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

文档序号:8516741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昆虫学实验,尤其是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
【背景技术】
[0002] 钻蛀性昆虫,由于其生活在荒山野岭的寄主植物枝干内部,生存场所隐蔽,很难观 察,而且发现该虫的场所往往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对其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在生物生态学 与害虫防治技术上进行研宄的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将有研宄价值的钻 蛀性昆虫幼虫从发现的荒山野岭成功移植到交通方便、易于观察研宄的实验场所,为钻蛀 性昆虫的系统研宄提供便利条件。
[0004]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包括解剖工具、带盖塑料试管和绑带,其特征 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幼虫采集,野外调查发现需要进行寄主转移进行继续观察研宄的钻蛀性昆虫幼虫, 用解剖工具解剖野外寄主原植物蛀道,取出幼虫,确认幼虫完好没有受伤后测量体长头宽 等数据,将幼虫装入带盖塑料试管内,同时装入该幼虫钻蛀的少许木肩,喷少量无菌水保 湿,盖紧盖子防止其逃逸;带盖塑料试管在装入幼虫前应用锥了在末端钻一个透气孔,以便 盖紧盖子后保持管内透气; (2) 选择待转移的寄主植物和转移部位,选择该虫寄主植物分布或有人工种植且交通 方便,易于观察记录的地域为实验场所,并且选择与原寄主植物的年龄、树干或枝干直径大 小基本相同、高度相近处为转移寄住部位; (3) 转移部位的整理,在转移寄主部位用解剖工具将转移部位的植物表皮刮掉和修整, 以保持与带盖塑料试管接口吻合,便于幼虫蛀入又防止其逃逸; (4) 保湿,在幼虫完全蛀入新寄主植物之前,每日从透气孔向管内喷洒少量无菌水保 湿; (5) 转移寄主,将装有幼虫的带盖塑料试管盖子打开,向管内木肩喷洒少许无菌水保 湿,将管口紧贴在转移寄主部位,用绑带捆扎带盖塑料试管,使管口紧贴并固定在转移寄主 部位上,然后用透明胶带缠封管口与转移寄主部位的空隙,防止幼虫逃逸。
[0005] 上述的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通过带盖试管可将荒山野岭发现的具 有研宄价值需要进一步研宄的钻蛀性昆虫幼虫移植到交通方便、易于观察研宄的实验场 所,对于研宄掌握该虫生物生态学特性、发育发生规律、害虫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示意图; 在图中,试管盖1塑料试管2,保湿木肩3,钻蛀性昆虫幼虫4,透气孔5,管盖连接带6。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8] 图1所示,是本发明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示意图,从图可知,所述的 带盖塑料试管为透明材料制成,试管2的底部上设有一个幼虫不能钻出的透气孔5,在管口 上设有试管盖1,试管盖1通过连接带6与试管2连接,防止盖子丢失;在试管2中放置有 木肩3和幼虫4。所述带盖试管的直径一般为幼虫直径的3-5倍。利用该带盖试管,实现钻 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方法如下: 1、 用具准备,带上解剖工具、聚乙烯塑料制成的透明带盖试管、锥子、塑料绳和透明胶 带等。带盖试管的大小示不同种类不同虫龄昆虫幼虫大小而定,一般管的直径为幼虫直径 的3-5倍为宜,虫体大用大管,虫体小用小管。在带盖塑料试管的底部用锥子戳一个透气 孔,孔的大小以方便透气、排水而又能阻止幼虫逃逸为宜,直径约Imm即可。使用前应将带 盖试管作消毒处理,确保管内没有携带昆虫致病性病源菌等污染物; 2、 幼虫采集,野外发现有价值需要进行深入研宄的钻蛀性昆虫幼虫时,用解剖工具小 心解剖寄主植物枝干蛀道,取出幼虫,确认幼虫完好没有受伤后测量体长头宽等数据,将幼 虫装入带盖试管,同时装入该幼虫钻蛀的少许木肩,喷少量无菌水保湿,盖紧盖子防止其逃 逸。将采集到幼虫的试管平放于透气纸盒内带回备用。一般应采集3龄以上至老熟前一龄 的幼虫为宜,太小的幼虫转移寄主成活率底; 3、 选择待转移的寄主植物和转移部位,选择自然分布或人工种植有该虫寄主植物,且 交通方便,易于观察记录的地域为实验场所,应选择与原寄主植物的年龄、树干或枝干直径 大小基本相同且高度基本一致的位置为转移寄住部位,以便创造出该虫合适的野外生存环 境; 4、 转移位置的处理,在转移寄主部位用工具将转移部位的植物表皮刮掉和修整,以便 与试管的管口相吻合,便于幼虫蛀入又防止其逃逸;即选择好实验场所、转移植株和转移部 位后,先用工具将转移部位植物处的表皮刮掉并修整,保证与试管的管口对接良好; 5、 保湿,将带虫试管连接到新寄主植物转移部位后,在幼虫完全蛀入新寄主植物之前, 每日从透气孔向筒内喷洒少量无菌水保湿; 6、 转移寄主,将装有幼虫的指形管盖子打开,向管内木肩喷洒少许无菌水保湿,将管口 紧贴在转移寄住部位,用绑带将试管与转移寄主部位捆扎,使管口紧贴地固定在转移寄住 部位上,然后用透明胶带缠封住管口与转移寄住部位的空隙,防止幼虫逃逸。
[0009] 发明人应用上述方法到野外采集云钻蛀性害虫斑天牛和桉蝙蛾幼虫,在广西大学 校园内的桉树试验林进行了寄主转移试验获得成功,获得了两种害虫幼虫生物生态学等比 较完整的数据。证明了此项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实施例
