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及树建筑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270593阅读:来源:国知局
件2为8层水平向靠接,即7株构件3依次靠接,末端靠接构件6。I个月后拆除嫁接膜,组合构件I除底层根外其余根环剥,组合构件2除起始端树根外其余根环剥。又I个月后,组合构件I剪除环剥过的树根和除顶端外的构件树冠,组合构件2剪除环剥过的树根。
[0093]将组合构件I和组合构件2运输至施工现场搭建拱形棚架。首先,搭建竖向构件,
具体方法为:移栽20株组合构件I于点A1、A2、A3......A10,B1、B2、B3......B10,并将其固定在支撑架上;每一个点上的组合构件I为一个竖向构件,用其所在位置的小写字母和数字表示,如Al处的竖向构件为竖向构件al。然后,由长弧开始搭建拱形,所述长弧包括A5B1、A6B2、A7B3、A8B4、A9B5、A10B6/A1B5、A2B6、A3B7、A4B8、A5B9 和 A6B10,共 12 个长弧拱形。2个组合构件2的长度略大于长弧的长度。长弧拱形的搭建方法具体为:2个组合构件2的末端向内,起始端向外并靠接两侧的组合构件1,组合构件I末端构件4的梢靠接部位与组合构件2起始端构件3的根靠接部位靠接。各长弧拱形上组合构件2之间的交点,由外向内靠接,最后靠接中间交叉点。靠接中间交叉点时,先切削中间交叉点的靠接面后,靠接同一长弧上相对的两个组合构件2,再靠接中间交叉点,在中间交叉点傻瓜缠绕嫁接膜密封,中间交叉点的靠接点与同一长弧上相对的两个组合构件2的靠接点相错开。如A5B1与其他长弧的靠接,长弧A5B1由2个组合构件2组成,分别称为A端组合构件2和B端组合构件2,A端组合构件2依次与长弧A4B8、A3B7、A2B6靠接。
[0094]上述12个长弧搭建完成后再搭建边弧AlBl和A10B10,后靠接短弧A4E、A3D、A2C、B2E、B3D、B4C、A7H、A8G、A9F、B7F、B8G 和 B9H,其中短弧 A4E、B4C、B7F 和 A7H 的长度大于一个组合构件2的长度,但小于两个组合构件2的长度,其他短弧的长度小于等于一个组合构件2的长度。短弧靠接的具体方法为:将短弧的组合构件2的一端与对应的竖向构件靠接,再靠接该短弧与其他弧之间的交叉点,组合构件2的另一端靠接在边弧AlBl或边弧A10B10上相应位置。当靠接短弧A4E、B4C、B7F和A7H的组合构件2时,用边弧AlBl或边弧A10B10上的组合构件2与一株组合构件2起始端靠接并向内引至已经靠接完的组合构件2末端处,靠接新交叉点,再靠接此弧上的2个组合构件2。将组合构件2长出的部分留15cm截断。
[0095]在组合树体上方搭遮阳网遮荫。视愈合程度和长势适时拆除嫁接膜及剪除组合构件2的树根,并且隔一个疏剪一个组合构件2上的构件树冠。越冬后拆除遮阳网,至秋末停止生长后重短截组合树体上方所有枝条,保留部分不大于40cm,拆除支撑架。次年春萌发新枝适时定枝修剪,经过一个生长季组合树体完全满足承重和抗风需求。
[0096]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以进行公路和大广场绿化,当跨度远大于本实施例的跨度时,需要延长支撑架的使用时间。搭建组合构件不仅便于操作,还减少了支撑架负荷,避免了高空坠落重物的风险,更安全。组合构件I还可替换为同种实生大树苗(胸径6cm以上),用大树苗可缩短组合树成型时间。大树苗需提前假植,根系不良时可靠接补根,高度不够可靠接增高。
[0097]实施例7
[0098]一个立体网状结构的树建筑,长16m,宽11m,高8m,网状结构为单层不规则曲面或其他形状。构件使用比较密集,如果每两个相邻交点之间的线段作为一个构件势必会造成摆放空间不足的局面。设计树建筑的三维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数据制作3份1:1网状模板,第一份模板完全切断作为造型构件模具;第二份模板切成组合构件,待构件造型完成后据此搭建组合构件。组合构件在苗圃内生长并修剪至满足设计图搭建要求。各组合构件可以进一步组合为部件。将组合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以未切割的第三份模板为依据,将组合构件搭建为树建筑。树建筑上方可靠接嵌入自然小树。
[0099]同样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建造多层网状结构的树建筑。组合树体长宽高及网面层数不作具体限制,只受限于承重能力,抗风能力及选用树种的生长指标。组合树体营养器官不够时,可沿地面向外围靠接补根,顶层可接补长枝,长枝引向斜下方距地面3-5m处搭建支撑架,长枝与地面不发生关联,组合树体生长量能满足自身需求后短截长枝或完全截除。
[0100]本实施例所述的树建筑可应用于景观建设和现实居住,制作成树屋时增加内部空间利用率,预留门窗,可以将组合树体搭建房子外,3年内组合树体拆除支撑架独立生长,5年内便可以构建完成,满足居住要求。
