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4745发布日期:2022-06-21 21:0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鱼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


背景技术:

2.养鱼池也就是用来养鱼的池子。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而且养鱼池也可以欣赏里面的鱼。
3.现有的养鱼池富氧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富氧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固定的区域,从而导致鱼池内供氧不足,造成鱼类的死亡,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不能满足鱼池供氧所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品包装用包装盒。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拟解决现有的养鱼池富氧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富氧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固定的区域,从而导致鱼池内供氧不足,造成鱼类的死亡,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不能满足鱼池供氧所需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包括电机、增氧机和旋转轴,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和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筒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有四个,所述出气管的一侧设有出气孔,所述增氧机与出气管连通,所述转动筒的底部设有固定环,所述转动筒的底面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环和第一滑槽转动连接。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在使用该养鱼池富氧装置时,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转动时,带动出气管转动,进而实现出气孔的转动,通过增氧机形成循环供氧的功能,有效的扩大了供氧的范围,提高了鱼类的存活率,通过设有的固定环和第一滑槽,当转动筒转动时,固定环的一端在第一滑槽的内部转动,使转动筒在转动时更加稳定,不易出现倾斜,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养鱼池富氧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富氧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固定的区域,从而导致鱼池内供氧不足,造成鱼类的死亡,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不能满足鱼池供氧所需的问题。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筒的顶部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顶部设有增氧机,所述增氧机和连接筒固定连接。
10.通过设有的连接筒和增氧机,实现了氧气的供应,增氧机产生的氧气进入连接筒的内部,再由连接筒运输至转动筒的内部,再通过转动筒进入出气管由出气孔排出,从而实现了供氧的功能。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筒的顶面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连接筒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和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12.通过设有的第二滑槽和滑块,实现了转动筒和连接筒之间的转动,从而当转动筒
转动时,不会对连接筒和增氧机造成影响,提高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保护箱,所述电机和保护箱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保护箱由防水材料制成。
14.通过设有的保护箱,实现了电机的保护功能,由于其有防水材料制成,从而可避免水进入保护箱的内部,使用时更加安全,提高了该电机的使用寿命。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箱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嵌设在保护箱的表面。
16.通过设有的散热孔,实现了电机的散热功能,从而保证了其正常运行,不会因为温度过高,造成电机的损坏,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孔的一侧设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为l型结构,所述散热管和散热孔固定连接。
18.通过的散热管,可避免水从散热孔处进入保护箱的内部,从而更好的对电机进行保护,散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水面,从而可防止水从散热管处进入保护箱。
1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管远离散热孔的一端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嵌设在散热管的内部。
20.通过设有的防尘网,可对散热管起到防尘的功能,避免外界灰尘从散热管的内部进入保护箱内,避免保护箱内灰尘堆积较多,对电机的运行造成影响。
21.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22.1、通过设有的电机,在使用该养鱼池富氧装置时,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转动时,带动出气管转动,进而实现出气孔的转动,形成循环供氧的功能,有效的扩大了供氧的范围,提高了鱼类的存活率,通过设有的固定环和第一滑槽,当转动筒转动时,固定环的一端在第一滑槽的内部转动,使转动筒在转动时更加稳定,不易出现倾斜,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养鱼池富氧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富氧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固定的区域,从而导致鱼池内供氧不足,造成鱼类的死亡,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不能满足鱼池供氧所需的问题。
23.2、通过设有的连接筒和增氧机,实现了氧气的供应,增氧机产生的氧气进入连接筒的内部,再由连接筒运输至转动筒的内部,再通过转动筒进入出气管由出气孔排出,从而实现了供氧的功能,通过设有的散热孔,实现了电机的散热功能,从而保证了其正常运行,不会因为温度过高,造成电机的损坏,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的散热管,可避免水从散热孔处进入保护箱的内部,从而更好的对电机进行保护,散热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水面,从而可防止水从散热管处进入保护箱。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炸开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电机;2、旋转轴;3、转动筒;4、出气管;5、出气孔;6、固定环;7、第一滑槽;8、连接筒;9、第二滑槽;10、滑块;11、增氧机;12、保护箱;13、散热孔;14、散热管;15、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养鱼池无死角富氧装置,包括电机1、增氧机11和旋转轴2,电机1的一端设有旋转轴2,旋转轴2的一端设有转动筒3,转动筒3和旋转轴2固定连接,转动筒3上设有出气管4,出气管4设有四个,出气管4的一侧设有出气孔5,增氧机11与出气管4连通,转动筒3的底部设有固定环6,转动筒3的底面设有第一滑槽7,固定环6和第一滑槽7转动连接。
33.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34.在使用该养鱼池富氧装置时,启动电机1带动旋转轴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筒3转动,转动筒3转动时,带动出气管4转动,进而实现出气孔5的转动,通过增氧机形成循环供氧的功能,有效的扩大了供氧的范围,提高了鱼类的存活率,通过设有的固定环6和第一滑槽7,当转动筒3转动时,固定环6的一端在第一滑槽7的内部转动,使转动筒3在转动时更加稳定,不易出现倾斜,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养鱼池富氧装置还存在部分缺陷,大多富氧的范围较小,只能覆盖部分固定的区域,从而导致鱼池内供氧不足,造成鱼类的死亡,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不能满足鱼池供氧所需的问题。
3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转动筒3的顶部设有连接筒8,连接筒8的顶部设有增氧机11,增氧机11和连接筒8固定连接。
36.通过设有的连接筒8和增氧机11,实现了氧气的供应,增氧机11产生的氧气进入连接筒8的内部,再由连接筒8运输至转动筒3的内部,再通过转动筒3进入出气管4由出气孔5排出,从而实现了供氧的功能。
3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转动筒3的顶面设有第二滑槽9,连接筒8的底部设有滑块10,滑块10和第二滑槽9滑动连接。
38.通过设有的第二滑槽9和滑块10,实现了转动筒3和连接筒8之间的转动,从而当转动筒3转动时,不会对连接筒8和增氧机11造成影响,提高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3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电机1的外侧设有保护箱12,电机1和保护箱12通过螺丝固定,保护箱12由防水材料制成。
40.通过设有的保护箱12,实现了电机1的保护功能,由于其有防水材料制成,从而可避免水进入保护箱12的内部,使用时更加安全,提高了该电机1的使用寿命。
4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保护箱12的一侧设有散热孔13,散热孔13嵌设在保护箱12的表面。
42.通过设有的散热孔13,实现了电机1的散热功能,从而保证了其正常运行,不会因为温度过高,造成电机1的损坏,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4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散热孔13的一侧设有散热管14,散热管14为l型结构,散热管14和散热孔13固定连接。
44.通过的散热管14,可避免水从散热孔13处进入保护箱12的内部,从而更好的对电机1进行保护,散热管14的另一端延伸至水面,从而可防止水从散热管14处进入保护箱12。
4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散热管14远离散热孔13的一端设有防尘网15,防尘网15嵌设在散热管14的内部。
46.通过设有的防尘网15,可对散热管14起到防尘的功能,避免外界灰尘从散热管14的内部进入保护箱12内,避免保护箱12内灰尘堆积较多,对电机1的运行造成影响。
4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