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高原鳅的人工繁殖方法_2

文档序号:93336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投喂小型浮游动物如轮虫和草履虫,这样的培育方法显著地提高了鱼苗成活率,达到了 95%以上。该项技术也是首次应用在西昌高原鳅的人工繁殖上,使西昌高原鳅苗种规模化生产目标变为可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如未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案。
[0049]实施例1:
[0050]西昌高原鳅的人工繁殖方法,其步骤是:
[0051](I)亲鱼选择:
[0052](a)在天然捕捞的西昌高原鳅中,选择体重在10?20g、活力强、体表无外伤的雌、雄鱼作为待人工繁殖的亲鱼。雌性亲鱼性腺发育要求在IV ++期,雄性亲鱼要求轻压腹部有少量的白色精液流出,胸鳍粗糙有追星。
[0053](b)亲鱼的强化培育:
[0054]准备2个半径为1.5m的圆水泥池,先用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消毒,浸泡30min后用水冲洗干净。进水量为每小时lm3,水温为19.5°C,然后分别放入50尾雌、雄亲鱼。每天投喂120g水蚯蚓,并依鱼的吃食情况酌情增减,催产前6天停食。日常管理工作是排污、保证流水环境和挑出死鱼。
[0055](2)催产前的准备工作:
[0056]为30尾待催产鱼准备产卵和孵化用的塑料盆,洗净并消毒。
[0057]水源进水处用80目的筛絹网罩住,以防大型浮游动物进入。
[0058]塑料盆指的是商品型圆形塑料盆(红色或白色均可),该盆半径为40cm,高30cm。
[0059](3)人工催产
[0060](a)挑选待催产的亲鱼:
[0061 ] 将10尾性腺发育至IV ++期雌鱼和10尾胸鳍有追星且轻压腹部有少量精液流出的雄鱼分别称重并记录,分开放入已准备好了的塑料盆(将作为产卵池和催产池)中。盆中水深16cm,进水流速为0.01m3/min。
[0062](b)打针催产:
[0063]早上8点注射第一针,催产药及其剂量为=LHRH-A2 0.12mg/kg+HCG 6000IU/kg,注射量为0.lmL,雄鱼不打针。晚上8点注射第二针,催产药及其剂量为=LHRH-A2 0.4mg/kg+HCG 25000IU/kg,注射量为0.lmL,雄鱼注射剂量减半。
[0064]LHRH-AjP HCG均现配现用,注射器与鱼体呈45 °角注射;
[0065](C)自然产卵授精:
[0066]将打过第二针的西昌高原鳅按雌:雄=I:1的比例每盆放入10尾(5组),盆中放入少许洗净的光滑的小卵石,打开进水并保存流水环境,盖上网片防鱼跳出。
[0067](d)效应时间:
[0068]在水温19?20°C时,亲鱼发情效应时间为14.5h。
[0069](4)人工孵化:
[0070]第二针的14.5h后(第二天上午10点30分)亲鱼全部产卵授精(催产率100%),观察可见受精卵整齐均匀地布满卵石上。小心将产卵、排精后的雌、雄鱼移出并按常规方法精心喂养。
[0071]此时产卵池便成为孵化池,保持流水状态。孵化期间及时剔除长了水霉的死卵并计算受精率和孵化率。三天后(出苗时间为73.5h)全部出苗,在解剖镜下镜检受精卵情况,计数卵粒总数和非受精卵,计算受精率为97±1.5%。
[0072](5)鱼苗(水花)培育:
[0073]将出膜后的鱼苗移入另一个塑料盆中。经过73.5h的孵化,挑出死卵4100?5200粒,获得鱼苗水花26 OOO?27 000尾,由此计算孵化率为82±2.3%。出膜的鱼苗水花全长0.3?0.4cm,按每盆5 000?5 500尾的密度放入5个盆中。出膜后24h即可投喂熟鸡蛋黄,投喂量为半个蛋黄投喂三盆鱼苗,早晚各一次。三天后投喂小型轮虫、草履虫,10天后投喂轮虫和枝角类的小型浮游动物。在水温21°C条件下经过20天的培育,鱼苗从出膜时的
0.3?0.4cm长至I?1.3cm。这期间死鱼数为1260尾,成活率为95.2%。
[0074]鱼苗培育阶段最主要日常管理是喂食、清污、挑出死鱼、放置空气充氧栗等。
[0075]以上所述方法中,如未特别说明,水质条件均应满足《渔业水质标准》,此外特别规定:水温19?21°C,透明度0.5?0.7m,溶氧5?7mg/L,pH 7.0?7.5,总硬度< 450mg/L (以 CaCO3计)。
【主权项】
