斗外,下料槽上方。

优选的,所述套筒在施肥斗内的长度在10~30cm之间。

优选的,所述套筒设有一圈挡环,所述档环焊接在套筒靠一端的外壁上,所述档环的最外边直径大于出料孔的孔径,所述套筒插入施肥斗内后,挡环紧靠施肥斗外侧壁形成阻挡面。

优选的,所述绞龙的另一端穿过施肥斗架设在一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

优选的,所述支架与绞龙的连接用万向球接头进行连接,所述万向球接头的球座设在支架的顶部朝向绞龙一侧,球头上设有一支杆,所述绞龙的中轴对接支架的处开有空心槽,所述支杆插入空心槽内。

优选的,所述支杆插入空心槽的插入深度为10cm。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朝向施肥方向侧面设有一向下侧板,所述下料槽倾斜向下安装在侧板上,所述侧板上与下料槽连接孔为长槽孔。

优选的,所述施肥斗为方形斗,上宽下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施肥斗内绞龙上方设置一个横向移动的搅拌棍,将施肥斗内的饼肥打散,有效避免绞龙空转不下料。同时将下料斗设置为可调高度,方便对不同高度的田垄施肥;且绞龙、套筒及绞龙电机的安装位设计成可调结构,实现在一个施肥斗内更换不同绞龙和套筒型号,可对不同用量和不同性质的饼肥投放使用,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施肥斗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施肥斗、2绞龙、3绞龙电机、4下料槽、5搅拌机构、11固定座、12出料孔、13侧板、14滑道孔、21支架、22套筒、23万向球接头、24支杆、51搅拌棍、52动力机构、53导杆、521齿轮、522悬臂、52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3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包括施肥斗1、绞龙2、绞龙电机3和下料槽4,施肥斗1为方形斗,上宽下窄,通过一固定座11架设在外部施肥机上,绞龙2设置在施肥斗1的内部靠底面位置,绞龙电机3连接绞龙2的一端设置在施肥斗1一端外侧,绞龙2的另一端穿过施肥斗1架设在一支架21上,支架21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1上。施肥斗1的另一端设有下料槽4,施肥斗1与下料槽4连接处开有出料孔12。出料孔12处设有一套筒22,套筒22套在绞龙2上,从施肥斗1内穿过出料孔12至施肥斗1外,下料槽4上方,套筒22在施肥斗1内的长度在10~30cm之间,有效防止饼肥从出料口11处漏料。固定座11朝向施肥方向侧面设有一向下侧板13,下料槽4倾斜向下安装在侧板13上,侧板13上与下料槽连接孔为长槽孔,下料槽4根据植物种植位置调整倾斜度,确保下料准确。

为将施肥斗1内的饼肥分散开,本实施例在施肥斗1内增设一搅拌机构5,搅拌机构5包括搅拌棍51和动力机构52,搅拌棍51设置在施肥斗1内绞龙2的正上方,是竖直向下悬空的一根长棍,底端头部呈倒三角板型,上端垂直固定在一导杆53上,导杆53平行于绞龙2设置,架设在施肥斗1的两端侧板上,导杆53由动力机构52带动在施肥斗1内沿绞龙2的轴向水平来回移动,本实施例中,在施肥斗1的两端侧板上开设滑道孔14,可在滑道孔14内套上光滑的内套防止导杆53刮伤,导杆53穿过滑道孔14,一端连接动力机构52,由动力机构52带动导杆53在滑道孔14内来回移动,搅拌棍51则在绞龙2上方来回移动,将绞龙2上方的饼肥分散。动力机构52可以是推杆电机,与拖拉机动力电池相连,也可以是液压缸,本实施例为曲柄滑块机构,包括齿轮521、悬臂522和连杆523,齿轮521连接拖拉机转轴,齿轮轴与悬臂522的一端相连,连杆523连接悬臂522另一端和导杆53,在外部动力源带动下,悬臂522绕齿轮轴转动,导杆53则在连杆523的拉动下沿滑道孔14来回移动;在拖拉机转轴上增设一齿轮和皮带(图中未示出),皮带连接齿轮521即可带动齿轮521转动。

不同植物种植时,施肥量不同,可通过选择不同型号的绞龙改变施肥量。在同一施肥斗1上安装不同型号的绞龙2,绞龙电机3的安装孔位要改变,同时出料孔12和套筒22的大小也要改变,本实施例中,将出料孔12的孔径设定为最大绞龙2的进出尺寸,套筒22则做成带一圈挡环的形式,档环(图中未示出)焊接在套筒22靠一端的外壁上,最外边直径大于出料孔12的孔径,套筒22插入施肥斗1内后,挡环紧靠施肥斗1外侧壁形成阻挡面,施肥斗1内的饼肥就不会从出料孔12漏出。绞龙2的中轴高度随绞龙的型号改变而改变,因此支架21的高度也会改变,本实施例中,支架21与绞龙2的连接用万向球接头23进行连接,万向球接头的球座设在支架21的顶部朝向绞龙一侧,球头上设有一支杆24,绞龙2的中轴对接支架21的处开有空心槽(图中未示出),支杆24插入空心槽内,插入深度在10cm左右,支杆24在空心槽内有上下活动空间,万向球接头23随绞龙2转动,始终通过支杆24对绞龙2形成支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