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0694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插秧机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日本特开2008-228598号公报公开的插秧机的整地装置,具备:安装于旋转驱动的驱动轴的整地转动体、夹设于该驱动轴与栽插部之间的加强撑杆、以及对该整地转动体的高度(作业位置)进行升降操作的操作杆。
[0003]在插秧机的作业行驶过程中,即便在石头、异物与整地装置碰撞,从而从前后方向对整地装置的整地转动体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也通过加强撑杆的支承,来防止该整地转动体因弯曲而破损。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28598号公报
[0005]但是,整地转动体构成为若不依赖操作杆的升降操作,则不能从进行作业的(所设定的)高度位置上升,因此在施加从下方朝向上方的外力的情况下,例如在田埂坚硬、向上方隆起而存在突然推顶整地转动体的情况下,有可能使整地转动体破损。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整地装置的作业过程中,即便存在从接地部突然推顶整地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其破损的技术。
[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接下来对用于解决该课题的手段进行说明。
[0008]本发明的插秧机,具备田埂整地用的整地装置,该插秧机的特征在于,所述整地装置经由设置于栽插部的支承连杆机构而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该栽插部进行升降,所述支承连杆机构包括操作杆,该操作杆用于经由该支承连杆机构而对所述整地装置进行升降操作,所述操作杆不依赖该操作杆的操作而允许所述整地装置向上升侧移动。
[0009]所述支承连杆机构具有沿着所述整地装置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旋转轴,并构成为能够根据该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而使所述整地装置进行升降,所述操作杆的转动基部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在所述操作杆的转动基部设置有:抵接托架,其固定于所述旋转轴并从所述转动基部的上方侧抵接;弹性部件,其对所述转动基部和所述抵接托架向它们相互抵接的方向施力。
[0010]所述支承连杆机构具备根据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运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的上下连杆,所述上下连杆配置在后轮的后方且在所述栽插部的插秧机船体的前方,并且在所述上下连杆的前表面设置有挡泥板。
[0011]根据本发明的插秧机,在整地装置的作业过程中,即便在从接地部突然推顶整地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其破损。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插秧机的侧视图。
[0013]图2是表示整地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3是表示操作杆的立体图。
[0015]图4是表示操作杆的侧视图,且是表示对整地装置作用有较大载荷的情况下抵接托架的动作的图。
[0016]图5是表示挡泥板的侧视图。
[0017]图6是表示控制栽插部左右倾斜的结构的框图。
[0018]图7是表示秧苗连接作业时的控制的流程。
[0019]图8是表示控制栽插部左右倾斜的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框图。
[0020]图9是表示使用低通滤波器对行驶部的倾斜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过滤后的检测值的图。
[0021]图10是表示插秧传动壳体的支承结构的后方立体图。
[0022]图11是表示插秧传动壳体的支承结构的前方立体图。
[0023]图12是表示插秧条停止离合器的马达单元的前方立体图。
[0024]图13是表示马达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前方立体图。
[0025]图14是表示/、字状的整地装置的俯视图。
[0026]图15是表示/、字状的整地装置的整地传动壳体的图。
[0027]图16是表示使中央插秧机船体向前方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所示,插秧机I具备:发动机2、动力传递部3、栽插部4以及升降部5。栽插部4经由升降部5而连结于机体,能够通过升降部5沿上下方向升降。来自发动机2的动力经由动力传递部3而向栽插部4传递。插秧机I一边借助发动机2的驱动而行驶、一边通过栽插部4向田地种植秧苗。
[0029]来自发动机2的驱动力,在动力传递部3经由变速器6传递至PTO轴7。PTO轴7从变速器6向后方突出地设置。从PTO轴7经由万向接头而向插秧传动壳体8传递动力,从而驱动栽插部4。另外,从变速器6朝向后方设置有驱动轴9,从驱动轴9向后桥壳体10传递驱动力。进而,从后桥壳体10向田埂整地用的整地装置20传递动力。
[0030]在栽插部4的插秧位置前方,配置有多个插秧机船体14。在栽插部4的插秧机船体14的前方配置有整地装置20。
[0031]整地装置
[0032]如图2所示,整地装置20经由支承连杆机构30而安装于对栽插部4进行支承的插秧框架15。支承连杆机构30将整地装置2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栽插部4进行升降(转动)。即,整地装置20能够根据支承连杆机构30的升降而改变相对于栽插部4的高度。
