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北寒旱区草莓种苗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83083发布日期:2020-12-22 13:4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苗木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西北寒旱区草莓种苗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属于蔷薇科植物,因其果肉营养价值高、鲜嫩多汁、香味浓郁而深受消费者青睐。草莓种植周期短,结果早,经济效益高,已成为设施园艺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

草莓种植时,需要适宜的温湿度,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否则其产量和果实品质会大受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草莓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种苗繁育率低、种苗质量差、连作障碍严重,这也是西北寒旱区草莓种苗质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草莓种苗繁育中提高繁育率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大量地面浇水结合多次叶面喷水以保持足够的土壤和空气湿度,但这种方法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费时费工且水量丰欠不均、病菌随流水传播速度快,二是需水量大,浪费资源,三是大量浇水易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温度过低而影响匍匐茎生长。而传统栽培中解决连作障碍问题则通常采用化学农药处理土壤,极易造成农药残留、作物药害、产生抗药性,且污染环境。因此,研究出省工、节水、增温抑蒸以缩短缓苗时间、安全高效缓解连作障碍的移栽保苗方法,对于西北寒旱区草莓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西北寒旱区草莓种苗繁育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西北寒旱区草莓种苗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

选择土壤疏松,采光良好的土地,对土壤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在7、8月份高温期,将十字花科尾菜的碎块组织均匀铺于地表,将有机肥发酵剂均匀喷于尾菜渣表面,潜耕5~10cm与土壤混匀,浇足水后覆盖地膜,发酵30~40天后揭除地膜,翻耕并充分透气散湿3~5天;然后施肥;

(2)起垄

施肥后翻地混匀土肥,耙细耱平地面后根据地块起垄,垄宽1.8m,高10cm,沟宽30cm,垄面铺设3道孔距20cm的滴灌带;

(3)种苗处理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第三代脱毒种苗,,定植前进行浸根处理;

(4)种苗定植

9月下旬至10月初定植,定植前3天滴灌浇透水洇垄,定植时摘除老叶和花序,双行“品”字形定植,植株弓背朝沟,株行距40×160cm,定植时遵循“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的原则,保持母株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每667m2定植1500株,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

(5)搭建拱棚

定植后及时搭建小拱棚进行保温保湿,促进母株成活,缩短缓苗期;

(6)病害预防

定植第2天用碧护20000~30000倍液+速克灵500倍液+白粉净750倍液+乙蒜素1500倍液叶面喷雾,定植3天后用凯津1500倍液+亮盾1500倍液+春雷霉素750倍液灌根,定植7天后用代森锰锌600~700倍液+望秋1500倍液灌根,灌根时要求每株药水不少于100ml;

(7)覆盖地膜

母株成活后撤除小拱棚,并在母株两侧覆盖地膜,地膜宽25~30cm,以保证适宜的湿度与温度,覆膜后立即破膜提苗;

(8)植株管理

匍匐茎抽生后及时梳理,当子苗有2片展开叶时,及时固定子苗进行压苗,以促进其扎根,压苗时要确保子苗的株行距不小于10cm;去除过密的匍匐茎以保证通风透光。

优选地,步骤(1)中,选择的草莓种植土地为前茬种植小麦、瓜类、豆类的土地。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尾菜碎块组织的用量为3.5~5kg/m2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有机肥发酵剂为天意em原露,用量为500~1000ml/1000m2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施肥采用优质腐熟有机肥8~10m3/667m2,npk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667m2,过磷酸钙40kg/667m2,随肥施入50%辛硫磷颗粒剂1kg/667m2,以防治地下害虫。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浸根采用阿米西达2000倍液+春雷霉素1000倍液+根罗500倍液,浸根不少于5~10分钟。

优选地,步骤(8)中,去除过密的匍匐茎时,每颗母株保留30~40株子苗,生产苗数量控制在45000~60000株/666.7m2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西北寒旱区的地理条件,在繁育草莓种苗时对土壤消毒采用尾菜碎块作为主要原料,消毒材料腐烂分解后能够提高土壤持水力、肥力、有机质含量、通透性等理化性质,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解决了传统栽培中土壤消毒以化学农药为主带来的问题。此外,尾菜为农业废弃物料,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对作物无药害、对环境无污染。

(2)本发明通过种苗定植后立即覆盖小拱棚、母株成活后及时覆盖地膜的方法,克服寒旱区温湿度的不足,可以保温保湿,明显缩短缓苗时间,实现节水抗旱,提高草莓种苗繁育率,经济效益好。

(3)本发明操作简便,无需专用农业机械,成本低、效果好,适宜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西北寒旱区草莓种苗繁育方法中,优先选择早熟、休眠程度浅、耐寒性强、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的草莓第三代脱毒种苗,如甘露、隋珠、天仙醉、红颜、章姬等。选择的种植土地优选前茬种植小麦、瓜类、豆类的土地。

实施例1

于2017年8月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设施农业创新园内进行,参试草莓品种为红颜,选择具有四片以上展开叶,根茎粗度1.2cm以上,根系发达,苗重20g以上,顶花芽分化完成,无病虫害的种苗;试验地面积360m2,前茬作物为豌豆,同时以传统保苗方法作对照。

