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参根段苗的培育方法及丹参的扩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463906发布日期:2022-04-02 02:3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丹参根段苗的培育方法及丹参的扩繁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丹参根段苗的培育方法及丹参的扩繁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丹参种植多采用种苗及根段繁殖,种苗繁殖即从丹参种子撒播至种苗挖取的过程,历时约210余天,且种苗繁殖丹参外观性状、产量及含量变异率较高,丹参单株产量变化幅度大,鲜重50g-800g/株,变异率约60%,且平均单株重约200g,亩产鲜重约1200kg,这严重制约了丹参的总产量;根段繁殖技术目前采用的是将大田收获的丹参作为繁殖材料,丹参鲜重的变异率仍然较高,依然保持在60%以上的变异率,也不利于丹参产量的提高。
3.传统丹参育苗采用种子繁殖,大田育苗,育苗环节复杂、育苗效果受降雨干旱天气影响严重,生产效率低;另丹参种植亦采用根段繁殖,丹参保苗率低,亩生产成本高,且丹参产量不稳定,最高产量在1200kg(鲜重)左右。
4.中国专利文献cn109717038a公开了一种丹参优质种苗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及处理:于1月采收时选取一年生的鲜根条作种,将根条剪截成3~4cm长的根段备用;(2)栽培基质的选择,选择混配好的育苗基质作栽培基质,所述育苗基质包含草炭灰土、腐殖土、珍珠岩和椰糠,其质量比为1-2:2-3:1-2:3-4,栽植时基质湿度控制为30~40%;(3)穴盘育苗:将混配好的育苗基质装到穴盘内,将处理好的根条按标记的上下竖插到穴盘里面,深度为离穴盘口2cm,覆土后放入塑料大棚内管理;(4)苗期管理:根条未发芽前,控制土壤湿度为20~50%,根据根条生长情况及土壤情况进行水肥管理,保证土壤湿度为30~50%,器件保持棚室内温度在10℃以上;(5)移栽:春季3月,露地土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将发芽的容器苗移栽到田间。该专利仅适用于南方丹参种植区,四川、云南等地;其采用穴盘育苗,在根段繁殖过程中需注意基质含水量的变化,且此方法666m2面积上仅可繁殖丹参根段苗20余万,其在1月进行丹参根段繁殖,3月进行移栽,其丹参根段芽及幼根较小。目前,还缺乏一种能够使得丹参的扩繁量得到显著改善的丹参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丹参扩繁时亩产量较低并且种质层次不齐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丹参根段苗及其培育方法及丹参的扩繁方法。采用本发明丹参根段苗的培育方法,进行丹参扩繁时,能够显著提高亩产量、且种植得到的丹参苗种的种质齐整。
6.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参根段苗的培育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8.将若干个丹参苗种的根条进行催芽,即得丹参根段苗;
9.每一所述丹参苗种的鲜重为300g以上;
10.所述催芽的起始时间为12月中旬;
11.所述催芽在15~20℃的大棚中进行。
12.本发明中,所述丹参根段苗的培育方法主要是针对12月至次年2月的环境气温在-3~10℃的地区,且12月整月的环境气温较佳地在-3~-1℃,例如-2℃。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具有该环境气温的地区一般为北方,具体例如山东省临沂市。所述丹参根段苗的培育方法并不适用于环境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
13.本发明中,本领技术人员根据所述丹参根段苗的培育方法所适用的地区可知,所述的丹参苗种的产地一般也为12月至次年2月的环境气温为-3~10℃,且所述12月的环境气温为-3~-1℃的地区,例如北方,具体例如山东省临沂市。
