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6534发布日期:2020-10-31 11: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禾本科低矮植物中一种或多种的植物种子或种苗均匀铺在预生产的植物复合材料定型的造型容器内;

s2、将棉、麻、化纤类的单一或几种混纺加工的单层布放在步骤s1的造型容器内的植物种子或种苗上,向造型容器内喷施促进植物发芽生长的营养液,之后分多次喷洒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植物营养液让植物根部生长;

s3、观察步骤s2的造型容器内植物的根系生长至与单层布紧密交织后,将植物和单层布整体从造型容器中取出得到植物布料雏形,再在造型容器中放一层棉、麻、化纤类的单一或几种混纺加工的单层布,然后把取出的植物布料雏形放进造型容器中并将植物布料雏形与底部已经铺好的单层布边角拉紧固定并使植物布料雏形位于单层布上方且植物布料雏形与单层布之间保持8mm到20mm的间距,再向造型容器分多次喷洒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植物营养液让植物根部继续生长;

s4、观察步骤s3的造型容器内植物的根系生长至与造型容器底部的单层布紧密交织后,将植物上面的茎叶修剪整齐得到半成品植物复合材料,将半成品植物复合材料整张取出并用清水清洗,再将半成品植物复合材料根据最终产品需要的厚度压缩定型并放置于阳光下晒干或在55摄氏度-65摄氏度的烤箱中烤干,最后对定型的半成品植物复合材料上光、润色及修饰得到成品植物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禾本科低矮植物为狗牙根、牛筋草、狗尾草、荩草、巴根草和稻谷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喷施生根剂液体后让植物生长,再喷施氮、磷、钾、沼气池反应后的过滤液中多种含植物养分的稀释液体,每隔4到6小时喷施一次养分,并且每天喷施一次低浓度植物生长促进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生长促进剂为赤霉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喷施氮、磷、钾、沼气池反应后的过滤液中多种含植物养分的稀释液体,每隔4到6小时喷施一次养分,并且每天喷施一次低浓度植物生长促进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s3中的造型容器均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的透明或可启闭的观察窗口观察造型容器内植物根系与单层布的交织状况。

7.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6生产工艺生产的植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复合材料包括第一单层布、第二单层布和禾本科低矮植物根系层,所述禾本科低矮植物根系层的根系交织穿过缠绕于间隔设置的第一单层布和第二单层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层布和第二单层布均是由棉、麻、化纤类的单一或几种混纺加工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面料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有新意、利用天然植物进行低成本制作而成、环保无污染的植物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禾本科低矮植物中一种或多种的植物种子或种苗均匀铺在的造型容器内;S2棉、麻、化纤类的单一或几种混纺加工的单层布放在步骤S1的造型容器的植物种子或种苗上;S3把植物布料雏形放进造型容器中并将植物布料雏形与底部已经铺好的单层布边角拉紧固定并使植物布料雏形位于单层布上方且植物布料雏形与单层布之间保持8mm到20mm间距;S4将半成品植物布料根据最终产品需要的厚度压缩定型并放置于阳光下晒干或在55摄氏度‑65摄氏度的烤箱中烤干,再上光、润色及修饰得到成品植物布料。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团;刘伦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良团
技术研发日:2020.07.08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