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0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农业作业机具,用于播种。
公知播种机具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种子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性能较好的机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播种质量,并伴有施肥、复盖镇压等多项功能,为种子发芽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但其播种开沟的截面多呈V形,不利于保持种子着床深度一致;安放在沟底的种子又过于集中,且和随机件施的肥料直接混合或相距太近,不利于种子生长发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使种子播深更趋一致、种子分布更为合理,性能更完善的播种机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仍沿用播种机的常规结构,即包括机架与地轮、开沟器、种肥箱、排种排肥机构、牵引机构、传动机构、调节机构及联接紧固部件,按作业与传动的需要组成播种机。其中开沟器直接作用于土壤的部分包括依次相连的前部、过渡段和侧板;经开沟器柱体与机架相联,柱体与直接作用于土壤的部分平滑相联,其宽度≯前部的最大宽度。
开沟器的前部为公知开沟器破土开沟部分,在开沟状态时其底部支承面位于水平面内。
侧板分为以较浅开沟深度逐渐水平拓宽前部开沟的扩沟侧板,和在其后将拓宽浅沟压深成水平沟底的压沟侧板。扩沟侧板入土的底刃在高于前部底面的水平面内、自对应前部最大宽度处向侧后方增加沟宽的方向逐渐延伸,其外侧为自其底刃向上方在沟宽方向逐渐收拢、至相当于前部入土部分最高处附近与开沟器柱体表面相联,并使其刃部作用土层向侧后方移动的曲面。压沟侧板包括底面和侧面。其底面是由扩沟侧板底面末端至过前部底面的水平面、在扩沟侧板所拓宽的浅沟范围内向后下方逐渐延伸的压土工作面,形成该底面的母线平行于水平面。压沟侧板的侧面为由压沟底面外缘竖直向上、直至过扩沟侧板底刃的水平面,和由该处向上再逐渐收拢到开沟器柱体,在开沟器前部入土最高处附近与柱体表面相联、并与扩沟侧面后缘收拢趋势一致的工作面。
过渡段为开沟器前部联接扩沟侧板、及相邻开沟器柱体部分、并维持开沟器前部所作用土层流动的连续平滑曲面。
肥料输出端设在开沟器前部后方的相应部位,种子输出端设在压沟侧板后方的相应部位。
这样,开沟器前部的水平底面和压沟底面可保持开沟工作深度的稳定状态,造成水平沟底。有利于种肥的等深分布,侧板结构和相应的种肥输出位置使种肥适度分离,压沟侧板同时提供较密实的底层种床,有利于形成上虚下实的种子安放条件。本发明目的基本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开沟器的前部为锄铲式、侧板左右对称设置,两侧排种出口经等量分流与一条排种通道相联,共用一个排种器。这样,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又为种子相对单行播种提供了更充裕的分布空间。
本实用新型压沟侧板底面可以是平行于垂直前进方向的水平直线的斜平面,也可以是母线为垂直前进方向水平线的曲面,这类形状的工作面皆可以为播种创造平底的种床。平面的斜率或曲面的方位与曲率变化应兼顾工作阻力和侧板工作长度两方面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开沟器经平行四联杆机构与机架相联,并由调节杆联接固定,以便在调节开沟深度时维持开沟器的正确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排种器为复合式,即含槽轮和窝眼两种型式,两轮同轴同径左右直接相联,其轴向移动调节范围为两轮的全部工作区、排种壳为槽轮排种式,并在其侧面增设与参与工作的窝眼轮相配合位置可调刮板、在排种舌相应处增设窝眼排种所需的出口通道、以及控制该通道通断的插板。这样双联的排种轮可以在其轴向移动中改变脱离或参与排种工作的状态;相应增设的活动刮板插板与排种通道控制,可以使同一位置的排种壳空间适应两种排种方式的变换。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开沟器的方案能在不同的排种方式中得到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搅龙推进式传送结构传送肥料,在带动搅龙的两级变速传动中含传动比≠1的齿轮和链轮传动副,其传动轴与传动轮配合处皆用同一尺寸,便于传动轮轴不同配合的换装,从而提供实现不同传动比传动的可能,以使本机适用多种不同流动性肥料。
