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柔性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817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柔性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柔性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大凡带有旋耕性质的,一般都是通过动力输出带动刀轴旋转,在刀轴旋转过程中,通过安装在刀轴上与刀轴垂直的刀具翻耕土壤,从而达到耕耘土地的目的。多年来,市场上的农业播种机械一般采用通过皮带直接带动刀轴的旋转,由于各个地域的泥土的土质不同,导致作业过程中,左右半轴转速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内应力,半轴易折断,而且由于大功率农业播种机械在不平整的作业环境下,刀轴总成的传动轴长度较长,由于受力不均,也很容易导致传动轴的断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大功率柔性播种机,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播种机刀轴在作业过程中直接通过皮带或者链条传动,在不同硬度的土壤环境下,刀轴容易折断的问题,而且有效解决了传统大功率播种机刀轴总成的传动轴,由于长度较长,受力不均,从而导致传动轴的断裂。
[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功率柔性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播种机本体包括罩壳总成(I)、驾驶舱室
(2)以及行走底盘(3),机体罩壳总成(I)内设置有柴油驱动系统(4)、液压驱动系统(5),液压驱动系统(5)通过液压油路与播种装置(6)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装置(6)内设置有柔性刀轴总成(7)。
[0005]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柔性刀轴总成(7)包括刀轴(71)以及其上设置的刀座(72),所述刀轴(71)两端通过齿轮传动箱(73 )与传动轴(74)连接,所述传动轴(74)包括左半轴(75 )、右半轴(76 ),左半轴(75)、右半轴(76)之间通过差速器(77)连接,左半轴(75)、右半轴(76)均由多个短轴单体(78 )构成,短轴单体(78 )之间通过万向节联轴器(79 )连接。
[000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一、本发明播种机的刀轴通过齿轮传动箱与两个半轴连接,两个半轴通过差速器连接,在不同硬度土壤环境下,左右半轴平衡旋转,刀轴两端不会同时收到不同方向的驱动力,从而保证刀轴的稳定工作;
二、本发明播种机的传动轴由两个半轴由短轴单体构成,短轴单体通过万向节传动器连接,在地形不平整如山地环境作业时,传动轴会根据地形自动调整传动角度,从而适用于不同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刀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播种机本体,播种机本体包括罩壳总成1、驾驶舱室2以及行走底盘3,机体罩壳总成I内设置有柴油驱动系统4、液压驱动系统5,液压驱动系统5通过液压油路与播种装置6驱动连接,所述播种装置6内设置有柔性刀轴总成7,柔性刀轴总成7包括刀轴71以及其上设置的刀座72,所述刀轴71两端通过齿轮传动箱73与传动轴74连接,所述传动轴74包括左半轴75、右半轴76,左半轴75、右半轴76之间通过差速器77连接,左半轴75、右半轴76均由多个短轴单体78构成,短轴单体78之间通过万向节联轴器79连接。
[0009]综上所述本发明达到了上述发明目的。
【主权项】
1.一种大功率柔性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播种机本体包括罩壳总成(I )、驾驶舱室(2)以及行走底盘(3),机体罩壳总成(I)内设置有柴油驱动系统(4)、液压驱动系统(5),液压驱动系统(5)通过液压油路与播种装置(6)驱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装置(6)内设置有柔性刀轴总成(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柔性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刀轴总成(7)包括刀轴(71)以及其上设置的刀座(72),所述刀轴(71)两端通过齿轮传动箱(73)与传动轴(74 )连接,所述传动轴(74 )包括左半轴(75 )、右半轴(76 ),左半轴(75 )、右半轴(76 )之间通过差速器(77 )连接,左半轴(75 )、右半轴(76 )均由多个短轴单体(78 )构成,短轴单体(78)之间通过万向节联轴器(79)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柔性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播种机本体包括罩壳总成(1)、驾驶舱室(2)以及行走底盘(3),机体罩壳总成(1)内设置有柴油驱动系统(4)、液压驱动系统(5),液压驱动系统(5)通过液压油路与播种装置(6)驱动连接,所述播种装置(6)内设置有柔性刀轴总成(7)。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播种机刀轴在作业过程中直接通过皮带或者链条传动,在不同硬度的土壤环境下,刀轴容易折断的问题,而且有效解决了传统大功率播种机刀轴总成的传动轴,由于长度较长,受力不均,从而导致传动轴的断裂。
【IPC分类】A01C7/20, A01C7/00
【公开号】CN104938097
【申请号】CN201410123438
【发明人】王矾静
【申请人】王矾静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3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