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小麦土壤的立式旋耕处理方法_2

文档序号:8288438阅读:来源:国知局
相比没有 明显差异;在拔节期,FLl(1405. 2万株Am2)、FL2 (1418. 0万株Am2)处理的群体数低于 CK(1503.3万株/hm2);到孕穗期,小麦群体发生明显的两极分化,无效分蘖逐渐死亡,FL1、 FL2处理的群体数分别为762. 7、798. 6万株Am2,高于CK(698. 6万株/hm2),但是各耕作处 理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成熟期FL1、FL2处理的群体数分别为730. 6、761. 4万株/hm2,分别 比CK(683. 9万株/hm2)多46. 7、77. 5万株/hm2,均显著ft仍)高于对照。
[0016]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程度也存在着差异,最终反映在地上部作物的生长状况。 小麦成熟期,FL1、FL2处理的小麦株高分别为61. 0、60. 6cm,比对照(CK,60.Icm)略高; FL1、FL2、CK处理的小麦穗长分别为6. 25、6. 67、6. 53cm,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相比, 本发明耕作对小麦的穗粒数影响较大,FL1、FL2处理的小麦穗粒数分别为31. 2、31. 2粒/ 穗,比对照(CK,26. 8粒/穗)分别多4. 4、4. 4粒/穗,达到极显著(/7彡d7)差异水平 (表1);同时,本发明耕作处理的土壤对小麦旗叶光合性能较好,FL1、FL2处理的小麦旗叶 SPAD值分别为51. 3、46. 7,均极显著ft似)高于对照(CK,20. 2)。
[0017] 不同的耕作方式对最终小麦的产量影响不同,小麦成熟期FL1、FL2处理的小麦理 论产量分别为 9573.6、9977.9 1^/111112,比对照(〇(,7668.8 1^/111112)分别增加了 1904.8、 2309.Ikg/hm2,而且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FL1、FL2、CK各处理实收产量分 别为8137. 6、8481.2、6518. 5kg/hm2,本发明耕作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 对照,FLl、FL2分别比对照增产24. 5、30. 1%。
[0018] 试验三: 2013年10月,在河南某地褐潮土试验,(1)立式旋耕耕作方式I(FLl):直接用立式旋耕 机械深旋耕作业一遍,深度为20-30cm,然后用旋耕机入土 2-3厘米旋耕平整一遍,施肥,播 种;⑵立式旋耕耕作方式2(FL2):直接用立式旋耕机械深旋耕作业一遍,深度为30-40cm, 然后用旋耕机入土 2-3厘米旋耕平整一遍,施肥,播种;(3)对照:用犁深翻,然后用旋耕机旋 耕一遍,施肥,播种。选用的小麦品种为理生828(省审理生828),于2013年10月16日播 种,播量 195kg/hm2;施肥:尿素 225kg/hm2,磷酸二按 375kg/hm2,氯化钾 150kg/hm2。追 肥本着前氮后移的原则,拔节到孕穗阶段施尿素150kg/hm2。2014年5月,小麦成熟期,每 个处理处理随机抽取3个样点进行测产,每点取Im双行测亩穗数,每点取20穗测穗粒数, 对照的3点平均测产结果为:平均亩穗数45. 57万,平均穗粒数26. 72粒,千粒重按常年42 克,折算系数〇. 85,折合产量大434. 71kg/亩。粉垄I(FLl)的3点平均测产结果为:平均 亩穗数48. 71万,平均穗粒数31. 17粒,千粒重按常年42克,折算系数0. 85,折合产量达 541. 97kg/亩;较对照产量434. 71kg/亩增产107. 26kg/亩,增幅24. 67%。粉垄2 (FL2)的 3点平均测产结果为:平均亩穗数50. 76万,平均穗粒数31. 20粒,千粒重按常年42克,折 算系数0. 85,折合产量达565. 71kg/亩,较对照产量434. 71kg/亩增产131.OOkg/亩,增幅 30. 13%〇
[0019] 在每次试验前,都对土地的酸碱度进行了测试,播种前旋耕处理后的土地酸碱值 一般为7. 7-7. 9,小麦收获后再测土壤的酸碱值降为7. 1-7. 2,表明该耕作方法有利于对土 壤的改善,防止土地盐碱化,利于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
[0020] 在对种植小麦土地按本发明进行处理的同时,还对玉米、花生、土豆种植使用,并 设对照组,每种作物各5亩,结果均达到了作物增产的目的,平均增产如下表:
【主权项】
1. 一种种植小麦土壤的立式旋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土地晾晒:在每年一茬小麦、一茬玉米的两熟制农区,玉米秋收后,晾晒3-8天,以 消除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保持土壤墒情重量含水率16-20% ; (2) 、秸杆还田:利用秸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杆粉碎成2-15cm、直径0. 