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55917阅读:来源:国知局
96连接,进而使第一延伸杆96和第二延伸杆98相互配接,从而打草机进行打草。如此设置,推动件108不但用于第一延伸杆96和第二延伸杆98的配接。同时用于使第二配接件104与第二滑动件106配接,从而使得该打草机结构紧凑,成本较低,而且使第一延伸杆96和第二延伸杆98相互配接的同时,就能实现第二配接件104与第二滑动件106相互配接,因此操作非常方便、快速。
[0136]具体的,第一延伸杆96固定设有第三套管110,第三套管110上设有外螺纹111。致动件108 —端与第二配接件104相抵靠,致动件108另一端延伸穿出第三套管110。推动件112可转动地设于第二延伸杆98,推动件112包括与第二延伸杆98相连接的连接端114、与连接端114相对的敞开端116及连接连接端114和敞开端116的中间部118,敞开端116和中间部118均与第二延伸杆98间隔一定距离,中间部118设有内螺纹120。这样,可将第三套管110插入推动件112和第二延伸杆98之间,同时旋转推动件112,从而将第一延伸杆96和第二延伸杆98配接在一起。
[0137]另外,当第三套管110插入推动件112的过程中,推动件112会推动致动件108向与第一延伸杆96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因致动件108 —端与第二配接件104相抵靠,从而促使第二配接件104相对于第二滑块105枢转,最终使得第二配接件104上的第二凸起部与第二滑动件106上的第二止挡部配接,将第一传动部100与第二传动部102连接在一起。如图10和11所示,此时可通过操作操作件40,拉动第一传动部100以带动第二滑块105向靠近操作件40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H2,因第二配接件104与第二滑动件106相互配接,从而带动第二传动部102相对于第二延伸杆98移动,进而带动驱动装置42驱动线盘32放线。
[0138]推动件112的敞开端116设有斜口 124,斜口 124的端面内径大于中间部118的内径,如此使得当第三套管110与推动件112的配接过程中,致动件108容易进入推动件112并被推动件112推动,从而使致动件108沿与第一延伸杆96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且向靠近第一延伸杆96延伸轴线的方向移动。
[0139]配接装置进一步包括设于第二配接件104与第一延伸杆96之间的第二保持装置,第二保持装置用于促使第二配接件104与第二滑动件106脱开。第二保持装置设于第二滑块105与第二配接件104之间,第二保持装置包括弹性单元,弹性单元包括弹性件126。优选的,弹性件126设置为扭簧126。当然,弹性件126也可以设置为拉簧、压簧、橡胶件等其它类似弹性件。
[0140]第二滑块105上设有第二凸柱127,扭簧126套设于第二凸柱127上,且扭簧126的一端抵靠于第二滑块105,扭簧126的另一端抵靠于第二配接件104。如此,当旋开推动件112和第三套管110时,扭簧126促使第二配接件104枢转,以推动致动件108向远离第一延伸杆96延伸轴线的方向移动,最终第二配接件104不再有致动件108的推动力,第二配接件104与第二滑动件106脱开配合,进而第一传动部100与第二传动部102脱开,此时,第一延伸杆96与第二延伸杆98也脱开配合。如此,大大减小了打草机的包装和存放体积,方便了存放和运输。
[0141]本实施例中,配接装置同样包括用于使第二滑块105带动第二配接件104向远离操作件40 (参见图2)的方向移动的第二张紧装置,第二张紧装置设于第二配接件104与第一延伸杆96之间。进一步的,第一延伸杆96内固定设有第二环状座体128,张紧装置设于第二环状座体128与第二滑块105之间。
[0142]第二张紧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包括弹性件129,优选的,弹性件129设置为压簧129,压簧129沿第一延伸杆96的纵长延伸方向布置。当然,上述弹性件129也可设置为拉簧、扭簧、橡胶件等类似弹性件。另外,张紧装置的作用和具体安装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类似,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143]如图11至13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杆130相对于第二延伸杆132可伸缩,传动件133同样活动设置于第一延伸杆130和第二延伸杆132的内腔。当然,第一延伸杆130与第二延伸杆132也可采用伸缩连接结构之外的其它结构形式,如可脱开等。
[0144]第一延伸杆130和第二延伸杆132之间设置伸缩调节机构(未图示),伸缩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延伸杆130和第二延伸杆132之间的相对伸缩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伸缩调节机构有很多不同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做详细赘述。再者,第一延伸杆130和第二延伸杆132之间还可设置位置锁定机构(未图示),当将第一延伸杆130和第二延伸杆132调节到合适的相对位置后,位置锁定机构对其进行锁定。同样,位置锁定机构也有很多不同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0145]手动放线机构还包括设于延伸杆组件15 (参见图1)内的滑轮组件,传动件133设置于滑轮组件,且滑轮组件由操作件40 (参见图2)控制。拉动操作件40,可使滑轮组件带动传动件133移动,从而带动驱动装置42驱动线盘进行放线。
