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37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流式打氧机,尤其涉及一种可使空气和水液所混合形成的气泡更为细致化,并可令水液产生一旋流效果,以提高养殖池的溶氧率及输氧效果的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
一般养殖业者为了增加养殖池的溶氧率,以提高鱼、虾的存活率并防止蓝绿水藻的过度生长,因此大都于养殖池中装设有一种浮水式打氧水车,借由打氧水车打水板的打水动作而产生气泡(此气泡本身即含有氧气),以增加养殖池的氧气而达到预期目的。但此种习用打氧水车,因其打水搅动动作是在水液表层,故所产生的气泡大部分局限于养殖池较上层的水域,而养殖池中、下层水域则无法得到打氧水车所产生的气泡中的氧气。再者,由于习用浮水式打氧水车所形成的气泡较为粗大,因此气泡向上浮升的速度亦随之加快,进而使得水液的输氧效果大为降低。因此,大部分使用此浮水式打氧水车的业者通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即发现该养殖池内的中、下层水域,逐渐地充满衰败的有机水液及过多的蓝绿水藻,而且池底底部的污泥亦愈来愈多,以致回游于中、下层水域的鱼虾无法获得较多的氧气存活,且又由于池内的食物、植物、肥料或已死亡的鱼虾无法完全分解消化,因而产生腐败的污泥积囤,进而使得水液腐臭并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养殖池完全不能养殖鱼虾,故此种浮水式打氧水车在实际使用时仍无法供给养殖池足够的氧气,以致产生蓝绿水藻过度繁生、水液腐臭、污泥积囤、鱼虾死亡率过高等缺点,故有业者开发出一种潜置于水中使用的喷流式打氧机,以改进习用打氧水车的缺点。然而,此种喷流式打氧机,如


图1所示,其主要是由一潜水马达(A)、座体(B)、空气导管(C)及喷流管(D)等部件构成,该潜水马达(A)是连接于座体(B)的一侧边,其可将水液由底部吸入并经管路导流入位于座体(B)内部,而座体(B)是供潜水马达(A)、空气导管(C)及喷流管连接,其略上方的内部具有一混合室(B1),该混合室(B1)内延伸有一压流管(B2),且压流管(B2)是与潜水马达(A)的排水管相连接,以导引水液并带动空气流动(此是利用文氏管原理)。在混合室(B1)的顶部亦设有一连接孔供空气导管(C)接设,以利用压流管(B2)内的水液压力吸导空气与水液混合产生气泡。又于座体(B)的另侧对应于压流管(B2)出口端处设有一导接孔(B3),该导接孔(B3)供连接喷流管(D),以排出其所产生的气泡。空气导管(C)装设于座体(B)顶部的通孔上,其可导引空气进入混合室(B1)内。喷流管(D)是由一中空管体所构成且呈喇叭状,其一较小直径的入口端是借助螺栓连接于座体(B)的导接孔(B3)供导流气泡排出。此种习用的喷流式打氧机在使用上是先完全潜置于水底,再借由潜水马达(A)将水液由其底部吸入,并经管路导流入座体(B)的压流管(B2)内,由于压流管(B2)入流口端至出流口端的管径是呈逐渐缩小状,因此,当水液流出压流管(B2)时,则会形成一较为强劲的水流压力,而借此水流压力可将空气导管(C)内的空气吸入,使水液与空气得以混合产生许多气泡,且该等气泡再经由喷流管(D)的导流排出而进入养殖池内,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习用喷流式打氧机是借其压流管(B2)使水液形成一较为强劲的水流压力以吸入空气,而与其混合产生气泡,然后借喷流管(D)直接排出。因此,其所产生的气泡完全未经任何物体的切割,而显得较为粗大,进而使得气泡在水液中的浮升速度亦显快速,以致无法提高其溶氧率。又,由于喷流管(D)是呈中空状,故气泡由喷流管(D)排出时,会呈一直线短距离状态,亦即气泡会顺随其他未与空气混合的水液并依其流速由喷流管(D)出口端直线状排出后随即向上浮升,因而使得气泡在养殖池内无法扩散,以致影响输氧效果。然而习用喷流式打氧机,虽可解决一般打氧水车所形成的气泡无法到达中、下层水域的缺点,但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气泡无法扩散与细致化,致使其养殖池的溶氧率及输氧效果无法提高等缺点。