14.本发明中,所述丹参苗种的鲜重可为本领域常规理解的含义,一般是指从土壤中直接取出的丹参苗种除去泥土后的质量。
15.本发明中,所述丹参苗种的鲜重较佳地为300~800g,例如400g、500g或600g。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所述丹参苗种的鲜重最大值一般在800g。在进行本发明的培育方法时,选择所述丹参苗种一般在百株以上,较佳地为100~400株,例如300株。本发明中,所述的鲜重一般是范围值,例如300~400g、400~500g或500~600g。
16.本发明中,同一批丹参根段苗的培育中,若干个所述丹参苗种的平均鲜重较佳地在300g以上。
17.本发明中,每一所述丹参苗种的鲜重的差值绝对值较佳地在50~100g。
18.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每一所述丹参苗种一般可截成15~25个所述的根条,再通过催芽和播种,每一所述丹参苗种可繁殖成30~60株新的丹参苗种。
19.本发明中,所述根条的选择可为本领域常规,所述根条的长度可为4~5cm。所述根条的直径可为3~8mm。
20.本发明中,所述12月中旬可为本领域常规理解的含义,一般是指12月中11日~20日的时间段。
21.本发明中,所述催芽的起始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理解的含义,一般是指将所述丹参苗种的根条放入所述大棚中开始培育的时间。本发明中,所述催芽的截止时间可为3月上旬、中旬或下旬,显著缩短了催芽的时间。
22.本发明中,所述的大棚可为本领域常规,能够使得大棚内的温度维持在15~20℃即可。发明人在种植过程中发现,若所述催芽的时间小于15℃,例如为10℃,会导致发芽时间晚,丹参移栽时间相对延迟;大于20℃易造成丹参根段切口处腐烂,不利出愈伤,导致成苗率低。
23.根据发明人的种植经验,所述丹参苗种在露天环境中而不是在特定的温度大棚中,所述丹参苗种的根条出芽时间晚,一般至4月中旬出芽,移栽时间相对延迟,也不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扩繁效果。
24.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所述催芽时,一般需要若干个所述丹参苗种的根条位于育苗基质中,一般竖直插入所述育苗基质中。
25.其中,所述育苗基质较佳地包括泥炭、珍珠岩和蛭石。其中,所述的泥炭一般也称为草炭。采用所述的育苗基质可保持通透性,保障所述根条发芽所需的呼吸条件。
26.所述泥炭的质量、所述珍珠岩的质量和所述蛭石的质量比较佳地为(1~2):(1~2):(1~2),例如1:1:1。
27.其中,所述育苗基质的含水量可为本领域常规,例如30~45%,较佳地为40%。
28.其中,所述的育苗基质较佳地装填于泡沫箱中。种植中发现所述的育苗基质装填于泡沫箱中能够防止所述育苗基质中的水分散失以及方便后续的移栽。本发明中采用所述泡沫箱的形式催芽,可使得所述育苗基质的水分维持在35~40%,无需额外使用人力进行浇水,且移栽方便。
29.所述泡沫箱的高度较佳地为20
±
2cm,所述泡沫箱的长度较佳地为40~50cm。所述泡沫箱的宽度较佳地为40~50cm。
30.其中,所述育苗基质使用的量可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以厚度计,例如20
±
2cm。
31.当所述育苗基质装填于泡沫箱中时,一般以所述泡沫箱的厚度计,保持在20
±
2cm。例如将泡沫箱底部装入10
±
2cm厚所述的育苗基质后,再插入所述丹参苗种的根条,最后再添加所述的育苗基质至所述泡沫箱的高度。
3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丹参的扩繁方法,其包括将所述的丹参根段苗移栽至土壤中经栽培后收获种子,再播种繁殖为丹参苗种即可。
33.本发明中,所述移栽的时间较佳地为催芽后次年的3月。其中,3月一般是指3月1日至3月31日均可进行移栽,较佳地为3月中旬或3月上旬进行移栽。
