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3328发布日期:2020-09-23 00:1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移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移植机等移植机。



背景技术:

现有专利文献1、2所示的移植机具备通过使升降缸伸缩来使行驶传动箱上下转动,从而能够调节车高的行驶装置。

若苗栽种装置在接触地面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则由于泥土的附着而秧苗无法以设定那样的栽种深度栽种、有苗栽种装置的下端部变形的担忧,因此在作业中的休息时、存放在仓库中时,一般使车高最大限度上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69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759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升降缸以及使升降缸伸缩的液压回路中,由于机身的重量而向降低车高的方向持续加力,随时间的经过,存在工作油一点一点地流出而使升降缸收缩的情况。由此,车高下降,成为苗栽种装置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产生泥土的附着、苗栽种装置的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车高随时间经过产生的变化的移植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方案1的实用新型是一种移植机,具备:向行驶装置44传动驱动力的能够转动的传动箱38;使上述传动箱38转动来调节车高的车高调节机构100;栽种移植对象物的栽种装置42;以及限制由上述车高调节机构100调节后的车高随时间经过产生的变化的车高维持装置1000,其特征在于,车高的变化的限制通过上述车高维持装置1000限制上述车高调节机构100的动作来进行。

方案2的实用新型根据方案1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车高调节机构100由在缸基部112设有能够伸缩的活塞111的缸部110、以及与上述活塞111的前端部连结并且与上述传动箱38侧连结的车高调节臂120构成,上述车高维持装置1000由通过侵入上述缸基部112与上述车高调节臂120之间的空间部150来限制上述活塞111的收缩的收缩限制部件1100、以及能够转动地支撑上述收缩限制部件1100的支撑部件1200构成。

方案3的实用新型根据方案2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收缩限制部件1100与上述支撑部件1200之间具备向上述车高调节臂120侧对上述收缩限制部件1100施力的施力部件1260,在上述收缩限制部件1100侵入空间部之后,在随时间经过而空间部的宽度在收缩方向上变化的情况下,上述收缩限制部件1100沿上述活塞111的轴向朝压缩上述施力部件1260的方向移动,上述收缩限制部件1100的一端侧与上述支撑部件1200侧抵接,由此限制上述活塞111的收缩。

方案4的实用新型根据方案2或方案3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成为牵拉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使上述收缩限制部件1100转动来侵入上述空间部从而位于限制位置的限制工作缆线1300;以及在上述限制工作缆线1300的牵拉状态被解除的情况下,通过使上述收缩限制部件1100转动来从空间部离开从而位于非限制位置的限制解除弹簧1400。

方案5的实用新型根据方案2或方案3所述的移植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车高维持装置1000的收缩限制部件1100构成为,在上述车高通过上述车高调节机构100被调节到预定高度以上的状态下,能够侵入上述缸基部112与上述车高调节臂120之间的空间部150。

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1的实用新型,能够防止车高随时间经过产生的变化。

另外,由于车高维持装置1000通过限制车高调节机构100的动作,能够防止在长时间不进行作业时因机身自重的影响而车高通过车高调节机构100的动作而改变,因此防止泥土附着在栽种装置42而进入土中的深度改变、栽种深度混乱。

另外,由于能够防止车高在长期放置的收纳时期下降,因此能够防止栽种装置等持续与地面接触而变形。

根据方案2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通过使收缩限制部件1100进入滑动侧与固定侧之间来限制活塞111的收缩,从而防止活塞111因机身重量等的影响而收缩导致车高改变。

根据方案3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2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由于收缩限制部件1100能够以具有间隙的状态侵入空间部,因此能够防止收缩限制部件1100使缸部110破损。

另外,通过做成利用施力部件1260始终向车高调节臂120侧对收缩限制部件1100施力的结构,从而在解除了收缩限制部件的限制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收缩限制部件从限制位置离开时与支撑部件1200干渉,因此能够实现顺畅的转动。

根据方案4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2或方案3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在未牵拉限制工作缆线1300时,收缩限制部件1100向非限制位置移动,由此能够防止收缩限制部件向限制位置移动而无法进行车高调节。

