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优良食味水稻食味品质的施肥方法

文档序号:9383597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优良食味水稻食味品质的施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优良食味水稻食味品质的施肥方法,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 域,具体涉及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栽培过程中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前提下,提高稻米食味品质 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优质稻米特别是优良食味 稻米的需求快速增加,一些品质较优的高档稻米在市场上倍受青睐(李俊辉,朱智伟,谢黎 虹,我国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稻米,2008,2:8_12)。因此,优质稻米 特别是优良食味稻米的生产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稻米国际竞争力 的重要途径。
[0003] 江苏是我国稻米生产、消费和流通大省,其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粮食的 40%和60%,年稻谷商品量约700万吨,年总产值150亿元(王才林,江苏省水稻育种与生 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江苏农业科学,2005,2:1-6)。为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近年来江苏省 农业科学院通过资源引进和技术创新,在优良食味水稻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利用 含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办_?7的日本优质水稻关东194与江苏高产水稻品种"武香粳14"、 "武粳15"杂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一批不同熟期、食 味品质优良的高产、抗病品种,如"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等并先后通过江苏 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王才林,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林静.优质水稻新品种南粳 46的选育与应用.中国稻米,2008,14 (3) :38-40;王才林,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赵 凌,周丽慧,姚姝.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5055的选育及利用.农业科技通讯,2012,2 : 84-88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姚姝,赵庆勇,陈涛,周丽慧,赵凌.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 9108的选育与利用.江苏农业科学,2013,9:86-88)。这些品种的最大优点在于稻米品质 优,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质极佳,先后多次在省内、全 国优质米食味品尝活动中被评为"优质食味粳米"、"金奖大米"等称号,并被誉为"江苏最好 吃的大米"。以这些品种为核心,以创制优质稻米品种品牌为目标,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联合 江苏省粮食集团、南通百味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洪泽国瑞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稻米加工企业 共同开发优良食味大米,并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其品牌价值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
[0004] 然而,随着这些优良食味水稻的产业化种植,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比较突出 的问题在于农户在种植优良食味水稻时,盲目追求高产,任意增加肥料的施用量,导致稻米 食味品质下降。关于肥料特别是氮肥用量与稻米食味品质的关系,前人已作过一些研究。水 稻食味品质虽然主要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但肥料用量对该性状的表达也有明显影 响。在合理范围内增施肥料,确实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稻米产量,然而如果是 不合理的施用也会导致肥料利用效率的降低,其结果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导致稻米食 味品质的严重下降(朱昌兰,翟虎渠,万建民.稻米食味品质的遗传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24 (4) :454-459 :赵可,许俊伟,姜元华,韦还和,张 洪程,许轲,李超,丁焕新.施氮量和品种类型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食品科学,2014,35 (21) :63-67)〇