[0033]支承连杆机构30具备:沿着整地装置20的延伸方向(插秧框架15的宽度方向)设置的旋转轴31、固定于旋转轴31的两端的臂32、将臂32与整地装置20连接并且对整地装置20进行支承的上下连杆33、以及将上下连杆33的下端与插秧框架15连接的辅助臂34。
[0034]旋转轴31在两端部经由支承臂35而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插秧框架15。这样,在支承连杆机构30中,臂32伴随旋转轴31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上下连杆33上下移动,从而能够改变整地装置20相对于插秧框架15 (栽插部4)的高度。
[0035]如图3所示,在旋转轴31的中央设置有操作杆40,用于对旋转轴31进行转动操作(对支承连杆机构30进行升降操作)。操作杆40的转动基部41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旋转轴31。转动基部41设置为从旋转轴31朝向径向突出。
[0036]转动基部41被固定于旋转轴31的抵接托架42朝向下方施力。抵接托架42从上方与转动基部41抵接。在抵接托架42与转动基部41之间设置有扭簧43。扭簧43卷绕于旋转轴31,且一端固定于转动基部41,另一端固定于抵接托架42。通过扭簧43的弹力对抵接托架42和转动基部41朝向相互抵接的方向施力。即,操作杆40经由转动基部41以及抵接托架42而与旋转轴31连结,从而构成为操作杆40的转动操作与旋转轴31联动。
[0037]在操作杆40的侧方设置有对操作杆40的转动位置进行保持的保持托架45。保持托架45固定于插秧框架15。在保持托架45分别以规定的高度设置有多个卡止槽45a。卡止槽45a中的一个与安装于操作杆40的中途部的卡合板40a卡合,从而能够保持操作杆40的转动位置,进而能够决定整地装置20的高度。
[0038]操作杆40的转动基部41与保持托架45的下端通过弹簧46连结,从而通过弹簧46以使操作杆40朝向上方转动的方式施力。即,若使卡合板40a从卡止槽45a脱离,则弹簧46的作用力作用于使操作杆40朝向上方转动的方向。
[0039]另外,操作杆40被复位弹簧47向保持托架45侧施力。由此能够保持操作杆40的卡合板40a与保持托架45的卡止槽45a卡合的卡合状态。
[0040]如图4所示,例如在经过隆起的坚硬的田埂的情况下等,在对整地装置20施加朝向上方的载荷的情况下,整地装置20欲朝向上方移动。而且该载荷作为旋转力而经由上下连杆33传递至旋转轴31。
[0041]在施加于旋转轴31的旋转力比扭簧43的弹力大的情况下,即在较大的载荷作用于整地装置20的情况下,抵接托架42从操作杆40的转动基部41分离,由此能够不依赖操作杆40的保持位置而允许整地装置20向上方移动。
[0042]因此即便在维持由操作杆40决定的整地装置20的高度,并且对整地装置20施加朝向上方的较大的载荷的情况下,也根据扭簧43的弹力而允许整地装置20向上方移动,从而能够防止整地装置20破损。此外,能够通过扭簧43的弹力来吸收上下移动。
[0043]另外,当在沥青路面等坚硬的路面上行驶的过程中,使整地装置20比插秧机船体14更下降的状态(使栽插部4最下降的状态)下,即使整地装置20与路面接触,也允许整地装置20向上升侧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其破损。
[0044]另外,适当地改变扭簧43的弹性系数,由此能够改变整地装置20与田地的接地载荷。因此能够根据田地条件、插秧条件等来选择最佳的接地载荷。
[0045]另外,将支承连杆机构30的旋转轴31与操作杆40的转动基部41设置在同轴上,此外在旋转轴31设置扭簧43,由此能够使装置结构小型化。
[0046]如图5所示,上下连杆33设置在后轮11与插秧机船体14之间。在上下连杆33的下部前表面设置有挡泥板36。挡泥板36为上部朝向后方弯折的板状的部件,防止通过后轮而飞溅的泥落到插秧机船体14上,并且通过其倾斜形状使飞溅的泥落到整地装置20的前方,从而不会对插秧作业带来泥的影响。
[0047]秧苗连接作业时的控制
[0048]栽插部4构成为能够通过升降部5进行升降,同时构成为也能够以机体宽度方向的中央为中心左右倾斜。通常在作业时,通过倾斜传感器53对与田地的倾斜对应的机体行驶部的左右倾斜进行检测,并使用该检测结果等对栽插部4左右方向的倾斜进行调整。由此,使栽插部4追随田地的倾斜而倾斜,从而能够执行栽插部4相对于田面成为水平的水平控制。
[0049]在秧苗连接作业时,将发动机转速控制为比怠速转速低,因此机体的振动增大。由此,公知有倾斜传感器53发生误检测,从而可能产生无法适当地保持栽插部4的倾斜角度的不良情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对秧苗连接作业时倾斜传感器53的检测结果进行适当地处理,从而适当地保持栽插部4的倾斜角度的控制结构。
[0050]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50分别与下述部件连接,即:位置开关51,其检测主变速杆的操作位置;设定开关52,其对设定栽插部4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的栽插部倾斜设定标度盘的操作位置进行检测;倾斜传感器53,其检测行驶部的左右倾斜;以及倾斜传感器54,其检测栽插部4的左右倾斜。从设定开关52向控制装置50输入设定值A,从倾斜传感器53向控制装置50输入检测值B,从倾斜传感器54向控制装置50输入检测值C。
[0051]在控制装置50中,根据设定值A、检测值B以及检测值C来决定栽插部4的倾斜角度,并输出输出值D。
[0052]如图7所示,在位置检测开关51检测出秧苗连接位置的情况下,从设定开关52取得设定值A,从倾斜传感器53取得检测值B,从倾斜传感器54取得检测值C。然后,在将检测值B的值固定为中央值后,决定输出值D。即,将与行驶部的左右倾斜相关的检测值B作为中央值,作为静止的状态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