另外,收缩限制部件1100在未进入滑动侧的前端部与固定侧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转动,由此防止损伤缸部。

根据方案5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2或方案3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以外,使缸部的活塞伸长至预定以上,若未处于预定以上的车高,则无法使收缩限制部件移动至限制位置,因此防止因误操作而成为车高无法变更的状态,实现栽种深度的稳定并且防止机身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蔬菜移植机的左侧视图。

图2是蔬菜移植机的俯视图。

图3是蔬菜移植机的车高调节机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车高维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表示车高维持装置的在限制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俯视图。

图6是表示车高维持装置的在限制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左侧视图。

图7是表示车高维持装置的在限制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后视图。

图8是表示车高维持装置的在非限制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概略后视图。

图中:

22—苗收放体,38—行驶用传动箱,42—栽种装置,44—行驶装置(后轮),100—车高调节机构,110—升降用液压缸,111—活塞,112—缸基部,120—车高调节臂,140—水平控制缸,150—空间部,1000—车高维持装置,1100—收缩限制部件,1110—限制板部件,1200—支撑部件,1260—施力部件,1300—限制工作缆线,1400—限制解除弹簧,2000—第二车高维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移植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移植机的一例而表示移植洋葱苗等的苗移植机1的侧视图,图2是苗移植机1的俯视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配置操作手柄47的一侧设为后、将其相反侧、即配置发动机41的一侧设为前。并且,朝向机身前侧将右手侧设为右、将左手侧设为左。

苗移植机1具备:能够使机身前进行驶的行驶车体40;设于行驶车体40的后部的歩行操作用的操作手柄47;在农田中栽种秧苗的栽种装置42;以及向栽种装置42供给秧苗的苗供给装置43。

另外,设置有供作业者搭乘并向苗供给装置43进行秧苗的补充作业的作业者用座椅46。

此外,栽种装置42具备第一栽种器具20a和第二栽种器具20b,构成为,第一栽种器具20a和第二栽种器具20b利用来自栽种传动箱26内的动力经由上下运动机构21而反复进行上下运动。

另外,苗供给装置43具备从上方接受由作业者补充的秧苗并收放到内侧的多个杯状的苗收放体22,构成为,这些多个苗收放体22在俯视时以大致椭圆状配置,并且能够转圈移动。

由此,是如下结构:在各栽种器具的上方位置,苗收放体22的底部敞开而秧苗向栽种器具中落下,各栽种器具将落下来的秧苗依次栽种在农田中。

另外,操作手柄47设置在将前端部固定于变速箱39的机身框架19的后端部。

另外,在各栽种器具20a、20b的后方左右两侧附近位置设置左右一对的覆土压地轮37。

行驶车体40具备:发动机41;传递发动机41的动力而驱动旋转的作为左右一对行驶装置的后轮44;以及滚动自如地支撑于后轮44的前方的左右一对的前轮45。

在发动机41的后侧配置变速箱39。变速箱39具有从其左侧部向发动机41的左侧方延伸的箱部分,并将该箱部分与发动机41的左侧部连结。成为发动机41的输出轴进入该箱部分并向变速箱39内的传动机构传递动力的结构。

在变速箱39的左右两侧部,转动自如地安装有前后较长的传动箱38的前部。具体而言,在传动箱38的前部的机身内侧部设置能够与传动箱38一体转动地转动的大致圆筒形状的行驶伸缩箱11,通过将该行驶伸缩箱11转动自如地安装于变速箱39的左右两侧部,来与变速箱39的左右两侧部对应地转动自如地安装传动箱38。并且,在向该传动箱38的后部侧方突出的后轮车轴12装配有后轮44。

从变速箱39向左右两外侧方伸出的车轮驱动轴10的前端进入传动箱38的前部的转动轴心位置,经过变速箱39内的行驶变速传动部的行驶用的动力传递至传动箱38内的传动机构。并且,做成如下结构:行驶用的动力经由传动箱38内的传动机构传动至传动箱38的后端车轴12,从而驱动后轮44旋转的结构。

