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4554发布日期:2021-03-12 10:4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体眼球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眼科操作精密,不能直接进行操作,需要利用离体的动物眼球进行眼科操作的训练,例如角膜缝线、玻璃体注射、前房穿刺等。眼球湿滑圆润难以固定,机械的固定会破坏眼球的正常形状,影响操作的准确性。另外,眼科手术操作复杂,根据操作需要调整眼睛的位置,如玻璃体注射要求避开角膜缘,需要调整角膜朝向。从而,需要一种能够保证眼球固定的同时还能够调整眼球方向的离体眼球固定装置。

现有的技术中,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眼球位置相对固定(角膜正面朝上),无法满足调整眼球朝向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眼球位置相对固定,无法调整眼球朝向的缺陷,提供一种离体眼球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离体眼球固定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顶面,所述顶面的材质为可伸展材料;

腔体,用于放置并固定离体眼球,所述腔体自所述顶面向下凹陷,至少部分所述腔体为硬质材料;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至所述腔体,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腔体倾斜。

在本方案中,由于顶面的材质为可伸展材料,腔体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时,腔体周围的顶面收缩或拉伸,使得腔体相对于壳体能够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固定于腔体内的眼球倾斜,实现了对眼球朝向的调整;另外,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整个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高度较低,能够与显微镜配合使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出所述壳体的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对应设置有螺纹。

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杆通过螺纹在侧壁面上旋进旋出,使得第一连接杆沿水平方向可左右移动,从而带动腔体左右倾斜。

优选地,所述离体眼球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至所述腔体,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腔体沿竖直方向移动。

在本方案中,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腔体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腔体附近的顶面被拉伸,腔体和附近顶面形成漏斗状结构,该漏斗状结构内可盛放液体,眼球置于液体中能够保持相对新鲜,从而避免角膜长期暴露于干燥的环境中出现损伤。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侧壁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卡位,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腔体,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卡位延伸出所述侧壁面,所述第二连接杆在多个所述卡位之间可切换。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第二连接杆在不同卡位之间切换,实现了腔体沿竖直方向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腔体的下方设置有隔断件,所述隔断件、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壳体的侧壁面之间形成用于存放冷却液的液体室。

在本方案中,液体室内的冷却液用于保持眼球的新鲜。

优选地,所述离体眼球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竖直设置,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腔体,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向下延伸,所述隔断的材质为可伸展材料,所述隔断件包覆所述固定杆的下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杆连接于所述腔体。

在本方案中,隔断件设置为可伸展材料,使得固定杆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较为方便地移动,从而带动腔体倾斜;隔断件包裹固定杆的下部,密封性好,避免液体室内的液体通过固定杆与隔断件的接触面漏出。

优选地,所述顶面开设有注水口,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注水口注入所述液体室。

优选地,所述腔体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壁面,所述气囊设置为充气后包覆部分所述离体眼球。

在本方案中,气囊充气后能够与眼球角膜缘下接触,从而很好的固定眼球,避免眼球在操作过程中滑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面为防滑材料。

在本方案中,壳体的底面设置为防滑材料,使得离体眼球固定装置在操作时不易滑动,增加了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可伸展材料为硅胶,所述硬质材料为塑料。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由于顶面的材质设置为可伸展材料,腔体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时,腔体周围的顶面收缩或拉伸,使得腔体相对于壳体能够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固定于腔体内的眼球倾斜,实现了对眼球朝向的调整;另外,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整个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高度较低,能够与显微镜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10