[010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株小树与其他小树依次靠接以构建组合树冠、组合主干和/或组合树根;靠接点愈合后,拆除嫁接膜;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能满足组合树干的供养需求后,剪除组合树干中小树的冠和根;当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满足主枝的供养需求后,剪除被荫蔽的主枝中小树的冠;定期修剪组合树冠,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能满足组合树冠和组合树根供养需求后,逐步剪除组合树冠构件的树根和组合树根构件的树冠;小树为自然小树或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件为造型后的小树或树根、树冠或树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树为构件,包括以下步骤: 51、制备构件:小树截干,萌发新枝后造型,靠接部位达到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小树即为构件; 52、靠接:将一个构件的靠接部位与其他构件的靠接部位靠接以构建组合树冠、组合主干和/或组合树根; 53、修剪:靠接点愈合后,拆除嫁接膜;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能满足组合树干的供养需求后,剪除组合树干中干构件的树冠和树根;当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满足主枝的供养需求后,剪除被荫蔽的主枝构件的树冠; 54、定型:定期修剪组合树冠,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能满足组合树冠和组合树根供养需求后,逐步剪除组合树冠构件的树根和组合树根构件的树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将两个以上构件靠接为组合构件,再将一个组合构件的靠接部位与其他构件或组合构件的靠接部位靠接以构建组合树冠、组合树干或组合树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件的造型包括竖直造型、斜向造型、水平造型、第一顶端造型、第二顶端造型、第三顶端造型、第一分支造型、第二分支造型、第三分支造型和双向造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选择一个竖直造型构件作为主根砧,主根砧与多个竖直造型构件依次靠接构建组合树干;S22、组合树干上的竖直造型构件与第一分支造型构件靠接,第一分支造型构件与斜向造型构件或水平造型构件靠接,该斜向造型构件或水平造型构件再与其他斜向造型构件或水平造型构件依次靠接,最后与第二顶端造型构件或第三顶端造型构件靠接,构建组合树冠的主枝和分枝;S23、第一分支造型构件与一个竖直造型构件靠接,该竖直造型构件再与其他竖直造型构件依次靠接,最后与第一顶端造型构件靠接,构建组合树冠的中心干;S24、主根砧与多个第二分支造型构件靠接,每个第二分支造型构件再与多个水平造型构件靠接,构建组合树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步骤S22还包括组合树冠的主枝、分枝上的斜向造型构件或水平造型构件再与其他第三分支造型构件靠接,用于构建组合树冠的主枝、分枝;分步骤S23还包括中心干上的竖直构件再与其他第一分支造型构件靠接,用于构建组合树冠的中心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株组合大树的组合树冠内部或两株以上组合大树的组合树冠之间通过构件靠接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组合大树至少有I个组合树干;两个以上组合大树的组合树干以及每个组合大树内的2个以上组合树干通过构件靠接相连。
10.一种树建筑,由构件或组合构件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靠接搭建而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株小树与其他小树依次靠接以构建组合树冠、组合主干和/或组合树根;靠接点愈合后,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能满足组合树干的供养需求后,剪除组合树干中小树的树冠和树根;当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满足主枝的供养需求后,剪除被荫蔽的主枝中小树的树冠;定期修剪组合树冠,组合大树经过补偿性生长能满足组合树冠和组合树根供养需求后,逐步剪除组合树冠构件的树根和组合树根构件的树冠。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树建筑。本发明小树快速构建组合大树的方法可以使树的冠、干、根都可以快速延伸,快速的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广度。
【IPC分类】B44C5-06, A01G1-00
【公开号】CN104584854
【申请号】CN201510073647
【发明人】魏巍巍
【申请人】魏巍巍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