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栽机移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5559发布日期:2020-10-13 09:2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栽机移箱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栽机移箱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稻秧苗育秧大多采用秧箱盘进行,其具有节约种子、农药、肥料和水资源,可实现密插稀植,秧苗光合作用好,减轻病虫害,有利于水稻的增产丰收,因此被广泛推广应用。育秧完成后,秧苗纵横排列规则在秧箱盘中,现有技术的秧箱盘大多采用聚苯乙烯制成,其容易破碎,不便于回收利用,因而会浪费大量的秧箱盘以及相应原材料。另外,插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直接采用栽植臂进行取秧插秧的结构,另一种是使用取秧臂进行取秧,然后使用拨打臂将秧苗栽植到稻田中;前者要求的取秧精度较高,且容易出现夹秧以及秧苗脱落等问题,因而需要再次人工补苗等方式,而后者对取秧的高度要求比较严格以便于拨打臂能敲击到秧苗的根部位置。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也采用钵形毯状秧苗,其要求插秧机取苗准确性也较高。

现有技术中的秧苗插秧机,移箱机构以及秧箱进给采用与插秧机构一体的动力机构,通过移栽机机架上设置的主动力箱进行动力传递,秧箱进给时皆采用皮带式输送机构对秧箱或毯状秧苗实现进给,即采用输送皮带通过摩擦带动其进给,其进给的位置以及距离难以精确控制,因而未能保证取苗的准确性,容易造成秧苗栽植过程中大量的缺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栽机移箱定位装置,使用该移栽机移箱定位装置能对秧盘实现精确进给,从而保证取秧臂进行精确取秧,以保证栽植成活率;并且能对秧箱进行自前向后的输送,实现秧箱的重复利用,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移栽机移箱定位装置,包括连接在移栽机机架上且自上而下倾斜向前设置的秧箱托架,秧箱托架的下部转动连接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秧箱主动轴和秧箱从动轴,移栽机机架上连接有与动力机连接的主驱动箱,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主驱动箱内转动连接有由动力机动力驱动的主驱动轴,主驱动箱内滑动连接有能实现往复运动且能转动的移箱动力轴,所述秧箱托架连接在移箱动力轴上,移箱动力轴通过改向动力机构与主驱动轴动力连接且所述移箱动力轴移动到主驱动箱两端时转动一定角度,所述移箱动力轴通过进箱保持机构驱使秧箱主动轴间歇转动。

所述改向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主驱动箱且与主驱动轴动力连接的中传驱动轴,中传驱动轴上设有相位相反且两端圆滑连接的两段螺旋槽,所述移箱动力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上装有套装在中传驱动轴上的驱动滑套,驱动滑套内装有嵌入螺旋槽中的滚珠。

所述进箱保持机构包括连接在移箱动力轴上的驱动摆臂,所述秧箱主动轴上连接有联动的驱动棘爪、驱动棘轮、保持棘爪以及保持棘轮,驱动摆臂通过联动机构驱使棘轮转动以带动秧箱主动轴转动。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秧箱主动轴上的支撑板,秧箱主动轴上转动连接有由驱动摆臂驱动的进箱推拉臂,所述驱动棘爪铰接在进箱推拉臂上,所述保持棘爪通过销轴连接在移箱托架上且保持棘爪与移箱托架之间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进箱推拉臂上连接有能驱使保持棘爪摆动的驱动压辊。

所述进行推拉臂上装有气动缓冲弹簧。

所述秧箱主动轴和秧箱从动轴上装有箱体移动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秧箱放置在秧箱托架前部,驱使秧箱主动轴间歇动作,从而带动秧箱间隙进给一定距离,用于设置了上述移箱驱动柱以及通过上述结构的间歇驱动装置,因而能精确实现秧箱的进给,从而保证了保证取秧臂进行精确取秧,以保证栽植成活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实现秧箱的精确进给,具有进给精度高、便于取秧臂精确取秧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安装在插秧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秧箱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主驱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进箱保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a-a线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6中b-b线的剖视图;

图9为秧箱的剖视图;

