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斛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5718发布日期:2020-10-09 21: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第三支撑杆(3)和第四支撑杆(4);

连接件包括主连接杆(5)、第一侧连接杆(6)和第二侧连接杆(7),第一侧连接杆(6)、第二侧连接杆(7)相对布置在主连接杆(5)两侧且第一侧连接杆(6)、第二侧连接杆(7)均与主连接杆(5)连接,第一侧连接杆(6)、第二侧连接杆(7)之间呈预定角度;主连接杆(5)两端分别设有自其端面向其内部延伸的第一连接腔、第二连接腔,第一连接腔、第二连接腔的中轴线重合,第一连接腔内安装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连接片(8),第二连接腔内安装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连接片(9);第一侧连接杆(6)远离主连接杆(5)一端设有自其端面向其内部延伸的第三连接腔,第三连接腔内安装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三连接片(10);第二侧连接杆(7)远离主连接杆(5)一端设有自其端面向其内部延伸的第四连接腔,第四连接腔内安装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四连接片(11);

第一支撑杆(1)一端插接在第一连接腔内并与两个第一连接片(8)可拆卸卡接;第二支撑杆(2)一端插接在第二连接腔内并与两个第二连接片(9)可拆卸卡接;第三支撑杆(3)一端插接在第三连接腔内并与两个第三连接片(10)可拆卸卡接;第四支撑杆(4)一端插接在第四连接腔内并与两个第四连接片(11)可拆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片(8)焊接在第一连接腔内壁上,第一连接片(8)开设有第一条槽(12)以及多个与第一条槽(12)连通的第一卡槽(13),多个第一卡槽(13)沿第一条槽(12)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一支撑杆(1)两侧与两个第一连接片(8)相对应位置均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卡头(14),多个第一卡头(14)均可插入第一条槽(12)内并可分别卡入多个第一卡槽(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第一条槽(12)、第一卡槽(13)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一缓冲垫(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片(9)焊接在第二连接腔内壁上,第二连接片(9)开设有第二条槽(16)以及多个与第二条槽(16)连通的第二卡槽(17),多个第二卡槽(17)沿第二条槽(16)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二支撑杆(2)两侧与两个第二连接片(9)相对应位置均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卡头(18),多个第二卡头(18)均可插入第二条槽(16)内并可分别卡入多个第二卡槽(17)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第二条槽(16)、第二卡槽(17)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二缓冲垫(19)。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片(10)焊接在第三连接腔内壁上,第三连接片(10)开设有第三条槽(20)以及多个与第三条槽(20)连通的第三卡槽(21),多个第三卡槽(21)沿第三条槽(20)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三支撑杆(3)两侧与两个第三连接片(10)相对应位置均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三卡头(22),多个第三卡头(22)均可插入第三条槽(20)内并可分别卡入多个第三卡槽(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第三条槽(20)、第三卡槽(21)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三缓冲垫(23)。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第四连接片(11)焊接在第四连接腔内壁上,第四连接片(11)开设有第四条槽(24)以及多个与第四条槽(24)连通的第四卡槽(25),多个第四卡槽(25)沿第四条槽(24)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第四支撑杆(4)两侧与两个第四连接片(11)相对应位置均间隔布置有多个第四卡头(26),多个第四卡头(26)均可插入第四条槽(24)内并可分别卡入多个第四卡槽(25)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第四条槽(24)、第四卡槽(25)内侧面上均设有第四缓冲垫(27)。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石斛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第一侧连接杆(6)、第二侧连接杆(7)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石斛种植大棚,包括连接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连接件包括主连接杆、第一侧连接杆和第二侧连接杆,第一侧连接杆、第二侧连接杆相对布置在主连接杆两侧且第一侧连接杆、第二侧连接杆均与主连接杆连接;第一支撑杆一端插接在第一连接腔内并与两个第一连接片可拆卸卡接;第二支撑杆一端插接在第二连接腔内并与两个第二连接片可拆卸卡接;第三支撑杆一端插接在第三连接腔内并与两个第三连接片可拆卸卡接;第四支撑杆一端插接在第四连接腔内并与两个第四连接片可拆卸卡接。本发明方便拆装,便于维护,并且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与连接件连接牢固可靠,安全性能高。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皖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7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