1.西昌高原鳅的人工繁殖方法,包括: 采用两针催产,第一针,雌鱼注射LHRH-A2 0.1?0.15 mg/kg + HCG 6000?10000 IU/kg,注射部位为胸鳍腋窝处或者背部肌肉,雄鱼不注射;12?16 h后注射第二针,雌鱼剂量为LHRH-A2 0.3?0.4 mg/kg + HCG 20000?30000 IU/kg,雄鱼第二针注射剂量减半;之后采用自然产卵方式进行授精,出膜后的鱼苗采用熟鸡蛋黄为开口饲料; 选用IV +期的雌鱼作为繁殖亲鱼时,先在其胸鳍腋窝处注射LHRH-A 2,剂量为I Pg/kg ;待性腺发育至IV ++期时,按上述方法注射催产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具体为: (1)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Ca)亲鱼的选择 选取体重为10?20 g性成熟的西昌高原鳅作为繁殖亲本,轻压雄鱼亲鱼腹部应有白色精液流出,雌鱼卵巢应发育至IV+或IV ++期; 所述的亲本,要求活力强、体态匀称、体表无伤; (b)亲鱼的强化培育 将雄雌亲本分别放入各自的亲鱼培育池中进行暂养,暂养密度为10?20尾/m2,暂养期间可投喂少量的水蚯蚓,催产前5?7天停食,同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2)人工催产: Ca)挑选待催产的亲鱼: 将符合性腺发育要求的在亲鱼培育池中的西昌高原鳅雌雄鱼分别放入产卵池中; (b)催产药物种类及其剂量:剂量和注射方式为:第一针,注射LHRH-A2 0.1?0.15 mg/kg + HCG 6000?10000 IU/kg,注射部位为胸鳍腋窝处或者背部肌肉,雄鱼不注射;待12?16 h后注射第二针,雌鱼剂量为LHRH-A2 0.3?0.4 mg/kg + HCG 20000?30000 IU/kg,雄鱼第二针注射剂量减半;选用IV +期的雌鱼作为繁殖亲鱼时,先在其胸鳍腋窝处注射LHRH-A 2,剂量为I Pg/kg ;待性腺发育至IV ++期时,按上述方法注射催产针; LHRH-AjP HCG均现配现用; 每条鱼的注射量为0.1 mL?0.3 mL,注射器与鱼体呈45°角注射; (c)授精方式: 将注射催产药物后的亲本放入产卵池中,雌雄比例为1:1?2,密度为10?14尾/m3; 所述的产卵池中放置少许光滑的小卵石,盆上罩上网片,防止亲鱼跳出产卵池; Cd)亲鱼发情效应时间 效应时间为14?16 h ; (4)人工孵化: 将产卵后的亲鱼移出,孵化期间及时剔除长了水霉的卵; 在此水温下,出苗时间一般为72?76 h ; (5)鱼苗(水花)培育: 将出膜后的鱼苗移入培育池中,出膜后24 h即可投喂熟鸡蛋黄,投喂量为1.5?2.0万尾鱼苗投喂半个蛋黄,早晚各一次;三天后投喂小型轮虫、草履虫,10天后投喂浮游动物;经过15?20天的培育,鱼苗从出膜时的0.3?0.4 cm长至I?1.3 cm时便完成了鱼苗水花阶段的培育; 培育池中鱼苗密度为5 OOO尾/ m2;鸡蛋黄先用120目的尼龙筛絹布过滤; 以上所述方法中,所述的水质条件均应满足《渔业水质标准》,同时,水温19?21 V,透明度为0.5?0.7 m,溶氧在5?7 mg/L范围内,ρΗ=7.0?7.5,总硬度:< 450 mg/L,以CaOUf,催产、自产和孵化阶段池中进水流速控制在0.01?0.03 m3/min。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昌高原鳅的人工繁殖方法,西昌高原鳅属于高原冷水性鱼类,本发明提供了西昌高原鳅的亲鱼的选择方法、培育方法,人工催产方法以及苗种开口饵料投喂方法等,通过在人工可控制的水质和培育条件下,对亲鱼采用两针催产,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和绒促性素(HCG),使雌雄鱼性腺发育基本同步,并采用自然产卵授精方式,鱼苗开口饵料为熟鸡蛋黄。本方法具有催产率高、受精率高、孵化率高和出苗整齐等技术性能,其催产率为100%,受精率高于95%,孵化率在75~95%范围内,成活率高于95%。实践应用证明本方法成本低、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西昌高原鳅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IPC分类】A23K1/18, A01K61/00, A23K1/10
【公开号】CN105052782
【申请号】CN201510414101
【发明人】李 荣, 倪朝辉, 吴湘香, 李云峰, 盛强, 茹辉军, 张燕, 陈修松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