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习用喷流式打氧机在使用上所存在的缺点,积数十年从事养殖器具的专业制造经验,并经努力研究及多次实验,终于研制成功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可将空气和水液所混合形成的气泡予以细致化,以增加溶氧率,并使其产生一旋流效果,借以提高输氧效率,以使打氧机的使用趋于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是由一潜水马达、座体、空气导管及喷流管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组由前、中、后段喷流管及两前后切割网构成,该前、中段喷流管的前后端环边及后段喷流管的前端环边均具有数个螺孔,供螺栓穿旋使之相互螺接组合,而在前段喷流管与中段喷流管之间螺接固置有一前切割网,中段喷流管与后段喷流管之间螺置有一后切割网,且于后段喷流管内部固设有一导旋叶片;借此可使水液与空气混合产生的粗大气泡可经由前、后切割网予以切割,形成细致化气泡,以增加溶氧率,再借由后段喷流管内部的导旋叶片导流,使其细致化气泡及水液可呈一旋流状予以排出,以提高输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该前切割网的网目孔径较原先所产生的粗大气泡的圆径小,后切割网的网目孔径又较前切割网切割所形成的较细气泡的圆径小。使气泡可经数次的切割,达到细致化目的,且不会影响水流流速。
前述的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该导旋叶片完全固置于后段喷流管内部,并呈一螺旋十字纵向状,以供导流水液及细致化气泡产生旋流效果。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喷流式打氧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使用示意图。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潜水马达(1)、座体(2)、空气导管(3)、喷流管组(4)等部件组成;其中,潜水马达(1)亦与一般习用潜水马达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一侧设有一通孔与座体(2)的压流管(24)贯通接设,以使潜水马达(1)底部所吸入的水液可导流入喷流管组(4);座体(2)的形状亦与习用喷流式打氧机的座体相同,其底部同样具有一脚座(21)供支撑,脚座(21)上方设有一连接体(22),该连接体(22)可分别供空气导管(3)及两根安装架杆(5)置接,且该连接体(22)对应于空气导管(3)的内部贯穿设有一混合室(23),而混合室(23)内延伸具有一压流管(24),该压流管(24)的进水口是与潜水马达(1)的排水端相连接。又,压流管(24)的出水口则设于座体(2)略上方另侧的导接口(25),而导接口(25)可供一喷流管组(4)的前喷流管(41)螺接贯通,以导流水液与空气所混合产生的气泡。空气导管是呈一中空管状,其长度视养殖池的水深深度而定,借此可将空气导入混合室(23)内,而位于空气导管(3)旁侧的安装架杆(5)主要是供本实用新型放置于养殖池水底之用。喷流管组(4)是由前、中、后段喷流管(41)(42)(43)及两呈圆形的前后切割网(44)(45)组合而成,而前段喷流管(41)的前端口较其后端口小,且前段喷流管(41)的前端口可借由螺栓的螺锁而与座体(2)的导接口(25)相连接贯通,其后端环边设有数个螺孔(411),该等螺孔(411)可经由螺栓的穿螺,而将前段喷流管(41)的后端口与中段喷流管(42)的前端口及前切割网(44)予以螺接组合。且前切割网(44)是位于前、中段喷流管(41)(42)之间,可供气泡由前段喷流管(41)进入中段喷流管(42)时予以切割,使原先粗大的气泡得以切割较小的气泡(该切割网的网目孔径较气泡的圆径小,且不会影响水流流速)。中段喷流管(42)的后端口亦较前端口大并略呈一喇叭状,其环边同时设有数个螺孔(421)可供螺栓穿螺,中段喷流管(42)的后端口与后段喷流管(43)的前端口可再借由螺栓穿螺螺孔(431)而组接一起,并于其中间穿螺夹组一后切割网(45)。而后切割网(45)的网目孔径均较前切割网(44)的网目孔径及较细小气泡小,如此可使经过前切割网(44)切割开的细小气泡由中段喷流管(42)进入后段喷流管(43)时,可再次予以切割分成更为细小的气泡(亦即细致化气泡),以减缓气泡向上浮升的速度(因气泡愈大其向上浮升的速度亦愈快),达到增加水液含氧量的目的。