5-2cm ; (3) 、施底肥:在秸杆粉碎还田后,每亩施入作为氮肥的尿素15-20kg、作为磷肥的磷酸 二胺24-26kg、作为钾肥的氯化钾9-llkg作底肥; (4) 、施耕:施底肥后,用立式旋耕机旋耕一遍,深松土层,将土壤旋磨粉碎,旋耕深度为 2〇-40cm ; (5) 、耙平:旋耕后,再用立式旋耕机深伸出土地2-10cm耙平一遍,然后打畦,畦与畦之 间构成排灌沟; (6) 、播种:根据小麦品种适时播种,播种后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再追施作为氮肥的 尿素 8-10k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小麦土壤的立式旋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1) 、土地晾晒:在每年一茬小麦、一茬玉米的两熟制农区,玉米秋收后,晾晒4-7天,以 消除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保持土壤墒情重量含水率17-19% ; (2) 、秸杆还田:利用秸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杆粉碎成5-12cm、直径0. 8-1. 2cm ; (3) 、施底肥:在秸杆粉碎还田后,每亩施入作为氮肥的尿素16-18kg、作为磷肥的磷酸 二胺24. 5-25. 5kg、作为钾肥的氯化钾9. 5-10. 5kg作底肥; (4) 、施耕:施底肥后,用立式旋耕机旋耕一遍,深松土层,将土壤旋磨粉碎,旋耕深度为 25_35cm ; (5) 、耙平:旋耕后,再用立式旋耕机深伸出土地3-8cm耙平一遍,然后打畦,畦与畦之 间构成排灌沟; (6) 、播种:旋耕耙平后的土地,根据小麦品种适时播种,播种后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 再追施作为氮肥的尿素8. 5-9. 5k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小麦土壤的立式旋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1) 、土地晾晒:在每年一茬小麦、一茬玉米的两熟制农区,玉米秋收后,晾晒5-6天,以 消除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保持土壤墒情重量含水率17-18% ; (2) 、秸杆还田:利用秸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杆粉碎成7-lOcm、直径0. 9-lcm ; (3) 、施底肥:在秸杆粉碎还田后,每亩施入作为氮肥的尿素16-17kg、作为磷肥的磷酸 二胺24. 5-25. 5kg、作为钾肥的氯化钾9. 5-10. 5kg作底肥; (4) 、施耕:施底肥后,用立式旋耕机旋耕一遍,深松土层,将土壤旋磨粉碎,旋耕深度为 26_30cm ; (5) 、耙平:旋耕后,再用立式旋耕机深伸出土地5-7cm耙平一遍,然后打畦,畦与畦之 间构成排灌沟; (6) 、播种:旋耕耙平后的土地,根据小麦品种适时播种,播种后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 再追施作为氮肥的尿素9kg。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小麦土壤的立式旋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1) 、土地晾晒:在每年一茬小麦、一茬玉米的两熟制农区,玉米秋收后,晾晒6-7天,以 消除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保持土壤墒情重量含水率17-18% ; (2) 、秸杆还田:利用秸杆粉碎还田机,将玉米秸杆粉碎成8-9cm、直径0. 8-lcm ; (3) 、施底肥:在秸杆粉碎还田后,每亩施入作为氮肥的尿素18kg、作为磷肥的磷酸二 胺25kg、作为钾肥的氯化钾IOkg作底肥; (4) 、施耕:施底肥后,用立式旋耕机旋耕一遍,深松土层,将土壤旋磨粉碎,旋耕深度为 33_35cm ; (5) 、耙平:旋耕后,再用立式旋耕机深伸出土地2-10cm耙平一遍,然后打畦,畦与畦之 间构成排灌沟; (6) 、播种:旋耕耙平后的土地,根据小麦品种适时播种,播种后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 再追施作为氮肥的尿素9kg。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种植小麦土壤的立式旋耕处理方法,有效解决土壤耕层质量的退化,影响小麦产量的增加和提高质量的问题,方法是,在每年一茬小麦、一茬玉米的两熟制农区,玉米秋收后,晾晒3-8天,保持土壤墒情重量含水率16-20%;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施底肥;后,用立式旋耕机旋耕一遍,深松土层,将土壤旋磨粉碎,再用立式旋耕机深伸出土地2-10cm耙平一遍,然后打畦,播种,播种后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再追施作为氮肥的尿素8-10kg;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好,可有效防止种植小麦的土壤板结、退化,旋耕处理后的土壤土质松软,利于保护墒情,提高农作物对养分的利用率,保证小麦的良好生产和提高产量,而且减少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IPC分类】A01G1-00, A01B79-02
【公开号】CN104604388
【申请号】CN201510084271
【发明人】聂胜委, 张玉亭, 张新友, 汤丰收, 黄绍敏, 何宁, 张巧萍, 张水清, 韦本辉
【申请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