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1974发布日期:2020-04-07 20:3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藤椒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



背景技术:

藤椒,又名油椒,香椒子,是一种有独特香气和味道的植物,属芸香科,是重要的油料,香料树种。高三尺至九尺,树木暗灰色,多有刺,无毛,单粒复叶丛生,花小而多,其果油多有光泽,其味芬芳易挥发,口感香麻,据《本草纲目》记载:其果入药具有散寒解毒,散淤活络,消食健胃,增竟食欲之疗效,果实可制干,提取芳香油,即:藤椒油,它具有调味,健脾,去风散寒之功效,在藤椒的种植过程中,时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从而影响到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因此一种能及时发现病虫害到来的藤椒种植用的病虫害灭虫装置就成为了增加收益的解决途径;藤椒种植时的病虫害的产生与否一般由捕虫板等装置对病虫害进行捕捉后经种植者丰富的经验判断;现有技术的藤椒种植用的病虫害灭虫装置对病虫害的捕捉效率低,捕捉的病虫害种类较为单一,不够齐全,从而对病虫害的到来时间判断产生误差,增加了藤椒收益降低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藤椒种植用的病虫害灭虫装置对病虫害的捕捉效率低,捕捉的病虫害种类较为单一,不够齐全,从而对病虫害的到来时间判断产生误差,增加了藤椒收益降低的风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卡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插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捕虫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诱捕筒,所述诱捕筒的顶部设置有诱捕盖。

所述捕虫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插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光敏电阻,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光捕虫筒,从上至下两组所述透光捕虫筒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透光捕虫筒的顶部插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逆变器,所述圆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所述圆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高压发生器,所述圆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诱捕灯,所述诱捕灯的外侧套接有灭虫网,所述灭虫网的顶部与圆形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上至下两组所述灭虫网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和逆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和锂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和光敏电阻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敏电阻的输出端和诱捕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端和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高压发生器输出端和灭虫网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灭虫网的底部插接有收集筒,从上至下两组所述收集筒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为圆柱形结构,第二支撑板为圆台形结构,第二支撑板的侧面与支架的底部卡接。

优选的,所述诱捕筒的顶部与诱捕盖的底部螺纹连接,诱捕筒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诱捕盖顶部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位于所述支架顶部的透光捕虫筒的外表面开设有透光捕虫孔,透光捕虫孔的外侧直径大于内侧直径,内侧直径为两毫米。

优选的,位于所述支架底部的透光捕虫筒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直径为十毫米,位于支架底部的透光捕虫筒外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半圆捕虫孔,半圆捕虫孔的外侧直径大于内侧直径,内侧直径为两毫米。

优选的,位于所述支架底部的收集筒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位于支架顶部的收集筒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通过诱捕灯产生的诱捕灯光和诱捕筒内诱捕剂的气味散发以及双高度的捕虫装置的投放,对藤椒地里的虫害进行双重引诱,确保了捕捉的虫害的全面性,透光捕虫筒的结构使得引诱的虫害只能进不能出,最大程度的保证虫害判断的准确性,灭虫网上的高压电将虫害灭杀,双重保障增强了虫害的捕捉效率,保证了对虫害到来的时间准确判断,降低了收益减少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竖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系统图。

图中:1、支架;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插接柱;5、捕虫装置;501、太阳能电池板;502、支撑架;503、光敏电阻;504、透光捕虫筒;505、圆形板;506、逆变器;507、锂电池;508、高压发生器;509、诱捕灯;510、灭虫网;511、收集筒;6、诱捕筒;7、诱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的顶部卡接有第一支撑板2,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2为圆柱形结构,第二支撑板3为圆台形结构,方便位于地面上的虫害进入捕虫装置5内,第二支撑板3的侧面与支架1的底部卡接,方便拆卸,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插接柱4,起固定作用,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捕虫装置5,第二支撑板3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诱捕筒6,诱捕筒6的顶部设置有诱捕盖7,诱捕筒6的顶部与诱捕盖7的底部螺纹连接,方便拆卸,诱捕筒6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散发气味,诱捕盖7顶部的侧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方便使用。

捕虫装置5包括太阳能电池板501,太阳能电池板501的底部插接有支撑架502,支撑架5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光敏电阻503,当天黑时控制诱捕灯509开启,支撑架5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光捕虫筒504,位于支架1顶部的透光捕虫筒504的外表面开设有透光捕虫孔,透光捕虫孔的外侧直径大于内侧直径,内侧直径为两毫米,位于支架1底部的透光捕虫筒504外表面的顶部开设有透光孔,透光孔的直径为十毫米,保证透出足够的光,位于支架1底部的透光捕虫筒504外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半圆捕虫孔,半圆捕虫孔的外侧直径大于内侧直径,内侧直径为两毫米,透光捕虫筒504的结构使得引诱的虫害只能进不能出,最大程度的保证虫害判断的准确性,从上至下两组透光捕虫筒504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透光捕虫筒504的顶部插接有圆形板505,圆形板5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逆变器506,圆形板5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锂电池507,圆形板5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高压发生器508,圆形板5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诱捕灯509,诱捕灯509的外侧套接有灭虫网510,灭虫网510上的高压电将虫害灭杀,双重保障增强了虫害的捕捉效率,保证了对虫害到来的时间准确判断,降低了收益减少的风险,灭虫网510的顶部与圆形板50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从上至下两组灭虫网510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501的输出端和逆变器506的输入端电连接,逆变器506的输出端和锂电池507的输入端电连接,锂电池507的输出端和光敏电阻503的输入端电连接,光敏电阻503的输出端和诱捕灯509的输入端电连接,诱捕灯509产生的诱捕灯光和诱捕筒6内诱捕剂的气味散发以及双高度的捕虫装置5的投放,对藤椒地里的虫害进行双重引诱,确保了捕捉的虫害的全面性,锂电池507的输出端和高压发生器508的输入端电连接,高压发生器508输出端和灭虫网510的输入端电连接,灭虫网510的底部插接有收集筒511,位于支架1底部的收集筒511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位于支架1顶部的收集筒511为中空的圆台形结构,从上至下两组收集筒511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将该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通过插接柱4插接在需要检测的位置,逆时针转动诱捕盖7,将诱捕盖7旋下,向诱捕筒6内添加诱捕剂和灭虫剂,顺时针将诱捕盖7旋紧,白天的时候,阳光充足,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501的表面,太阳能电池板501产生直流电流经过逆变器506转换为交流电对锂电池507进行充电,锂电池507对高压发生器508供电产生高压使得灭虫网510带有高压,随着日照强度的下降,光敏电阻503的阻值下降,当日照强度下降到一定地步时,诱捕灯509亮起,由于虫害的趋光性和对诱捕剂的敏感性,被吸引到捕虫装置5处,经透光捕虫筒504进入捕虫装置,碰触灭虫网后被高压电灭杀,尸体落入收集筒511内,次日对捕虫装置5内的虫害尸体进行分析,判断病虫害的发生与否,完成藤椒地的病虫害检测。

综上所述,该藤椒种植用病虫害用灭虫装置,通过诱捕灯509产生的诱捕灯光和诱捕筒6内诱捕剂的气味散发以及双高度的捕虫装置5的投放,对藤椒地里的虫害进行双重引诱,确保了捕捉的虫害的全面性,透光捕虫筒504的结构使得引诱的虫害只能进不能出,最大程度的保证虫害判断的准确性,灭虫网510上的高压电将虫害灭杀,双重保障增强了虫害的捕捉效率,保证了对虫害到来的时间准确判断,降低了收益减少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