又,后段喷流管(43)的内部固置有一螺旋状的导旋叶片(432),而该导旋叶片(432)是由前端口内部往后端口成纵向螺旋状延伸固定,借此可令水液与气泡顺随着导旋叶片(432)的导流而呈一旋流状态,有助于细致化气泡的流动而均匀分布在养殖池内以提高溶氧率。
经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是先利用两安装架杆(5)将其整体沉置于养殖池水底,并使空气导管(3)的顶端凸露在空气中,以使空气可由空气导管(3)进入座体(2)的混和室(23)。借由潜水马达(1)运转使水液由其底部吸入,经由管路导流入座体(2)内部的压流管(24),由于压流管(24)的管径是呈逐渐缩小状,因此水液从压流管(24)流出时可受其管径影响而改变成一具强劲流速的水流,而此水流在混合室(23)与压流管(24)端口间则会形成一局部的低压,由于空气导管(3)是与混和室(23)贯通连接,因此空气同时可被低压压力吸入,进而使得空气及水液混合产生许多气泡(此是利用文氏管原理)。而此时所产生的气泡较为粗大,而该等粗大气泡可再受到水液的带动而流入前段喷流管(41)内,因前段喷流管(41)与中段喷流管(42)之间螺置有一前切割网(44),故前切割网(44)可将该等粗大的气泡予以切割成许多较为细小的气泡,并且该等较为细小的气泡可流入中段喷流管(42)内。又,由于中段喷流管(42)与后段喷流管(43)之间亦螺接另一后切割网(45),而后切割网(45)的网目孔径又较前切割网(44)的网目孔径及较细小气泡的圆径更为细小,因此,当较细小气泡经过后切割网(45)时,可再次地被切割成为更为细小的气泡,而通过后切割网(45)的较细小气泡而成为细致化气泡。当细致化气泡进入后段喷流管(43)时,可受后段喷流管(43)内部所固置的螺旋状导旋叶片(432)影响,而顺随着其导旋叶片(432)呈一旋流状予以排出,故此时经后段喷流管(43)所排出的细致化气泡及水液会成一旋流状充斥于养殖池内,以带动养殖池的水液旋流,达到增加养殖池的溶氧率及提高输氧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可借由前、中、后段喷流管及两前后切割网的设置,使原先所产生的粗大气泡经过数次的切割,而成为一极为细致化气泡,以防止气泡浮升的速度过于快速,且该前后切割网的设置亦不会影响到整个水流的流速,并且再借由后段喷流管内部的螺旋状导旋叶片,使其排出的细致化气泡及水液可呈一旋流状,以促使养殖池的水液产生旋流效果,进而达到增加水液溶氧率并提高输氧效率的目的,以彻底改善习用喷流式打氧机的使用缺点。经过改进的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其使用性能,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要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是由一潜水马达、座体、空气导管及喷流管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流管组由前、中、后段喷流管及两前后切割网构成,该前、中段喷流管的前后端环边及后段喷流管的前端环边均具有数个螺孔,供螺栓穿旋使之相互螺接组合,而在前段喷流管与中段喷流管之间螺接固置有一前切割网,中段喷流管与后段喷流管之间螺置有一后切割网,且于后段喷流管内部固设有一导旋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切割网的网目孔径较原先所产生的粗大气泡的圆径小,后切割网的网目孔径又较前切割网切割所形成的较细气泡的圆径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旋叶片完全固置于后段喷流管内部,并呈一螺旋十字纵向状。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喷流式打氧机,包括潜水马达、座体、空气导管及喷流管组,喷流管组由前、中、后段喷流管及两前后切割网组成,前段喷流管与中段喷流管间螺接一前切割网,中段喷流管与后段喷流管间螺置一后切割网,后段喷流管内固设一导旋叶片;借此可使水液与空气混合产生的粗大气泡经由前、后切割网被切割,成为细致化气泡,再借后段喷流管内的导旋叶片导流,使其细致化气泡及水液可呈一旋流状排出,可提高溶氧率及输氧效果。
文档编号A01K61/00GK2402137SQ992542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8日
发明者刘承汉 申请人:刘承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