[0005] 因此,建立一种合理的施肥方法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前提下,提高优良食味水稻的 食味品质,对确保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以及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更高要求具有重要 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6] 技术问题:针对优良食味水稻种植过程中,肥料施用对稻米食味品质和产量的影 响。本发明以自主选育的优良食味水稻品种为核心,通过肥料施用量和肥料种类的优化,建 立一种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前提下,提高优良食味水稻食味品质的最佳施肥方法,为其稻米 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0007] 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优良食味水稻食味品质的施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栽秧前,施有机肥作基蘖肥,旋耕入泥; 2) 秧苗移栽后5d、12d分别施尿素,作为分蘖肥; 3) 倒4叶叶龄期,施有机肥作为穗肥; 其中,步骤1)~3)中所施肥料的总纯氮量为150.0kg/hm2,基蘖肥和穗肥间之间的质量 比为9 :1。
[0008] 步骤1)中所述有机肥的纯氮含量为1. 0%(wt)。
[0009] 步骤1)中有机肥的施用量为7900. 0kg/hm2。
[0010] 步骤2)中尿素的纯氮含量为46. 7%(wt)。
[0011] 步骤2)中移栽后5d、12d分别施尿素,每次尿素的施用量为60. 0kg/hm2。
[0012] 步骤3)中有机肥的纯氮含量为1. 0%(wt)。
[0013] 步骤3)中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00. 0kg/hm2。
[0014] 秧田期按湿润育秧、旱育秧和基质穴盘育秧等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管理,确保培育 壮秧;移栽后,为提高优良食味水稻的食味品质,施肥策略上应以施足基蘖肥、稳施分蘖 肥、适施穗肥为原则,特别是生育后期应尽量不施氮肥,多施有机肥。氮肥运筹总施氮量为 150. 0kg/hm2,基蘖肥和穗肥间之间的质量比为9 :1,有机肥作基蘖肥和穗肥分两次施入, 尿素作为分蘖肥在移栽后5d、12d分两次施入,具体如下: (1) 栽秧前,施商品有机肥7900. 0kg/hm2作基蘖肥,旋耕入泥; (2) 移栽后5d、12d,每hm2分别施尿素60. 0kg和60. 0kg作为促蘖肥; (3) 倒4叶叶龄期,每hm2施商品有机肥1500. 0kg/hm2作为穗肥。
[0015] 所施肥料是纯氮含量质量比为1. 0%商品有机肥和纯氮含量为46. 7%的尿素。
[0016]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优良食味水稻食味品质的施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 过选择合适的肥料配比,充分发挥了有机肥的肥效,有效满足了优良食味水稻品种整个生 育过程中的营养需求。由于有机肥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平衡的氮、磷、钾配比,使优良食味 水稻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前提下,提升了稻米的食味品质。这不仅增加了农户种植优良食味 水稻品种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满足了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更高要求,有利于其规模化种植 和产业化开发。同时,由于肥料特别时有机肥料的大量施用,提高了土壤肥力,减少因尿素、 复合肥等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而造成的能源消耗,避免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17] 图1氮肥处理试验田间长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充分公开本发明一种提高优良食味水稻食味品质的施肥方法。以下结合方法 验证和实施实例加以说明。
[0019] 实施例1 一、试验材料 含rx-??纯合基因型低直链淀粉含量稻米品种(品系):南粳46、南粳9108、南粳5055。
[0020] 以上材料均为公知公用材料,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中期库可免费提供。具体参考 文献为:王才林,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林静.优质水稻新品种南粳46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稻米,2008,14 (3):38-40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赵凌,周丽慧,姚姝.优 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5055的选育及利用.农业科技通讯,2012, 2 :84-88 ;王才林,张亚 东,朱镇,姚姝,赵庆勇,陈涛,周丽慧,赵凌.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的选育与利用 .江苏农业科学,2013,9:86-88。
[0021] 二、试验方案 1、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氮肥试验于2013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试验基地进行。试验采 用裂区设计,设0、150. 0、187. 5、225. 0、262. 5、300. 0、337. 5 kg/hm2 7 个纯氮施用水平。施 氮水平为主区,品种为裂区,随机排列,3次重复(氮肥处理试验田间裂区示意见表1),每小 区10行X20列,共200穴,每穴3苗,株行距为13. 2 cmX26. 4 cm。小区间筑埂隔离,并用 塑料薄膜覆盖埂体,保证各小区单独排灌。试验于5月10日播种,6月10日移栽。氮肥运 筹为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7:3(施氮量为0 kg/hm2除外),基肥整地时施入,分蘖肥于移栽 5 d后、12 d后分两次施入,穗肥于倒4叶叶龄期施入,其它管理措施按常规栽培的要求实 施。
[0022] 表1氮肥处理试验田间裂区示意
穗肥施用量和肥料种类试验于2014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京试验 基地进行。穗肥施用量试验同样采用裂区设计,设基蘖肥和穗肥质量比为6:4、7:3、8:2、9 : 1、10:0五种处理水平。不同肥料比例为主区,品种为裂区。肥料种类试验则以尿素、复合肥 和有机肥三种不同肥料类型为主区,品种为裂区。所有试验均是随机排列,3次重复。秧苗 移栽时间、种植规模、行数、株行距、和其它田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