此外,做成如下结构:通过设置在变速箱39内的左右各自的侧离合器(未图示),来断开左右的各后轮44的驱动。因此,在使机身回转时,能够使比侧离合器靠回转内侧的左右一方的后轮44处于非驱动状态而顺畅地回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苗移植机1中,以传动箱38的前部侧为转动支点设置使后轮44上下的车高调节机构100(参照图3)。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车高调节机构100的平面示意图。

车高调节机构100的具体的结构如下。在传动箱38的向变速箱39的连结部即行驶伸缩箱11的外周部一体地装配有向上方延伸的升降用臂13。另外,左右一对升降用臂13经由连结杆等而与车高调节臂120的左右两侧部连结。另外,在车高调节臂120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安装有升降用液压缸110的升降缸杆111的前端部,升降用液压缸110的升降缸基部112的前端部112a侧固定于变速箱39。

如图3所示,右侧的升降用臂13经由连结杆130而与车高调节臂120的右侧端部120r连结,另外,左侧的升降用臂13与机身的倾斜对应地经由能够伸缩工作的水平控制缸140而与车高调节臂120的左侧端部120l连结。

此外,在车高调节臂120的左侧端部120l安装有水平控制缸140的左右水平控制缸杆141的前端部,水平控制缸140的左右水平控制缸基部142的前端部侧与左侧的升降用臂13连结。

通过操作升降操作杆16(参照图1),若升降用液压缸110工作并使该升降缸杆111向机身后方突出,则左右的升降用臂13向后方转动,伴随于此,左右的传动箱38以车轮驱动轴10为转动轴心而向下方转动,机身上升。相反地,若升降用液压缸110的升降缸杆111向机身前方移动而被拉入缸基部112内,则左右的升降用臂13向前方转动,伴随于此,左右的传动箱38以车轮驱动轴10为转动轴心而向上方转动,机身下降。

由此,作业者能够将车高调节为所期望的高度。

另外,设置有车高维持装置1000,该车高维持装置1000构成为,在作业者操作升降操作杆16(参照图1)而将车高调节到最大限度上升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操作液压锁定杆17(参照图1)而定位于“固定”侧,来防止调节到最大限度上升的位置的车高随时间经过而向变低的方向变化。对于车高维持装置1000将于后文叙述。

另外,该升降用液压缸110除了基于作业者进行的升降操作杆16的操作而动作以外,还通过与垄面接触而伴随机身与垄面的上下间隔的变动而动作的传感器板14(参照图1)来工作。传感器板14的动作成为检测以机身的位置为基准的垄上表面高度的动作,升降用液压缸110基于该传感器板14的检测动作,以与垄上表面高度对应地设定机身高度的结构进行工作。

另外,若水平控制缸140进行伸缩工作,则与该水平控制缸140连结的左侧的升降用臂13转动,并仅使左侧的后轮44上下运动,从而使机身向左右倾斜。该水平控制缸140做成如下结构:基于以左右水平为基准检测机身的左右倾斜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工作,在倾斜地域,使机身处于左右水平。

以下,主要使用图4~图8进一步对本实施方式的车高维持装置1000进行说明。

即,车高维持装置1000主要如图4所示,具备:

(1)收缩限制部件1100(参照图4),其在车高在通过升降操作杆16的操作而调节到最大限度上升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操作液压锁定杆17,而进入空间部150(参照图3)来限制升降缸杆111的收缩,上述空间部150是产生于升降缸基部112的基部主体112b与后端部112c的台阶部112d(参照图3)、和保持配置于升降缸杆111的前端侧与车高调节臂120之间的弹簧121的弹簧架113(参照图3、图5)之间的空间部(参照图3);以及

(2)支撑部件1200(参照图4),其固定于升降缸基部112的基部主体112b的上表面部,能够转动地支撑收缩限制部件1100,进行进入空间部150的“限制位置”和从该空间部150离开的“非限制位置”的切换。

另外,收缩限制部件1100如图4等所示,具备:

(1)限制板部件1110,其成形为大致コ字形状,并构成为能够插入到在车高通过升降操作杆16的操作而调节到最大限度上升的位置的状态下产生的上述空间部150;以及

(2)转动支撑臂1120,其一端部1120a焊接固定于限制板部件1110的前侧左侧面并且另一端部1120b固定于支撑部件1200的转动轴部1210,支撑限制板部件1110的向上下方向的转动。