34.本发明中,所述的土壤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是指农田的土壤。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适用于丹参种植的土壤一般是指非粮作物种植地。
35.本发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所述栽培的时间一般是指移栽后至6月上旬收获种子即可。所述的上旬一般是指每月的1日至10日。本发明中收获种子的时间一般是丹参花序中下部花萼变黄是收集花序,减掉上部花序舍弃,将花序装入40目种子袋晾晒至干,再脱粒收集种子即可。
36.本发明中,所述播种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在7月下旬播种。所述的下旬一般是指没有的21日至该月的31日。
37.本发明中,所述播种的方式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采用穴盆点播法。例如每穴点播2~3粒种子。
38.其中,所述穴盆点播法中,较佳地采用105孔育苗盆。
39.其中,所述穴盆点播法中每穴在点播时的深度较佳地为9~11cm,例如为10cm。
40.本发明中,所述繁殖时的基质中一般含有45%以上的有机质。
41.本发明中,在所述的繁殖为丹参育苗后,一般每穴中保留一株丹参育苗通过叶面追肥,培育壮苗。
42.发明人在种植丹参苗种的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的育苗方法,栽培得到的丹参苗种参差不齐、变异率高,导致最终的亩产量较低。经过多次的实验探索,在传统育苗方法的基础上,改变了截取根条时的丹参苗种的鲜重、催芽的起始时间、以及催芽的条件,最后再配合特定时间的移栽、播种,实现了亩产量的显著提升、且催芽时间缩短,得到的丹参苗种品质均一,实现了效益的显著提高。本发明自12月进行根段繁殖,3月进行移栽,其根段芽及幼根已完全分化成熟,并且可在2年内实现高产优质丹参扩繁。
43.本发明采用特定的根段繁殖结合种子育苗的方式,不仅不会导致丹参产量降低及品质退化趋势,反而更显著且快速的实现了亩产量的显著提升,有助于更大的规模化生产,降低了人力成本、种植成本、且效益显著。
44.本发明一具体案例中,采用本发明的扩繁方法,每亩(666m2)可繁殖丹参苗60余万
株;采用300株丹参苗种通过根段繁殖培育出8000余株根段苗种植于大田中,收获其种子进行播种,可扩繁种植75余亩丹参苗种,此批丹参苗种具有高产特性,能有效提高丹参产量,促进亩产效益的提高。
45.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46.本发明所用原料均市售可得。
47.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48.(1)催芽时间短,本发明可在90天能够催生出丹参根段苗;
49.(2)增加了扩繁数量,采用本发明的丹参种植,相对于传统的扩繁方法,可增加2倍以上;
50.(3)扩繁栽培到的丹参苗种变异率较低,苗种种质均一,能够显著增加的丹参的亩产量。
附图说明
51.图1为实施例1中丹参苗种截成的根条的图片。
52.图2为实施例1中丹参苗种的根条插入泡沫箱育苗基质中的图片。
53.图3为实施例1中将次年3月移栽催芽后的丹参苗种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55.下述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是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开展,土壤无特殊要求,适合种植丹参的地块均可,一般选择非粮作物种植地块种植丹参。
56.下述实施例1中丹参苗种的鲜重在300~400g,是指同一批丹参苗种中95%的鲜重在该范围内,且300株丹参的平均鲜重大于300g。
57.实施例1
58.1、丹参根段苗的培育
59.(1)选择单株鲜重300~400g丹参苗种300株;
60.(2)截取丹参苗种的根条,根条长度为4-5cm,直径为3~8mm,每一根丹参苗种截取的根条为15~25个;如图1所示为丹参苗种截成的根条的图片。
61.(3)在泡沫箱内装入8
±
2cm厚的育苗基质,将上述丹参根条插入,其上再覆盖育苗基质,其育苗基质总厚度为20
