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钱柳茶种子雾化催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7709发布日期:2021-04-09 20:2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钱柳茶种子雾化催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青钱柳茶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青钱柳茶种子雾化催芽装置。



背景技术:

青钱柳茶是用胡桃科植物青钱柳叶片采取茶炒而成,主要分为原叶茶和袋泡茶两种。其中,袋泡茶又分为添加成分的袋泡茶和青钱柳碎叶袋泡茶两种;

青钱柳茶在种植时,由于种子外壳比较坚硬,因此,需要将种子浸入腐蚀性液体内进行催芽,目前的浸泡方式种子长期待在液体内,在初期液体的腐蚀性对种子活性没有影响,当外壳逐渐松软时,腐蚀性液体便会对种子的活性造成影响,使得种子烧坏,同时完全浸入到液体内,种子得不到空气,影响发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青钱柳茶种子雾化催芽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青钱柳茶种子雾化催芽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底部设有加热板,所述炉体的侧壁对称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插入固定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同轴的药剂混合机构,所述药剂混合机构与气态药剂供给机构连通,所述限位管的内部插入有种子储存机构,所述药剂混合机构相对插入于种子储存机构的内部中线处;

所述药剂混合机构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药剂混合机构用以分散排出雾状药剂至种子储存机构内,所述驱动机构用以带动药剂混合机构转动,转动状态的所述药剂混合机构用以搅动种子储存机构内的种子。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管的内部为外端开口的罩体结构,所述药剂混合机构包括主导管、分管体、固定环,所述主导管转动贯穿限位管的内部中线处,所述主导管的外壁转动安装有多个分管体,转动状态的所述分管体嵌入于主导管内,各个所述分管体均置于限位管内,所述主导管的内端外伸于限位管,所述主导管的内端转动连通气态药剂供给机构,所述主导管用以将雾状药剂分散输出至各个分管体,所述主导管的外伸部分垂直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传动连接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导管的内部中线处开设有横向的中心孔,所述主导管的外壁开设有内凹的储存槽,所述分管体转动嵌入于储存槽的内部中部,所述储存槽的长度为分管体长度的两倍,所述储存槽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分管体的转轴部分设有转柱,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转柱转动贯穿固定板且伸入于凹槽内,所述转柱与固定板的连接处安装有扭簧,所述转柱的内端转动连通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背离转柱的另一端连通中心孔。

进一步的,所述种子储存机构包括储存筒和密封罩,所述储存筒的内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储存筒的内端旋装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中心处开设有供主导管贯穿的通孔,所述密封罩用以挤压分管体转动收入到储存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电机和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依次贴合穿过各个固定环,所述传动带的底端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气态药剂供给机构包括药液储存桶、输液管;所述药液储存桶的输出端安装有雾化泵,所述雾化泵的输出端连通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输出端伸入于炉体内,所述输液管的侧壁并联有多个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与主导管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雾化状态的药剂即可均匀分散在各个种子上,催芽速度又比较缓慢,与种子的生长周期相匹配,提高催芽效果,避免种子烧坏,同时种子能够与空气充分接触,保证发芽所需氧量;

2、整个催芽过程置于带有加热板的炉体内,能够实现恒温催芽,一方面能够达到种子的发芽最佳温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气态药剂过早液化。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青钱柳茶种子雾化催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限位管与种子储存筒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药剂混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药剂混合机构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密封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炉体;11、加热板;12、安装孔;2、驱动机构;21、转动电机;22、传动带;3、限位管;4、种子储存机构;41、储存筒;42、密封罩;421、通孔;5、药液储存桶;51、雾化泵;6、输液管;61、分流管;7、药剂混合机构;71、主导管;711、储存槽;7111、凹槽;7112、固定板;712、中心孔;72、分管体;721、转柱;722、扭簧;73、固定环;74、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青钱柳茶种子雾化催芽装置,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部底部设有加热板11,所述炉体1的侧壁对称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2,所述安装孔12的内部插入固定有限位管3,所述限位管3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同轴的药剂混合机构7,所述药剂混合机构7与气态药剂供给机构连通,所述限位管3的内部插入有种子储存机构4,所述药剂混合机构7相对插入于种子储存机构4的内部中线处;雾化状态的药剂能够更为充分的快速分散在各个种子上,提高催芽效果,并且整个催芽过程置于带有加热板的炉体内,能够实现恒温催芽,一方面能够达到种子的发芽最佳温度,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气态药剂过早液化;

将种子置于种子储存机构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和取下,便于操作,同时可分散加工大批量种子。