[0010] 2012年8月-2013年3月,发明人用上述方法到野外采集两种害虫幼虫各30头, 每种虫重复3次,每次测定幼虫10头,2012年8月20日采集幼虫并转移寄主,一直观察记 录到次年3月份成虫羽化。在广西大学桉树试验林进行寄主转移试验,选择桉树为云斑天 牛和桉蝙蛾较易危害的2年生巨尾桉无性系,转移部位为两种虫喜欢危害Im以下的桉树主 干。于转移24小时、48小时、72小时、5天、10天、20天、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和羽 化后期分别观察记录幼虫钻蛀、成活、失踪、死亡及羽化情况。转移成活率(%)=转移成活头 数X 100/转移总头数。
[0011] 云斑天牛转移寄主成效 云斑天牛幼虫人工寄主转移结果,1个月成活率在40~70%之间,3个月后直至羽化仍 有40~60%,成虫羽化时的平均成活率为50%。云斑天牛蛀入时间比桉蝙蛾较晚,24小时 内没有蛀入。云斑天牛没有有蛀孔逃逸或咬破试管口逃逸现象,致死原因以自然死亡为主, 有2头白僵菌感染,成功蛀入寄主植物1个月后死亡率低,成活率比较稳定。最终成活率仍 达50%,对于观察研宄其生长发育和死亡原因也是可以的,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转移数量,以 保证有足够成活数量用于研宄其生物生态学与发生规律见表1。
[0012] 桉蝙蛾转移寄主成效 桉蝙蛾人工寄主转移结果,1个月成活率在40~90%之间,3个月成活率仍有40~ 80%,成虫羽化时的平均成活率为60%。桉蝙蛾幼虫转移后,在1个月时间内有蛀孔逃逸或咬 破试管口逃逸现象,致死原因有自然死亡、白僵菌感染和寄生蝇寄生等,成功蛀入寄主植物 1个月后成活率比较稳定。最终成活率达60%,对于观察研宄其生长发育和死亡原因是足够 的见表1。
[0013] 表1桉蝙蛾和云斑天牛幼虫转移寄主桉树试验结果分析
【主权项】
1. 一种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包括解剖工具、带盖塑料试管、锥子和绑 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幼虫采集,野外调查发现需要进行寄主转移进行继续观察研宄的钻蛀性昆虫幼虫, 用解剖工具解剖野外寄主原植物蛀道,取出幼虫,确认幼虫完好没有受伤后测量体长头宽 等数据,将幼虫装入塑料试管内,同时装入该幼虫钻蛀的少许木肩,喷少量无菌水保湿,盖 紧盖子防止其逃逸;塑料试管在装入幼虫前应用锥了在末端钻一个透气孔,以便盖紧盖子 后保持官内透气; (2) 选择待转移的寄主植物和转移部位,选择该虫寄主植物分布或有人工种植且交通 方便,易于观察记录的地域为实验场所,并且选择与原寄主植物的年龄、树干或枝干直径大 小基本相同、高度相近处为转移寄住部位; (3) 转移部位的处理,在转移寄主部位用工具将转移部位的植物表皮刮掉和修整,以保 持与塑料试管接口吻合,便于幼虫蛀入又防止其逃逸; (4) 转移寄主,将装有幼虫的塑料试管盖子打开,向筒内木肩喷洒少许无菌水保湿,将 管口紧贴在转移寄主部位,用绑带捆扎指形管,使管口紧贴并固定在转移寄主部位上,然后 用透明胶带缠封管口与转移寄主部位的空隙,防止幼虫逃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蛀性昆虫寄主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带盖塑料试管为透明材料制成,管的末端设置一个幼虫不能钻出的透气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蛀性昆虫寄主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盖试管的直径为幼虫直径的3-5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蛀性昆虫寄主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术的新寄主选择应当与原寄主植物的年龄、树干或枝干直径大小基本相同,转移部 位的高度应与该昆虫在原寄主植物钻蛀位置的高度一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蛀性昆虫寄主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转移寄主的实验场所应该有该昆虫寄主植物自然分布或人工种植,且交通方 便,易于进行观察研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一种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包括解剖工具、带盖塑料试管、锥子和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幼虫采集;(2)选择待转移的寄主植物和转移部位;(3)转移部位的处理;(4)转移寄主。该方法通过带盖试管可将荒山野岭调查发现的具有研究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钻蛀性昆虫幼虫移植到交通方便、易于观察研究的实验场所,对于研究掌握钻蛀性昆虫生物生态学特性、发育发生规律、害虫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PC分类】A01K67-033
【公开号】CN104839095
【申请号】CN201510211099
【发明人】杨秀好, 韦继光, 罗基同, 蓝霞, 于永辉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广西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