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及树建筑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270593阅读:来源:国知局
先从主干部分(图3圆心O即主干位置)开始搭建,高5m。地面按分支所示挖深40cm,宽40cm长沟,浮土摆放两侧,靠接完成后回填。选长势最好的4株构件1,6株构件7,24株构件8,2856株构件3。两个半月后,构件主体(靠接段)长100cm,满足靠接需求后开始靠接操作。
[0071]4株构件I自下而上顺序靠接,4株构件I由下自上依次称为第I层构件1、第2层构件1、第3层构件I和第4层构件1,第4层构件I的营养盆摆放在已挖好的长沟中;然后顺序靠接2株构件7,即将第4层构件I的梢靠接部位与第一株构件7的根靠接部位靠接,再将第一株构件7的中靠接部位与第二株构件7的根靠接部位靠接;再从2株构件7上端分别顺序靠接2株构件7,即将第一株构件7的梢靠接部位与第三株构件7的根靠接部位靠接,再将第三株构件7的中靠接部位与第四株构件7的根靠接部位靠接;第二株构件7的梢靠接部位与第五株构件7的根靠接部位靠接,再将第五株构件7的中靠接部位与第六株构件7的根靠接部位靠接。因此,第一株构件7上形成了 2个主枝。同理,第二株构件7也形成了 2个主枝。主枝上构件7按图3所述示的方式与构件3靠接后分化为分枝。
[0072]本实施例中葡萄树共有24个分枝。每个分枝靠接构件3至分枝长度达60m(圆心O至分枝末端的距离OX为60m)为止。至此,组合树干组合树冠的4主要分枝搭建完成。冠构件绑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到半径15m处逐步降低至2.5m高。本实施例中组合树根的形状与组合树冠相同,搭建方式也相仿,不同之处仅在于用构件8来搭建侧根。本实施例中组合树根含有24条侧根,每条侧根通过多个构件3依次靠接可长达60m。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用构件9来代替构件3搭建组合树冠和组合树根。
[0073]I个月后靠接点愈合,拆除嫁接膜;又I个半月后,剪除半径50-60m之间的冠构件的树根和根构件的树冠,半径40-50m冠构件的树根环剥。再一个半月后,剪除半径40-50m之间的冠构件的树根和根构件的树冠,半径30-40m冠构件的树根环剥,剪除干构件及组合树冠主要分枝的冠构件的树根和树冠,做好越冬工作。次年春天开始,视主干生长情况用
1-2个月的时间逐步剪除冠构件的树根和根构件的树冠,至此,巨型独干景观葡萄树搭建完成,覆盖面积11300平方米,靠接层数可达123层。整个靠接及后续修剪过程中都需要按常规方式进行日常管理。
[0074]实施例3
[0075]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通过本实施例方法可以快速、规模化的构建组合大树,用于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园林绿化等多种方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76]小树截干,萌发新枝后造型,靠接部位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小树即为构件,构件主体(靠接段)的长度为100cm。
[0077]将一个构件的靠接部位与其他构件的靠接部位靠接以构建组合树冠、组合主干和/或组合树根。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I)选择一株构件I作为主根砧,主根砧与2株构件I依次靠接构建组合树干;(2)组合树干的上第三株构件I与第一株构件7靠接,该第一株构件7的梢靠接部位再与I构件3的靠接后,与I株构件6靠接,构建组合树冠的主枝;(3)第一株构件7的中靠接部位与第二株构件7靠接,该第二株构件7的中靠接部位再与I株构件I依次靠接,最后与I株构件4靠接,构建组合树冠的中心干;第二株构件7的梢靠接部位与I株构件2靠接后,再与I株构件5靠接,构成组合树冠的另一主要分枝;(4)主根砧与2株构件8靠接,每株构件8再与I株构件3靠接,构建组合树根。本实施例中组合大树的结构如图4所示。
[0078]更优选的,分步骤(2)还包括组合树冠的主枝、分枝上的构件2或构件3可以再与其他构件9靠接,用于构建组合树冠的主枝、分枝;分步骤(3)还包括中心干上的构件I可以再与其他构件7靠接,用于构建组合树冠的中心干。
[0079]靠接点愈合后,拆除嫁接膜;2_4周后,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能满足组合树干的供养需求后,剪除组合树干中干构件的树冠和树根;当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满足主枝的供养需求后,剪除被荫蔽的主枝构件的树冠。定期修剪组合树冠。1-3年后,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能满足组合树冠和组合树根供养需求后,逐步剪除冠构件的树根和根构件的树冠;组合大树生长至地上部分满足自然生长力学要求后,拆除支撑架。
[0080]实施例4