[0146]本实施例中,滑轮组件包括固定设于第一延伸杆130的定滑轮134以及与操作件40相连接的动滑轮136,操作操作件40可使得动滑轮136沿第一延伸杆的延伸方向向靠近操作件40的方向移动,动滑轮136比定滑轮134更靠近操作件40,传动件133套设于定滑轮134和动滑轮136外缘,传动件133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延伸杆132的固定端140和连接于驱动装置42 (参见图2)的活动端142,且固定端140位于定滑轮134和动滑轮136之间。当然,滑轮组件除了仅设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之外,也可以设置多个定滑轮等其它的滑轮组件形式,只要第一延伸杆130相对于第二延伸杆132活动时,能始终收紧传动件133即可。
[0147]动滑轮136处于自由状态时,伸缩第一延伸杆130和第二延伸杆132,动滑轮136和定滑轮134之间的距离均保持恒定。
[0148]以第二延伸杆132相对于第一延伸杆130缩进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1所示,动滑轮136处于自由状态,且第二延伸杆132相对于第一延伸杆130处于伸展位置时,假如动滑轮136轴心至定滑轮134轴心沿第一延伸杆130纵长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为X,固定端140至定滑轮134轴心沿第一延伸杆130纵长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为Y,如图12所示,第二延伸杆132相对于第一延伸杆130处于缩进位置,第二延伸杆132带着固定端140相对于固定设于第一延伸杆130的定滑轮134移动,固定端140至定滑轮134轴心沿第一延伸杆130纵长延伸方向上的距离为Y+K,也就是说固定端140相对于定滑轮134轴心沿第一延伸杆130纵长延伸方向上的移动距离为K,此时第二延伸杆132相对于第一延伸杆130缩进距离也未K,从而使传动件133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当运输和存放打草机时,第二延伸杆132相对于第一延伸杆130缩进,传动件133始终处于张紧状态,方便存放和运输。无论第二延伸杆132相对于第一延伸杆130处于任何缩进或伸展位置,传动件133均处于张紧状态,操作更加方便,操作者不用确认使用或存放打草机时,第二延伸杆132相对于第一延伸杆130应该移动到什么位置。
[0149]第二延伸杆132相对于第一延伸杆130伸展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即从如图12的缩进位置伸展到图11的过程,该过程中,传动件133仍然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当拉动动滑轮136,就能使得传动件133带动驱动装置42驱动线盘32释放打草线34 (参见图2),从而实现手动放线。
[0150]动滑轮136连接于操作件40 (参见图2),且动滑轮136沿第一延伸杆130的纵长延伸方向可移动。当操作操作件40,动滑轮136就可沿第一延伸杆130的纵长延伸方向并向远离定滑轮134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传动件133的活动端142向靠近第一延伸杆130的方向移动,且传动件133的活动端142同样沿第一延伸杆130的纵长延伸方向移动。具体的,动滑轮136若向远离定滑轮134的方向移动距离L,就可带动传动件133的活动端142向靠近第一延伸杆130的方向移动距离2L。如此,因活动端142连接于驱动装置42(参见图1),传动件133就能带动驱动装置42驱动线盘32释放打草线34 (参见图1),从而实现手动放线。
[0151]优选的,定滑轮134的直径小于动滑轮136的直径。如此,可大大减小手动放线机构占用空间,使得打草机结构紧凑。
[0152]定滑轮134与动滑轮136之间的外缘切线之一 146平行于第一延伸杆130的延伸方向。如此,无论第二延伸杆132相对于第一延伸杆130伸缩时,或拉动动滑轮136对打草机进行手动放线时,传动件133的传输都更加顺畅、省力。
[0153]如图12所示,手动放线机构还包括设于动滑轮136与第一延伸杆130之间的复位装置148,当不操作动滑轮136时,动滑轮136与定滑轮134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为X,此时定义动滑轮136相对于定滑轮134所处的位置为初始位置。进一步参照图13,当操作动滑轮136使其沿第一延伸杆130的纵长延伸方向,并向远离定滑轮134的方向移动距离L,此时动滑轮136与定滑轮134之间的距离为X+L此时动滑轮136处于放线位置,然后释放动滑轮136,动滑轮136在复位装置148的作用下复位到如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如此,可对打草机的线盘32进行反复释放打草线34(参见图2)。
[0154]进一步的,第一延伸杆130可移动地设有动滑轮支架150,动滑轮136设于动滑轮支架150上,第一延伸杆130固设有限位部152。当动滑轮136处于自由状态时,复位装置148使动滑轮136回复到初始位置。此时动滑轮支架150 —端与限位部152配接,动滑轮支架150另一端与复位装置148配接。且动滑轮支架150与操作件40相连接,如此操作操作件40,就可通过动滑轮支架150带动动滑轮136向远离限位部152的方向移动,从而拉动传动件133以使驱动装置42驱动线盘32释放打草线34(参见图2)。
[0155]本实施例中,动滑轮支架150通过控制件154与操作件40相连接。优选的,控制件154设为柔性件。当然,也可以设置为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