(1)于2017年8月3日,处理区用甘蓝尾菜的碎块组织按3.5kg/m2均匀铺于地表,将天意em原露按500ml/1000m2用量均匀喷于尾菜碎块表面,潜耕5~10cm与土壤混匀,浇足水后覆盖地膜,发酵40天后揭除地膜,翻耕并透气散湿3天。

对照区采用多菌灵和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即传统的农药消毒。

(2)2017年9月17日试验地施优质腐熟有机肥8~10m3/666.7m2,npk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666.7m2,过磷酸钙40kg/666.7m2,50%辛硫磷颗粒剂1kg/667m2后翻地混匀土肥,耙细耱平地面后根据地块起垄,垄宽1.8cm,高10cm,沟宽30cm,垄面铺设3道孔距20cm的滴灌带。

(3)2017年9月25日定植,定植前采用阿米西达2000倍液+春雷霉素1000倍液+根罗500倍液浸根不少于5~10分钟;定植前3天滴灌浇透水洇垄,定植时摘除老叶和花序,双行“品”字形定植,植株弓背朝沟,株行距40×160cm,定植时遵循“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的原则,保持母株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每667m2定植1500株;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并搭建小拱棚,定植第2天用碧护20000~30000倍液+速克灵500倍液+白粉净750倍液+乙蒜素1500倍液叶面喷雾,定植3天后用凯津1500倍液+亮盾1500倍液+春雷霉素750倍液灌根,定植7天后用代森锰锌600~700倍液+望秋1500倍液灌根,灌根时要求每株药水不少于100ml。

(4)2017年10月15日揭开小拱棚,并在母株两侧覆盖地膜,地膜宽25~30cm,并立即破膜提苗;匍匐茎抽生后及时梳理,当子苗有2片展开叶时,及时固定子苗,进行压苗,以促进其扎根,压苗时要确保子苗的株行距不小于10cm;去除过密的匍匐茎以保证通风透光,一般每颗母株保留30~40株子苗,生产苗数量控制在45000~60000株/666.7m2,其余田间管理同常规生产。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甘蓝尾菜生物熏蒸处理土壤并搭建小拱棚、覆盖地膜后,草莓植株的保苗率达到了98.2%,而对照田的保苗率仅为68.7%,两者差异显著。对草莓种苗壮苗率进行调查发现,处理区种苗壮苗率为85.5%,而对照田种苗壮苗率为59.6%,差异显著;对草莓种苗繁殖率进行调查发现,处理区种苗繁殖率为1:42,对照田种苗繁殖率为1:36;经土样检测,处理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3%,比对照田提高了1.7%。

实施例2

于2018年8月5月在陇西菜籽进行,参试草莓品种为章姬,选择根茎粗度1.2cm以上,根系发达,苗重20g以上,顶花芽分化完成,无病虫害的种苗;试验地面积440m2,该土地前茬为冬小麦,同时以传统保苗方法作对照。

(1)于2018年8月5日,处理区用花椰尾菜的碎块组织按5kg/m2均匀铺于地表,将天意em原露按1000ml/1000m2用量均匀喷于尾菜碎块表面,潜耕5~10cm与土壤混匀,浇足水后覆盖地膜,扣棚膜,密封棚室,发酵30天后揭除地膜,翻耕并透气散湿5天。

对照区采用多菌灵和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即传统的农药消毒。

(2)2018年9月21日试验地施优质腐熟有机肥8~10m3/666.7m2,npk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666.7m2,过磷酸钙40kg/666.7m2,50%辛硫磷颗粒剂1kg/667m2后翻地混匀土肥,耙细耱平地面后根据地块起垄,垄宽1.8m,高10cm,沟宽30cm,垄面铺设3道孔距20cm的滴灌带。

(3)2018年9月26日定植,定植前采用阿米西达2000倍液+春雷霉素1000倍液+根罗500倍液浸根不少于5~10分钟;定植前3天滴灌浇透水洇垄,定植时摘除老叶和花序,双行“品”字形定植,植株弓背朝沟,株行距40×160cm,定植时遵循“浅不露根,深不埋心”的原则,保持母株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每667m2定植1500株;定植后立即浇定根水并搭建小拱棚,定植第2天用碧护20000~30000倍液+速克灵500倍液+白粉净750倍液+乙蒜素1500倍液叶面喷雾,定植3天后用凯津1500倍液+亮盾1500倍液+春雷霉素750倍液灌根,定植7天后用代森锰锌600~700倍液+望秋1500倍液灌根,灌根时要求每株药水不少于100ml。

(4)2018年10月17日揭开小拱棚,并在母株两侧覆盖地膜,地膜宽25~30cm,并立即破膜提苗;匍匐茎抽生后及时梳理,当子苗有2片展开叶时,及时固定子苗,进行压苗,以促进其扎根,压苗时要确保子苗的株行距不小于10cm;去除过密的匍匐茎以保证通风透光,一般每颗母株保留30~40株子苗,生产苗数量控制在45000~60000株/666.7m2,其余田间管理同常规生产。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花椰尾菜生物熏蒸处理土壤并覆盖地膜后,草莓植株的保苗率达到了96.5%,而对照田的保苗率仅为70.6%,两者差异显著。对草莓种苗壮苗率进行调查发现,处理区的种苗壮苗率为87.3%,而对照田种苗壮苗为62.1%,差异显著;对草莓种苗繁殖率进行调查发现,处理区种苗繁殖率为1:45,对照田种苗繁殖率为1:36;经土样检测,处理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9%,比对照田提高了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