[0081]本实施例中对高20m,长12m,宽12m的楼房进行天台绿化。采用4株组合大树,再在天台对4株组合大树的组合树冠进行靠接。本实施例中组合大树的结构如图5所示。
[0082]选择I年生团花树苗截干,造型,截干造型的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包含以下数量的下述造型:100构件3,140株构件I,12株构件8,100株构件2,10株构件10,构件主体长度100cm。为了方便靠接和固定,根据需要搭建支撑架。整个组合大树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遮荫防晒。
[0083]择优选取构件进行靠接。在楼房四个墙角处,距离楼房约Im的位置构建组合大树。下面仅以一株组合大树为例说明组合大树的构件方法。如图4所示,图4中虚线表示楼顶位置。移栽在实地中的构件I为主根砧,在主根砧的梢靠接部位依次靠接23株构件I构成组合大树的组合树干Y,组合树干Y高出楼顶约3-5m ;在主根砧的根靠接部位沿楼房墙壁相互垂直的靠接2株构件8,每株构件8上依次靠接10株构件3构成组合大树的组合树根Z ;组合树干最上层的构件I为顶层构件,顶层构件的根靠接部位依次与11个构件3靠接为第一分枝M,第一分枝M为弧形,弧长约为Ilm ;组合树干Y自上向下数第3个构件I为中层构件,中层构件的梢靠接部位也依次与8个构件3靠接为第二分枝N。同一组合大树内部的第一分枝M与第二分枝N在中部通过2个构件10交叉靠接。四株相对的组合大树的第一分枝M末端的构件3靠接在一起,形成第一交叉点;第二分枝N末端的构件3也靠接在一起,形成第二交叉点。第一交叉点与第二交叉点之间通过构件I靠接相连。四株组合大树的第二分枝N中部通过构件3靠接相连。因此,构建完成后得到一个整体的组合树冠L。
[0084]靠接点愈合后拆除嫁接膜,组合树干增粗Icm后,剪除组合树干上的干构件的树冠和树根。随后剪除被荫蔽的主枝构件的树冠和树根,又I个月后,疏剪剩余构件的树根和/或树冠;定期修剪组合树冠。待组合树干经过补偿性生长能满足组合大树的供养需求后,逐步剪除冠构件的树根和根构件的树冠;组合大树生长至地上部分满足自然生长力学要求后,拆除支撑架。本实施例适用于天台绿化的组合大树构建,快速的达到绿化效果,美化环境。
[0085]实施例5
[0086]2014年4月5日,用自然生长的自然树苗进行本发明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选用10株直径1-1.5cm、树高130-160cm的香樟树苗,选最细的3株保留顶梢,其余树苗于120cm处去梢,并由粗至细按1-10编号,留梢树苗为8、9、10号。将1-10号树苗剪除开张角度大于60度的树枝后分别对应移栽至1-10号营养盆。预先按树苗摆放次序搭建支撑架,支撑架满足摆放营养盆和固定树体需求。5月5日进行,由下至上竖直向靠接。移栽I号树苗至实地,在2号营养盆底部开直径1cm的小洞,收拢I号树苗的枝叶自2号营养盆的小洞中穿过,I号树苗的梢靠接部位靠接2号树苗的根靠接部位,靠接点长5cm宽0.5cm,上下两个靠接点相距100cm,并绑缚支撑架固定1、2号树苗的树干,将营养盆修补完整,补充营养土。
2-8号树苗也用上述方法依次靠接。9号树苗的根靠接部位与6号树苗的中靠接部位靠接,作为组合树冠的一个主干,9号树苗再与6号树苗靠接时与组合树干成45°角。同样的,10号树苗的根靠接部位与7号中靠接部位靠接,作为组合树冠的另一个主干,10号树苗在于7号树苗靠接时与组合树干成45°角。
[0087]一个月后拆除靠接点嫁接膜。9月5日,剪除I号树苗的枝条和靠接点上方的树冠,同时剪除2-7号树苗的枝条、树冠和树根以及8、9、10号树苗的树根,8层竖直方向靠接的组合树搭建完成。11月5日,树势良好,组合树高880cm,增高50cm,增粗2cm。
[0088]本实施例适用于快速构建生长较慢的木材或绿化用树种,用于绿化树种可减少层数或降低高度并增加主枝和增加主枝靠接层数,也可以增大主枝开张角,以适应绿化的要求。
[0089]实施例6
[0090]对小广场进行拱形棚架式绿化,拱形棚架长27米,宽12米,高6米。如图6示点 Al、A2、A3......A10,B1、B2、B3......BlO 搭建竖直支撑架,沿弧 AlBU A10B10,沿弧
A2C、A3D、A4E、A5B1......A10B6、FB7、GB8、HB9,沿弧 B2E、B3D、B4C、B5A1......B10A6、HA7、
GA8、FA9搭建拱形支撑架,各支撑架均满足施工和抗风、抗震要求,无中间支撑。Al-AlO以及Bl-BlO之间的虚线表示无支撑架和组合构件。
[0091]选用红皮榕2年生苗木920株入苗圃造型构件,苗圃内搭建遮阳网棚架遮阴。将红皮榕树苗距树根15cm截干后移栽至营养盆中,萌发的新枝择优造型,根部保留两个营养枝(20cm去梢),其余小枝抹除,造型枝生出的侧枝抹除。2个月后构件满足靠接要求,在苗圃内搭建组合构件。各造型及数量如下:170株构件1,50株构件4,600株构件3,100株构件6,构件1、4主体(靠接段)长130cm,构件3、6主体(靠接段)长120cm。
[0092]构建组合构件。首先,构建30株组合构件1,每株组合构件I为5层竖直向靠接,即4株构件I依次靠接,顶层靠接构件4。其次,构建60株组合构件2,每株组合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