另外,在限制板部件1110的后端缘部1110b焊接固定有弹簧架抵接部件1111,该弹簧架抵接部件1111为大致圆弧状的部件,构成为在收缩限制部件1100位于“限制位置”时,能够与弹簧架113的前端缘部113a(参照图3、图5)抵接。

另外,设有转动限位部件1112,该转动限位部件1112是焊接固定于限制板部件1110的前端缘部1110a的附近的内壁面并朝向下方突出的板状部件,在收缩限制部件1100朝向“限制位置”转动了时,该板状部件的下端缘部1112a与升降缸基部112的后端部112c的外周部上表面抵接,由此防止限制板部件1110向空间部150的过度进入。

此外,转动限位部件1112的下端缘部1112a以沿升降缸基部112的后端部112c的外周部上表面的曲面形状的方式,形成为向上侧凹下的大致圆弧状。

这样,设于限制板部件1110的前端缘部1110a的附近的内壁面的转动限位部件1112防止限制板部件1110向空间部150的过度进入,因此能够防止限制板部件1110被强有力地推压到升降缸杆111等而使升降缸杆111损伤或者破损。

另外,支撑部件1200如图4等所示,具备:

(1)转动轴部1210,其后端部1210b焊接固定于收缩限制部件1100的转动支撑臂1120的另一端部1120b,前端部1210a侧贯通插入于圆筒状的轴套部1220并保持为能够转动;以及

(2)承受板部件1250,其在一端侧(俯视时为左侧)贯通固定有轴套部1220,在另一端侧(俯视时为右侧)焊接固定有侧面观察时呈大致z形状的支撑部件固定撑杆1230,在焊接固定有轴套部1220的附近焊接固定有后述的固定限制工作缆线1300的外部电缆的前端部的外部承受部1240,限制板部件1110的前端缘部1110a能够抵接于背面部1251侧。

另外,支撑部件固定撑杆1230经由形成于其下部侧的下部板1231的左右一对的贯通孔而由紧固部件固定于升降缸基部112的基部主体112b的上表面部。另外,是如下结构:在支撑部件固定撑杆1230的上部侧的上部板1232经由形成于此的左右一对的贯通孔而由紧固部件固定踏板15。

另外,在转动轴部1210的后端部1210b侧的从轴套部1220露出的部分装配有施力部件1260,具有以始终向弹簧架113侧对限制板部件1110施力的方式,向后方侧押圧转动支撑臂1120的功能。

如上所述,通过做成始终向弹簧架113侧对限制板部件1110施力的结构,从而只要升降缸杆111随时间经过不收缩,限制板部件1110的前端缘部1110a就远离承受板部件1250的背面部1251。

因此,在作业者操作升降操作杆16而将车高调节到最大限度上升的位置之后,若将液压锁定杆17设定于“固定”位置,则即使限制板部件1110向“限制位置”转动,其前后方向的宽度也比上述空间部150(参照图3)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小,由于这样构成,从而防止限制板部件1110的前端缘部1110a与承受板部件1250的背面部1251干渉,并且也防止固定于限制板部件1110的后端缘部1110b的弹簧架抵接部件1111与弹簧架113干渉。

由此,通过作业者将液压锁定杆17从“解除”位置切换至“固定”位置,从而在限制板部件1110从非限制位置移动至限制位置时,能够防止与承受板部件1250、弹簧架113的干渉,能够实现顺畅的转动。另外,由于限制板部件1110以在空间部150的前后方向上具有间隙的状态进入限制位置,因此能够防止限制板部件1110与升降用液压缸110等干渉而破损等。

另外,在作业者将液压锁定杆17从“解除”位置切换至“固定”位置的情况下,在初期时刻,不会产生随时间经过产生的升降缸杆111的收缩,因此在限制板部件1110的前端缘部1110a与承受板部件1250的背面部1251之间具有间隙,而且在固定于限制板部件1110的后端缘部1110b的弹簧架抵接部件1111与弹簧架113之间也具有间隙。之后,随时间经过,产生升降缸杆111的收缩,由此最初固定于限制板部件1110的后端缘部1110b的弹簧架抵接部件1111与弹簧架113之间的间隙消失,之后,限制板部件1110一边与转动轴部1210的轴心平行地向前侧滑动移动并且向前方压缩施力部件1260,一边吸收限制板部件1110的前端缘部1110a与承受板部件1250的背面部1251之间的间隙。