图10为移箱驱动柱与秧箱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栽机移箱定位装置,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的横向指的是图1中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纵向指的是图1中纸面的左右方向,纵向的左侧为该机的前部,并且,下述的连接以及安装可以理解为直接连接,也可以理解为间接连接,间接连接的意思是指可以通过中间部件进行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安装。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移栽机移箱定位装置连接在插秧机上,插秧机包括移栽机机架1,移栽机机架1上连接有动力机,并且移栽机机架上装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移栽机机架1上还装有船板以及取秧臂、拨打臂,该取秧臂、拨打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相应结构,在此不详细描述。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该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其包括连接在移栽机机架1上且自上而下倾斜向前设置的秧箱托架30,秧箱托架30可以横向滑移,秧箱托架30的下部转动连接有上下间隔设置的秧箱主动轴31和秧箱从动轴32,所述秧箱主动轴31和秧箱从动轴32的两端对应连接有秧箱驱动链轮33,秧箱主动轴31和秧箱从动轴32上相对应的两个秧箱驱动链轮33上装有秧箱链条34,秧箱链条34的一段位于移箱托架的前部、另一段位于移箱托架的后部,两端的秧箱链条34之间装有间隔设置且横向分布的多根秧箱驱动柱35,所述秧盘托架30的前表面装有压秧盘架36、后表面装有秧盘导流装置,所述秧箱主动轴31由间歇驱动装置动力驱动,通过间隙驱动装置的动力驱动,从而使移箱驱动柱35间隔一段时间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带动秧箱进给,结合附图7和附图8所示,可以看出该移箱驱动柱35可以带动秧箱移动。

参照图2至图5所示,所述间歇驱动装置包括连接在移栽机机架1上的主驱动箱37,主驱动箱37内转动连接有由动力机动力驱动的主驱动轴38,主驱动箱37内滑动连接有能实现往复运动且能转动的移箱动力轴39,所述秧箱托架30连接在移箱动力轴39上,移箱动力轴39通过改向动力机构与主驱动轴38动力连接且所述移箱动力轴39移动到主驱动箱37两端时转动一定角度,所述移箱动力轴39通过进箱保持机构驱使秧箱主动轴31间歇转动。所述改向动力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主驱动箱37且与主驱动轴38动力连接的中传驱动轴40,中传驱动轴40上设有相位相反且两端圆滑连接的两段螺旋槽,所述移箱动力轴39上固定连接有驱动块41,所述驱动块41上装有套装在中传驱动轴40上的驱动滑套42,驱动滑套42内装有嵌入螺旋槽中的滚珠,从附图中明显看出,主驱动轴38转动时,由于上述滚珠以及螺旋槽的结构设置,可以使移箱动力轴39沿中传驱动轴40滑移,从而带动移箱托架30进行横向滑移,可以实现秧盘的一横向多个凹坑中的秧苗中的插秧工作,当移动到端点时,移箱动力轴39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秧箱主动轴31转动一定角度,带动秧盘进给。

参照图2至图8所示,所述进箱保持机构包括连接在移箱动力轴39上的驱动摆臂43,所述秧箱主动轴31上连接有联动的驱动棘爪44、驱动棘轮45、保持棘爪46以及保持棘轮47,驱动摆臂43通过联动机构驱使棘轮转动以带动秧箱主动轴转动,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秧箱主动轴31上的支撑板,秧箱主动轴31上转动连接有由驱动摆臂43驱动的进箱推拉臂49,所述驱动棘爪44铰接在进箱推拉臂49上,所述保持棘爪46通过销轴连接在移箱托架30上且保持棘爪与移箱托架之间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进箱推拉臂49上连接有能驱使保持棘爪46摆动的驱动压辊50,当移箱动力轴39转动一定角度时,通过驱动摆臂43带动连动杆,连动杆带动进箱推拉臂49摆动一定角度,驱动棘爪44连接在进箱推拉臂49上,进箱推拉臂49带动驱动棘爪44前进,推动驱动棘轮45转动,同时驱动压辊50连接在进箱推拉臂49上,进箱推拉臂49旋转带动驱动压辊50挤压,驱动压辊50挤压解锁保持棘爪46,同时驱动压辊50挤压,带动保持棘爪46正时针自转,正时针自转一定角度后,保持棘爪上方棘爪勾到保持棘轮47实现精确定位,进箱推拉臂49上还装有限位板56,在动作发生时限位板56使驱动棘爪前进以后对驱动棘爪进行限位,保证驱动棘爪回到初始位置。驱动摆臂43复位,驱动压辊50复位,驱动压辊50复位压迫保持棘爪46逆时针自转,保持棘爪46的下方棘爪再一次勾到保持棘轮47,实现棘轮锁死,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实现连续的间歇运动,使秧箱每次移动一定距离,保证秧苗的夹取准确率。

参考图2至图6所示,所述秧盘导流装置包括连接在移箱托架30底部且呈弧形设置的拢箱帘52,所述拢箱帘52与移箱托架30之间的空间为秧箱通过空间,所述移箱托架30的后表面上装有能承托秧箱的导引架53,所述移箱托架30的后表面还连接有剥离轴54,剥离轴54上连接有能撑开秧箱以防止秧箱再次卷入的剥离轮55。所述移箱托架30的前表面装有张紧轴56,张紧轴56上连接有能随秧箱驱动柱35转动且能顶靠秧箱的多个张紧顶轮57。所述张紧顶轮57包括连接在张紧轴上的轮体,轮体上均匀环布有多道突起,相邻两凸起之间形成供秧箱驱动柱35伸入的凹槽。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发明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