本实用新型行走轮设在最外侧开沟器之内可以降低作业对地块周围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经结构上的改变使播种能够在同一开沟器的播行内实现两行播种,并创造经适度压实的种床、种肥相近又不直接接触的种肥分布状态,调节机构可保证在播深范围内开沟器的正常工作,排种施肥机构的方案扩大了上述播种效果的适用范围,从而提供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更完善的适用方案。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示


图1为播种机结构简图;图2为
图1右视图;图3为开沟器结构图示;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6为图3的C-C剖视;图7为图3的D-D剖视;图8为图3的俯视图;图9为图3的左视图;
图10是压沟侧板为曲面的情况;
图11是单向侧板开沟器的俯视图;
图12是
图11的仰视图;
图13是平行四联杆调节机构结构示图;
图14是窝眼轮参予工作时排种器结构状态示图;
图15是槽眼轮参予工作时排种器结构状态示图;
图16为
图15的E-E局部剖视;
图17为
图14F-F局部剖视;
图18为排种轮位置拔杆联接结构示图;
图19为螺旋搅龙排肥器结构示图;图20为双侧板开沟器铲尖开沟断面;图21为双侧板开沟器开沟侧板开沟断面;图22为双侧板开沟器压沟侧板压沟断面;
图23为螺旋搅龙变速传动链示图;图24为使用双侧板开沟器后种肥在田间的分布示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为12马力小四轮拖拉机牵引的宽窄引复式播种机,净重143Kg,使用重180-190Kg,可完成8行1.5米播幅的开沟施肥播种作业,生产率为4亩/小时。开沟器5分前后两排安放,种肥箱集中在机体上部分为三个空间、前后皆为肥箱10、种箱11在中间,地轮置于两侧第二、三开沟器之间。
本例开沟器柱体是前端为半圆柱面竖直安放的矩形箱体14,其上部经柱13与开沟器柱架4相联,柱体14下端由前至后依次与锄铲式开沟器的开沟铲尖19、过渡段21、侧板22、23平滑相联。
本例铲尖19底部由水平面20封闭、铲尖的最大工作宽度30mm,开沟深度在40-70mm之间。
本例过渡段将铲尖19和柱体14联为一体,其后缘与扩沟侧板相联,最大宽度亦为30mm,曲面可保证由铲尖作用的土层顺利向侧后方通过。在由铲尖19、铲尖底面20和过渡段所形成的封闭体内,设有增加铲尖强度、由壁面到底面斜向安放的加强筋18。
本例侧板双侧对置,在铲尖底面上方20mm、自宽度30mm的位置,由过渡段末端在水平面内向两侧以直线方式分别展宽、形成扩沟侧板22的底刃,底刃与前进方向夹角为30°,分别在两侧各加宽20mm。自该底刃向上至距过铲尖底面的水平面50mm处逐渐收拢、并与开沟器柱体14表面相联,形成扩沟侧板的侧面30。自扩沟侧板底刃水平向内设有平面与柱体14竖直向下延伸的侧面相联,形成扩沟侧板的底面31,并与侧面30、柱面14组成扩沟侧板的封闭体。
自扩沟侧板底面30末端至铲尖底面所在平面、向后下方在沿前进方向扩沟侧板底刃所占范围内向后下方逐渐沿伸,沿伸部分为平面、在前进方向的长度为30mm,形成压沟底面29。自压沟底面外缘竖直向上至扩沟底面31所在高度、形成压沟侧面的下部28,然后向内收拢至距铲尖底面50mm处与柱体表面相联,形成压沟侧面的上部27,侧面27亦与扩沟侧面30后缘相联。由底面29、侧面28、27和柱体14的侧面形成压沟侧板的封闭体。本例中的压沟底面29还可制成曲柱面31的形式,曲柱面31的母线为垂直前进方向的水平线。
本例开沟器柱体内部在压沟侧板后缘相应位置设有垂直前进方向的隔板17,隔板前方空腔15上方接排肥管的出口8,空腔下方开口为排肥通道的出口;在隔板后方的腔体26上方与输种管的出口7相接,成为排种的最后通道26,此通道末端在压沟侧板后方的相应位置亦分成两个输出口24;在通道分流处设有上大下小的方锥亦可为圆锥或其它对称截面渐小形体的分流口16,在分流口对称面的位置上设分种脊板25,与两输出通道24相联。
本例开沟器柱体经柱13与开沟器架4联成一体,柱架经平行四联杆机构12与播种机架2相联,并由调节杆1和调节杆固定板34将调节位置固定。
本例播种机排种轮是联成一体同轴同径的槽轮42和窝眼轮35,其轴向位移调节量是双联轮的整个工作长度;采用槽轮排种壳41,在其前侧面中部增设滑动刮板40,其安装位置在窝眼轮参于工作时可与轮配合工作、在槽轮参与工作时又应让出足够的种流空间;在槽轮排种舌相应位置,增设在窝眼轮参与工作时所需的排种通道38;在排种壳的前侧面底部增设控制窝眼轮排种通道通断的滑动插板39,其安装位置在窝眼轮参予工作时保持排种口畅通、在槽轮参与工作时就截断该通道38并参予维持种流,起到原排种舌在该位置的作用。
本例肥箱10设在种箱11前后两侧,肥箱下分设传送搅龙49。搅龙外径40mm,内径26.7mm,叶片螺距20mm,传送室入口180×80mm,出口为半径20mm的半圆,各出口分别与各输肥管相配。搅龙的传动是经两级变速9、50与动力相联;各传动轴51轴径相等,联接传动轴的是模数为5齿数为15和25的两个齿轮以及节距12.7齿数为19和36的两个链轮,以顶丝固定在轴上。
工作前按播种要求安装好各部机件,调整至工作状态,备足种肥即可。工作时开沟器铲尖按调整深度开出肥沟52,随即由在两侧的扩沟侧板将肥沟两侧以较浅的深度扩宽至70mm,形成两条浅沟53,然后由压沟侧板将两侧沟压深至铲尖开沟深度,成为待播种床50,完成开沟的全部工作。