另外,在作业者将液压锁定杆17从“固定”位置切换至“解除”位置时,事前操作升降操作杆16将车高调节到最大限度上升的位置,之后,将液压锁定杆17切换至“解除”位置,因此随时间经过产生的升降缸杆111的收缩被消除,在限制板部件1110远离限制位置时,能够防止与承受板部件1250、弹簧架113的干渉,能够实现顺畅的转动。

另外,若基本上不将车高设定为大致最大限度的高度,则限制板部件1110与除升降缸杆111以外的其它部件(例如弹簧121)抵接,因此无法使限制板部件1110向限制位置(空间部150)移动,因此例如在移植作业中,防止因作业者的液压锁定杆17的误操作而成为车高无法变更的状态,从而实现栽种深度的稳定,并且防止机身的破损。

另外,在背面观察时,将液压锁定杆17的动作传递至转动支撑臂1120的限制工作缆线1300以从比机身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靠左侧的下方朝向斜上方延伸并与转动支撑臂1120连结的方式,固定于外部承受部1240的下端部。

即,在外部承受部1240的下端部固定有限制工作缆线1300的外部电缆1310的前端部1310a,限制工作缆线1300的内部电缆1320的前端部1320a与转动支撑臂1120连结。另外,限制工作缆线1300的内部电缆1320的后端部(省略图示)连结于液压锁定杆17侧。

由此,通过作业者操作液压锁定杆17而设定于“固定”位置,从而若内部电缆1320被拉伸而成为牵拉状态,则转动支撑臂1120向背面观察时为顺时针方向(参照图4、图7中的将头a)转动,限制板部件1110向限制位置移动。此时,固定于限制板部件1110的内壁面的转动限位部件1112与升降缸基部112的后端部112c的外周部上表面抵接,由此防止限制板部件1110过度进入空间部150。

另外,利用在正面或背面观察时限制工作缆线1300从比机身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靠左侧的下方朝向斜上方延伸并与转动支撑臂1120连结的结构,能够进行在机身的左侧下部具有空间的区域中牵拉或返回的动作,因此防止限制工作缆线1300与其它构成部件、例如能够上下转动地配置在右侧下部的传感器板14、水平控制缸140的液压软管等干渉。

另外,在外部承受部1240的下端部与内部电缆1320的前端部1320a之间装配有限制解除弹簧1400,在通过作业者操作液压锁定杆17而将设定从“固定”位置变更为“解除”位置而内部电缆1320的牵拉状态被解除时,限制解除弹簧1400使转动支撑臂1120向背面观察时为逆时针方向(参照图4、图8中的箭头b)转动,使限制板部件1110从限制位置离开而向非限制位置移动(参照图4、图7、图8)。

由此,在内部电缆1320不处于牵拉状态时,限制板部件1110通过限制解除弹簧1400的复原力(伸长力)向非限制位置移动,由此能够防止限制板部件1110随意地向限制位置移动而无法调节车高。

根据以上结构,车高维持装置1000通过限制车高调节机构100的升降用液压缸110的动作,能够防止例如长时间不进行作业时因机身自重的影响(由于升降液压缸的漏油等)而使车高调节机构的升降用液压缸110工作而向车高下降的方向变化,从而防止泥土附着在栽种器具(参照图1的符号20a、20b)的前端部而进入土中的深度改变、栽种深度混乱、栽种器具的前端部持续与仓库的地面接触而变形的情况等。

此外,对栽种洋葱的秧苗等来作为移植对象物的移植机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移植对象物也可以是生菜等蔬菜苗、或者种薯等。

另外,作为行驶装置的一例,对使用了左右一对驱动车轮即后轮44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做成使用了左右一对履带装置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植机,具有能够防止车高随时间经过产生的变化之类的效果,作为蔬菜移植机等而有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