±
2cm;
62.其中,育苗基质为泥炭:珍珠岩:蛭石=1:1:1,且育苗基质的含水量保持在30-40%;
63.(4)将上述插有丹参根条的泡沫箱(如图2所示为丹参苗种的根条插入泡沫箱育苗基质中的图片)放入温度为15~20℃的大棚温室中催芽,泡沫箱加盖,防止基质水分散失;其中,泡沫箱的高度为20
±
2cm,泡沫箱的长度为40~50cm,泡沫箱的宽度为40~50cm。
64.(5)催芽的起始时间为12月中旬,移栽时间为次年3月中旬(如图3所示为次年3月
移栽催芽后的丹参苗种的图片)。由300株丹参苗种经截断成根条,共需移栽8000余株丹参根段苗。
65.2、种子繁殖
66.(1)种子采收,6月初待丹参花序中下部花萼变黄时收集花序,剪掉上部花序舍弃,将花序装入40目种子袋,晾晒至干,6月上旬脱粒收集种子;
67.(2)穴盆育苗(105孔育苗盆,穴深10cm),7月下旬育苗。装穴盆,选用有机质≥45.0%的育苗基质,每穴点播2-3粒种子;
68.(3)间苗,苗齐后每穴保留1株丹参苗;
69.(4)培育壮苗,结合浇水,喷淋叶面肥。
70.对比例1
71.本对比例采用种子繁殖大田育苗方法:6月上旬小麦收获后,选择小麦田作为丹参育苗田;6月中旬对该地块进行旋耕作业,耙平整细;7月中旬再对该地块进行旋耕,撒施25kg复合肥,耙平整细;7月下旬再进行一次整地,此次需要人工耙平整细,然后做畦,约1.5-2m宽,撒种,亩用种量约6kg;撒种后盖遮阴网,适时浇水,待苗出齐后,于下午15点后除去遮阴网;后期管理中,注意浇水、除草;于次年3月份挖取丹参苗,进行大田移栽。此法亩产丹参种苗约20余万株。
72.对比例2
73.选择单株鲜重在50~800g,平均鲜重在200g进行根段繁殖,其余繁殖方法同实施例1。
74.效果实施例1
75.1、对扩繁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如下的计算:
76.(1)繁殖后经计数,实施例1中采用300余株丹参鲜重在300~400g的丹参苗种,300余株经催芽之后得到的8000余株丹参根段苗,经过实施例1中的穴盆点播,经2年时间每亩能够扩繁出60万株丹参苗种,8000余株的丹参根段苗收获的种子共计能够扩繁出75亩,且每亩8000余株的产量。(丹参每亩用苗约8000株。)
77.对比例2中300余株丹参苗种经催芽之后得到的6000余株丹参根段苗,经播种后,每亩扩繁出50万株丹参苗种。
78.(2)实施例1中每亩效益为6000~7000元,亩产量鲜重为1800kg,使得丹参种植效益增加3000-4000元。而且,实施例1中的丹参苗种可一边采挖一边种植。
79.对比例1中每亩效益约1000元。
80.对比例2中亩产丹参鲜重保持在1200kg,干重约300kg,每亩效益约3000-4000元,所产苗种鲜重依然在50~800g。
81.(3)在种植过程中,实施例1中每亩用种的质量为0.8kg,而对比例1中每亩用种的质量为6kg。
82.2、丹参育苗的种质
83.变异率的计算方法为:收获6m2面积上的丹参,统计株数,去土,分别统计此批丹参鲜重,计算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变异率=(标准偏差sd/平均值mean)*100%;变异苗种:收获丹参存在个体差异,每株根鲜重均有差异,这种有差异的丹参即为变异苗种。
84.调查6m2丹参根段苗通过实施例1和对比例2中所产出的新的丹参苗种的根长、根
粗和根鲜重,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
85.表1
[0086][0087]
经计算,对比例1的变异率也为70%。
[0088]
本发明实施例1的扩繁方法与传统扩繁方法相比,大大减少劳动力,传统育苗一般需要经过整地、撒种、盖覆盖物、浇水、除覆盖物、除草等环节,所用人工成本约800元,其中除草环节所用成本约600元,本发明不需进行除草管理。本发明进行根段催芽种植,在丹参种植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显著缩短育种或品种选育的时间,适合进行机械化种植。且本发明未采用生物激素诱导催芽,降低了丹参生物激素超标的风险,提高了丹参质量。简化培育高产丹参新品种流程,简化育苗过程,优化丹参产业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