种肥部分的准备工作是排肥搅龙按施用肥料种类和工作前进速度适当选配挂轮9、50与轴51的配合,得到合适的排肥量。按欲播作物种类选用排种方式并固定,在使用槽轮时将刮板40拉出,插入插板39,使种子经排种舌排出,若改用窝眼轮排种,则插入刮板40,拉出插板39,刮板使窝眼以规定的排量工作,种子经拉出插板后的通道38排出。在播种机进入播种区时排肥排种机构同时与动力结合,搅龙排出的肥料由排肥通道落入肥沟52;排种器排出的种子经分种口16与分种脊板25后被分为等流量的两部分,落在由开沟器制造的两条苗床54,完成播种工作。
当需要调节播种深度时,改变与平行四联杆相联的调节杆1的位置,即可在维持开沟器正确工作状态下调节开沟深度。
本例将原播行一分为二,且在两行之间伴施种肥,不仅在有限范围内、维持平均种植密度条件下,较原单行播种增大株距,有利集约化种植;同时种55肥56相近又不相混,分布更合理;种床经适当压实更符合发芽生长要求。经多次小区试验,较对比春、冬小麦平均增产21.2%、亚麻增产23.4%,燕麦谷子等增产幅度在15-20%。同时由于引入复式排种器,平行四联杆联接机构,变速搅龙排肥器等结构,使本例调节,更为合理,适用更广泛的作物和肥料。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开沟器为单向侧板,如
图11、12所示,其沟头的为锄铲式,亦可制成单向铧式,其余均与前例相同。这种播种机适用在单行播种如玉米、高梁、豆类等作业,效果与前一致。
权利要求1.播种机包括机架、地轮、开沟器、种肥箱、排种排肥机构、传动机构、牵引机构、调节机构及联接固定部件,按播种作业和各部件间传动要求联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开沟器直接作用于土壤的部分包括依次相联的前部19、过渡段21和侧板22、23,经柱体14与机架2相联,柱体与直接作用于土壤部分平滑相接、联接部分的宽度≯前部的最大宽度-前部为公知开沟器破土开沟部分,在开沟状态其底部支承面20位于水平面内-侧板分为以较浅开沟深度逐渐水平拓宽前部19开沟的扩沟侧板22,和在扩沟侧板后方将拓宽浅沟压深成水平沟底的压沟侧板23扩沟侧板22的入土底刃在高于前部底面的水平面内、自与前部最大宽度相对应处向侧后方增加沟宽的方向逐渐延伸,其外侧面30为由其刃部向上在沟宽方向逐渐收拢,至相当于前部入土部分最高处附近与柱体14表面相联、并使其刃部作用土层向侧后方移动的曲面压沟侧板23包括底面29和侧面27、28,底面是由扩沟侧板底面末端至过前部底面的水平面、在扩沟侧板所拓宽的浅沟范围内,向后下方逐渐延伸、其母线平行于水平面的压土工作面29,其侧面是自压沟底面外缘,竖直向上、直至过扩沟侧板底刃的水平面的平面28,和由该处向上方再逐渐收拢到开沟器柱体、在开沟器前部入土最高处附近与柱体表面相联、并与扩沟侧面后缘收拢趋势一致的工作面27-过渡段为前部19联接扩沟板30、和相邻柱体14表面、维持前部所作用土层流动的连续平滑曲面21肥料的输出15设在前部19后的相应部位,种子的输出24设在压沟侧板23后部的相应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开沟器的前部19为锄铲式,过渡段21和侧板22、23均对称设置,所对应的两个种子出口24经种子分流部件16、25、输种管7与排种器相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开沟器与机体的联接部件中包含平行四联杆12及其位置调节机构1、34。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排种器含同经同轴左右联成一体的排种槽轮42和窝眼轮35,双联排种轮在轴向移动的范围是该轮的整个工作区,排种壳体沿用原槽轮排种形式41,在其侧面相应部位加装位置可调、与窝眼轮相配的刮板40,在排种舌板36相应处增设窝眼轮排种通道38和控制该通道通断的插板39。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排肥器采用螺旋搅龙推进式传送结构49,带动搅龙的两级变速传动中含传动比≠1的齿轮和链轮传动副50、9,两级传动的三个传动轴51与传动轮配合处轴径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播种机地轮6置于最外侧开沟器之内。
专利摘要播种机的开沟器包括铲尖19过渡段21、在铲尖侧后方的开沟侧板22和压沟侧板23。肥沟由铲尖开出,种床由侧板形成。其排种轮为同轴同径槽轮窝眼双联形式,在槽轮排种壳侧面加装与窝眼轮配合的活动刮板40,在排种舌板增设窝眼轮排种通道38和控制该通道的活动插板39;同时采用搅龙式肥料推进器49,以传动比≠1的齿轮链轮各一对实现传动比调节。使种肥适当分离、作物增产,适用于多种作物肥料,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制作。
文档编号A01C7/08GK2076303SQ9022109
公开日1991年5月8日 申请日期1990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0年9月22日
发明者聂耀华 申请人:聂耀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