所述药剂混合机构7与驱动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药剂混合机构7用以分散排出雾状药剂至种子储存机构4内,所述驱动机构2用以带动药剂混合机构7转动,转动状态的所述药剂混合机构7用以搅动种子储存机构4内的种子。

如图2-图4所示,所述限位管3的内部为外端开口的罩体结构,所述药剂混合机构7包括主导管71、分管体72、固定环73,所述主导管71转动贯穿限位管3的内部中线处,所述主导管71的外壁转动安装有多个分管体72,转动状态的所述分管体72嵌入于主导管71内,各个所述分管体72均置于限位管3内,所述主导管71的内端外伸于限位管3,所述主导管71的内端转动连通气态药剂供给机构,所述主导管71用以将雾状药剂分散输出至各个分管体72,所述主导管71的外伸部分垂直设有固定环73,所述固定环73传动连接驱动机构;雾状的药剂可通过主导管、分管体散处,分管体可不断的搅动种子,同时使得药剂分散排出且深入到里层,提高药剂与种子的混合效果;转动状态的分管体,可在种子储存机构插入、取出时收起,保证种子储存机构的正常进出。

如图4所示,所述主导管71的内部中线处开设有横向的中心孔712,所述主导管71的外壁开设有内凹的储存槽711,所述分管体72转动嵌入于储存槽711的内部中部,所述储存槽711的长度为分管体72长度的两倍,分管体可在插入时向内转动收起,在取出时向外转动收起,推动力由种子储存机构施加;这样即可保证分管体能够置于种子储存机构内进行分散出气、搅拌种子的动作,又可保证种子储存机构的正常进出;

如图3所示,所述储存槽711的内壁开设有凹槽7111,所述分管体72的转轴部分设有转柱721,所述凹槽7111的内部设有固定板7112,所述转柱721转动贯穿固定板7112且伸入于凹槽7111内,所述转柱721与固定板7112的连接处安装有扭簧722,所述转柱721的内端转动连通导气管74,所述导气管74背离转柱721的另一端连通中心孔712;当分管体转动收起时,转柱会压缩扭簧,这样当种子储存机构离开时,扭簧即可带动分管体转动复位;中心孔内的雾状药剂可通过导气管、转柱排出至分管体。

如图5所示,所述种子储存机构4包括储存筒41和密封罩42,所述储存筒41的内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储存筒41的内端旋装密封罩42,所述密封罩42的中心处开设有供主导管71贯穿的通孔421,所述密封罩42用以挤压分管体72转动收入到储存槽711内;密封罩42能够封堵储存筒41,避免种子在混合过程中流出,密封罩也为施力结构,能够挤压分管体收入到储存槽内;通孔能够与主管体配合封堵,使得种子能够在储存筒41充分搅拌,有效的防止种子散出;同时通孔可保证储存筒能正常插入。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转动电机21和传动带22,所述传动带22依次贴合穿过各个固定环73,所述传动带22的底端连接转动电机21的输出端;转动电机能够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带动各个固定环同步转动,固定环能够带动主导管、分导管转动,使得分导管能够实现搅拌。

如图1所示,所述气态药剂供给机构包括药液储存桶5、输液管6;所述药液储存桶5的输出端安装有雾化泵51,所述雾化泵51的输出端连通输液管6,所述输液管6的输出端伸入于炉体1内,所述输液管6的侧壁并联有多个分流管61,所述分流管61与主导管71连通;药液储存桶内的药液通过雾化泵排出至输液管,然后再分散排出至分流管。

本发明在实施时,种子投放在储存筒41内,然后拧上密封罩42,然后再将各个种子储存机构4插入到对应的限位管3内;在插入过程具体的为:储存筒41与限位管3的内壁贴合,主导管71相对穿过通孔421,密封罩42在向内插入时,会挤压分管体72,使得分管体72收入到储存槽711内,当密封罩42与分管体72分离时,在扭簧722的带动下分管体72向外转动复位,如此插装直至种子储存机构4与限位管3的内部内端抵触,各个分管体72均置于储存筒41内;

药液储存桶5上雾化泵51,将雾化的药剂通过输液管6、分流管61分散排出至对应的主导管71,然后药剂通过中心孔712、导气管74、转柱721、分管体72排出,雾化后药剂与种子接触;转动电机21带动传动带22转,传动带22带动各个固定环73转动,固定环73带动主导管71、分管体72转动,分管体72即可搅拌种子,使得药剂与种子充分接触;

在雾化过程中,加热板11对炉体1进行加热,使得炉体1保持恒温状态,提高种子发芽效果;

待种子发芽完毕后,外抽种子储存机构4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