腔体20

第一驱动机构30

液体室40

固定杆50

顶面101

第一连接杆301

隔断件401

注水口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离体眼球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离体眼球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0、腔体20和第一驱动机构30,其中,壳体10具有顶面101,顶面101的材质为可伸展材料;腔体20用于放置并固定离体眼球,腔体20自顶面101向下凹陷,至少部分腔体20为硬质材料;第一驱动机构30连接至腔体20,第一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腔体20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顶面101的材质设置为可伸展材料,腔体20由第一驱动机构30驱动时,腔体20周围的顶面101收缩或拉伸,使得腔体20相对于壳体10能够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固定于腔体20内的眼球倾斜,实现了对眼球朝向的调整;另外,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整个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高度较低,能够与显微镜配合使用。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机构30包括第一连接杆301,第一连接杆301的一端连接于腔体20的底部,第一连接杆301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出壳体10的侧壁面,侧壁面上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连接杆301上对应设置有螺纹。其中,第一连接杆301通过螺纹在侧壁面上旋进旋出,使得第一连接杆301沿水平方向可左右移动,从而带动腔体20左右倾斜。具体地,第一连接杆301的末端设置有旋钮,方便操作人员旋转第一连接杆301。

离体眼球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连接至腔体20,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腔体20沿竖直方向移动。其中,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腔体20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腔体20附近的顶面101被拉伸,腔体20和附近顶面101形成漏斗状结构,该漏斗状结构内可盛放液体,眼球置于液体中能够保持相对新鲜,从而避免角膜长期暴露于干燥的环境中出现损伤。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驱动机构30共用第一连接杆301,壳体10的侧壁面沿竖直方向还设置有多个卡位,卡位内设置有内螺纹,一方面,第一连接杆301通过在卡位上旋进旋出,实现了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腔体20的倾斜;另一方面,第一连接杆301通过卡设于不同高度的卡位,实现了在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腔体20的竖直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连接杆301分别实现腔体20的倾斜与竖直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增加第二连接杆实现腔体20的竖直移动,具体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杆,侧壁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卡位,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连接于腔体20,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卡位延伸出侧壁面,第二连接杆在多个卡位之间可切换。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还可包括涡轮蜗杆机构和第三连接杆,涡轮蜗杆机构的蜗杆一端设置为固定连接于腔体20,涡轮与第三连接杆相配置,第三连接杆延伸出侧壁面,侧壁面设置有螺纹孔,第三连接杆上对应设置有螺纹,通过旋转第三连接杆,经涡轮变向,蜗杆竖直移动从而实现腔体20的竖直移动。

如图1所示,腔体20的下方设置有隔断件401,隔断件401、顶面101以及壳体10的侧壁面之间形成用于存放冷却液的液体室40。其中,液体室40内的冷却液用于保持眼球的新鲜。具体地,顶面101开设有注水口402,冷却液通过注水口402注入液体室40。

如图1所示,离体眼球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杆50,固定杆50竖直设置,固定杆50的顶端固定连接于腔体20,固定杆50的底端向下延伸,隔断的材质为可伸展材料,隔断件401包覆固定杆50的下部,第一驱动机构30通过固定杆50连接于腔体2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存在液体室40,第一驱动机构30无法直接连接于腔体20,第一驱动机构30通过固定杆50连接于腔体20;隔断件401设置为可伸展材料,使得固定杆50能够在第一驱动机构30的驱动下较为方便地移动,从而带动腔体20倾斜;隔断件401包裹固定杆50的下部,密封性好,避免液体室40内的液体通过固定杆50与隔断件401的接触面漏出。具体地,第一连接杆301和第二连接杆均固定连接于固定杆50的下部。

腔体20包括气囊,气囊设置于腔体20的内壁面,气囊设置为充气后包覆部分离体眼球。在本实施方式中,气囊充气后能够与眼球角膜缘下接触,从而很好的固定眼球,避免眼球在操作过程中滑动。具体地,气囊与眼球的接触面为粗糙面,从而增大气囊与眼球之间的摩擦力。具体地,气囊通过注射器向其充气。

壳体的底面为防滑材料,使得离体眼球固定装置在操作时不易滑动,增加了离体眼球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可伸展材料为硅胶,硬质材料为塑料。具体地,由于隔断件需要承载冷却液,用于隔断件的硅胶的硬度大于用于顶面的硅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文中另有说明。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