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结构及使用该叶轮结构的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2569发布日期:2020-09-04 11:58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叶轮结构及使用该叶轮结构的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轮结构及使用该叶轮结构的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中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还能够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

增氧机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有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充气式、吸入式、喷水式以及涡流式等等,其特性和工作原理也各不相同,增氧效果差别较大,适用范围也不尽相同,其中增氧效果最好、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当属叶轮式增氧机。叶轮式增氧机,一般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叶轮以及浮力装置等,其中,叶轮是整个增氧机中比较关键的部件,现有的增氧机用叶轮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叶片一般都是直板式的,动力效率低,一般动力效率只能到达到1.2—1.5kg/kw·h,增氧效果还有待提高,难以满足现代水产养殖需求,且强度不高,韧性较差,易发生折断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增氧机叶轮效率低、效果差,且仅能进行表层增氧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进行深层提水,又能提高增氧效果的叶轮结构及使用该叶轮结构的增氧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叶轮结构,包括:

轮体,所述轮体的一面被配置为提水面;

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为多个且绕轮体中心均匀布置在所述提水面上;

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为多个且绕轮体中心均匀布置在所述提水面的外周向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叶片的迎水面形成提水部和扬水部,所述扬水部远离所述提水部的一端设有多个散水尖突。

优选的,所述第二叶片远离轮体的一端设有导流筋。

优选的,所述提水部设有多个第一漏水孔,所述扬水部设有多个第二漏水孔,所述第一漏水孔内设有分隔筋。

优选的,所述提水部和扬水部之间的夹角为120-170度。

优选的,所述轮体上设有多个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位于所述第一叶片的迎水面一侧。

一种增氧机,包括上述叶轮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轮体的另一面。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叶轮结构及使用该叶轮结构的增氧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氧机用叶轮结构包括轮体和多个第一叶片、多个第二叶片,第一叶片的迎水面一侧设有过水孔,第二叶片的迎水面上设置有提水部、扬水部、导流筋以及散水尖突,叶轮结构在外力的带动下转动时,第一叶片有助于表层水和底层水的交换,有利于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第二叶片有助于将水花打的更散更细,有利于提高增氧能力;

此外,散水尖突沿第二叶片迎水面的扬水部的上边缘设置,有利于使第二叶片更加坚固,拨水更加有力,导流筋设置于第二叶片远离轮体的一端,能够对撞击到第二叶片上的水起到导流的作用,使水撞击到第二叶片上后能够更有方向性、更有力地飞溅而出,有利于加强叶轮的拨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叶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叶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轮体1、提水面2、第一叶片3、第二叶片4、提水部5、扬水部6、散水尖突7、导流筋8、第一漏水孔9、第二漏水孔10、分隔筋11、过水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叶轮结构,包括轮体1、第一叶片3和第二叶片4,所述轮体1的一面被配置为提水面2,所述第一叶片3为多个且绕轮体1中心均匀布置在所述提水面2上,所述第二叶片4为多个且绕轮体1中心均匀布置在所述提水面2的外周向上,具体的,第一叶片3和第二叶片4均为8个,第二叶片4倾斜设置在提水面2的外周向上,且与第一叶片3相连接。

所述轮体1上设有多个过水孔12,所述过水孔12位于所述第一叶片3的迎水面一侧,且每个第一叶片3的迎水面一侧均设有两个过水孔12,轮体1工作时,第一叶片3和过水孔12有助于表层水和底层水的交换,有利于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所述第二叶片4远离轮体1的一端设有导流筋8,能够对撞击到第二叶片上的水起到导流的作用,使水撞击到第二叶片上后能够更有方向性、更有力地飞溅而出,有利于加强叶轮结构的拨水效果。

所述第二叶片4的迎水面形成提水部5和扬水部6,所述扬水部6远离所述提水部5的一端设有多个散水尖突7,多个散水尖突7沿扬水部6的上边缘依次设置,更进一步的,多个散水尖突7沿扬水部6的上边缘向远离轮体1的方向依次等间距设置,散水尖突7的设置有利于使第二叶片4更加坚固,拨水更加有力。

所述提水部5设有多个第一漏水孔9,具体为两两对称设置的四个第一漏水孔9,所述扬水部6设有多个第二漏水孔10,具体为水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三个第二漏水孔10,所述第一漏水孔9内设有分隔筋11,具体的分隔筋11为“十”字形,将第一漏水孔9分隔为四个小孔,如此设置,有助于将水花打的更散更细,有利于提高增氧能力。

进一步的,分隔筋11与第二叶片4远离迎水面的另一面的加强筋连接,所述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第二叶片4的强度与韧性,降低了第二叶片4的损坏概率,节约了成本。

所述提水部5和扬水部6之间的夹角为120-170度,第二叶片4旋转时,水顺着倾斜设置的提水部5和扬水部6被向上稳定的带起,有助于提高动力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增氧机,包括叶轮结构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轮体1远离提水面2的另一面,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

当增氧机工作时,电动机带动轮体1旋转,轮体1上固定安装的多个第一叶片3将表层水和底层水进行交换提起,第二叶片4将水向上向外旋起并打散,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水中,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叶轮结构及使用该叶轮结构的增氧机,通过设置轮体和多个第一叶片、多个第二叶片,第一叶片的迎水面一侧设有过水孔,第二叶片的迎水面上设置有提水部、扬水部、导流筋以及散水尖突,叶轮结构在外力的带动下转动时,第一叶片有助于表层水和底层水的交换,有利于增加水中的溶氧量,第二叶片有助于将水花打的更散更细,有利于提高增氧能力;此外,散水尖突沿第二叶片迎水面的扬水部的上边缘设置,有利于使第二叶片更加坚固,拨水更加有力,导流筋设置于第二叶片远离轮体的一端,能够对撞击到第二叶片上的水起到导流的作用,使水撞击到第二叶片上后能够更有方向性、更有力地飞溅而出,有利于加强叶轮的拨水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