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抓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9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抓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抓绒器,特别是一种从羊体或牛体抓绒的机械装置。
目前,从山羊或耗牛身上取绒,主要方法是将山羊或耗牛捆绑后,用铁丝制作成钩子(近似于耙子),从山羊或耗牛皮表面反复强拉动,劳动强度相当大,工作效率底。由于用钩子抓绒时,绒和皮处于剥离状态,皮被绒强揪起,羊或牛疼痛难忍,对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另外手工操作还容易把绒拉断,造成绒的质量降低。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机械便携式抓绒器,该装置不仅抓绒效率高、绒毛不宜断,而且降低了对牲畜的疼痛感。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抓绒器,主要包括手柄外壳(1)、两排金属钩(9)(10)、滑板(8)(13),手柄外壳(1)内安装有电动机(2),蜗轮(4)、蜗杆(3)、蜗轮带动的轴(5)及固定在轴两侧的轮盘(7)(11),在轮盘上固定有偏心轴(6)(12),偏心轴(6)和(12)在同一平面呈对称状,轮盘偏心轴(6)和(12)的偏心距为15~25mm;滑板(8)(13)的一端固定金属钩(10)(9),另一端有槽道(14)套接在偏心轴上;金属钩(9)(10)均匀平行排列固定在滑板(8)(13)上,其间距为5~15mm;金属钩的直径为φ2.5~4mm,长度80~160mm,金属钩的钩部角度为30~40°,滑板长度60~12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不仅抓绒效率高、绒毛不宜断,而且降低了对牲畜的疼痛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附图2为附
图1俯视局部剖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如附
图1、2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手柄外壳(1)、金属钩(9)(10)、上、下滑板(8)(13)、电动机(2),蜗轮(4)、蜗杆(3)、蜗轮带动的轴(5)及固定在轴两侧的轮盘(7)(11),在轮盘上固定有偏心轴(6)(12),偏心轴(6)和(12)在同一平面呈对称,轮盘上偏心轴(6)(12)的偏心距为20mm;上、下滑板(8)(13)平行,滑板一端固定金属钩(9)(10),上、下滑板(8)(13)所固定的金属钩长度最好一致,另一端有槽道(14)套接在偏心轴上;手柄外壳用铝合金压铸而成,电动机选用单项串激电机,转速20000转/分,与蜗轮、蜗杆配合减速比为30~40∶1,金属钩均匀平行的固定在滑板上,其间距为8mm;金属钩的直径为φ3mm,长度85mm,金属钩的钩部角度为30°,滑板长度60mm,滑板(13)上固定5根金属钩,滑板(8)固定4根金属钩。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上下两排金属钩,在牲畜表皮处往复运动,当上排金属钩抓绒时,下排金属钩可顶住牲畜皮,当下排金属钩抓绒时,上排金属钩顶住牲畜皮;由于金属钩运动速度校快,使被抓绒的牲畜疼痛感明显减轻,甚至在抓绒时常常不用捆绑牲畜即可操作,可促进牲畜的绒毛生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
权利要求1.便携抓绒器,其特征是,主要包括手柄外壳(1)、两排金属钩(9)(10)、滑板(8)(13),手柄外壳(1)内安装有电动机(2),蜗轮(4)、蜗杆(3)、蜗轮带动的轴(5)及固定在轴两侧的轮盘(7)(11),在轮盘上固定有偏心轴(6)(12),偏心轴(6)和(12)在同一平面呈对称状,滑板(8)(13)的一端固定金属钩(10)(9),另一端有槽道(14)套接在偏心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抓绒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两排金属钩(9)(10)均匀平行的固定在滑板(8)(13)上,间距5~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抓绒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钩(9)(10)的直径为φ2.5~4mm,长度80~1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抓绒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钩(9)(10)的钩部角度为3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抓绒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滑板长度60~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抓绒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轮盘上固定有偏心轴(6)(12)的偏心距15~25mm。
专利摘要便携抓绒器,是一种从羊体或牛体抓绒的机械装置。主要包括手柄外壳(1)及其内安装的电动机、上、下滑板(8)(13)和滑板联结的金属钩(9)(10),电动机减速驱动上、下两排金属钩往复运动,达到抓绒之目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提高,抓绒效率高、绒毛不易断,而且降低了对牧畜的疼痛感。
文档编号A01K14/00GK2365880SQ9920179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5日
发明者杨亚春 申请人:杨亚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