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红花的规范化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47677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红花的规范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红花的规范化栽培方法,主要用于中药红花的规范化种植。
【背景技术】
[0002]中草药红花又名草红花,属菊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四川、河南、新疆、甘肃、山东等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以花供药用,具有祛淤、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作用,且是现今用途较广泛的天然色素和染料。红花所产的种子含油率高达20%以上,长期食用,具有润肺功效,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由于红花采摘过程中用工量大,显有规模种植基地,多数以农户小面积分散种植或套种为主,种植过程更是农户滥用化肥、农药,直接影响了板蓝根的品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在多年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集成创新的一种中药红花的规范化栽培方法,应用此方法种植中药红花,能达到提高红花品质,改善土壤的效果。
[0004]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发酵有机肥、选地整地、播种、标准化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过程,生产出红花绒和红花籽。
[0005]所述的发酵有机肥是指选用羊粪、牛粪、鸡粪、作物秸杆(锯末)等有机基质,比例为4:3:1:3,加入过磷酸钙3kg,调和酸碱度,进行堆腐发酵,并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对配方进行微调,如各种农作物秸杆和牲畜粪便可搭配使用。
[0006]所述的选地整地是指选择地势高燥,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种植,前茬以麦类、玉米、豆类等为宜,收获后作物残留物留在地表防治土壤侵蚀,免耕,地表撒施肥有机肥,保护土壤、水和环境。选择新垦沙壤荒地时,用激光平地仪进行平地。
[0007]所述的播种是指选择引进筛选的适宜良种,每年更换一次引种地,于5cm 土层地温达到10°C左右时用免耕播种机播种,行距35—4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用种2_3千克。
[0008]所述的标准化管理是指幼苗长到8厘米高时,每穴留壮苗2棵,与除草同时进行,缺苗的地方用间下的壮苗进行补齐,及时灌水;分枝期灌二水,开花期灌三水,灌浆期灌四水,灌水在阴天或夜间进行,即灌即排,防止田间积水;进入分枝期,结合灌头水,每亩追施生物肥3千克,硝铵8公斤,同时进行打顶,以促进多分枝、多现蕾,提高产量。开花前叶面喷施生物肥2?3次。
[0009]所述的病虫害防治是指连作不超过2年,防治水淹,减少根腐病的发生几率,成株后如发生锈病,用1500倍粉锈宁喷洒防治,发现蚜虫主要以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的方式防治,发生严重时配合用1500倍抗蚜威或丰收菊酯喷洒防治。所述的采收加工是指在开花后,待红花的花冠顶端有黄变红时进行采收,采摘时间选择在上午10时前,一般每簇花可采绒3?4次,每3?4天采摘一次;采摘的花绒,平薄铺放在芨芨草席上,放在通风处阴干,半干后移至阳光下晒干入库,干燥过程中不可翻动;红花采完20天后,茎叶枯萎时,收割植株,脱粒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选择前茬种植大、小麦的沙壤土 100亩,收获后作物残留物留在地表防治土壤侵蚀,免耕,地表每亩撒施肥有机肥8方,保护土壤、水和环境;于5cm 土层地温达到10°C左右时用免耕播种机播种,行距35— 4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用种2_3千克;幼苗长到8厘米高时,每穴留壮苗2棵,与除草同时进行,缺苗的地方用间下的壮苗补齐,及时灌水;分枝期灌二水,开花期灌三水,灌浆期灌四水,灌水在阴天或夜间进行,即灌即排;进入分枝期,结合灌头水,每亩追施生物肥3千克,硝铵8公斤,同时进行打顶,以促进多分枝、多现蕾,提高产量;开花前叶面喷施生物肥2次;6月中旬,成株后发生轻微锈病,用1500倍粉锈宁喷洒1次。待红花的花冠顶端有黄变红时进行采收,上午10时前结束采摘,连续采摘18天。采摘的花绒,平薄铺放在芨芨草席上,放在通风处阴干,半干后移至阳光下晒干入库。红花采完20天后,茎叶枯萎,收割植株,脱粒种子。亩均采摘花绒20.45千克,红花籽80千克。
【主权项】
1.一种中药红花的规范化栽培方法,包括发酵有机肥、选地整地、播种、标准化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过程,生产出红花绒和红花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酵有机肥是指选用羊粪、牛粪、鸡粪、作物秸杆(锯末)等有机基质,比例为4:3:1:3,加入过磷酸钙3kg,调和酸碱度,进行堆腐发酵,并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对配方进行微调,如各种农作物秸杆和牲畜粪便可搭配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选地整地是指选择地势高燥,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种植,前茬以麦类、玉米、豆类等为宜,收获后作物残留物留在地表防治土壤侵蚀,免耕,地表撒施肥有机肥,保护土壤、水和环境;选择新垦沙壤荒地时,用激光平地仪进行平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播种是指选择引进筛选的适宜良种,每年更换一次引种地,于5cm土层地温达到10°C左右时用免耕播种机播种,行距35—4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用种2-3千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标准化管理是指幼苗长到8厘米高时,每穴留壮苗2棵,与除草同时进行,缺苗的地方用间下的壮苗进行补齐,及时灌水;分枝期灌二水,开花期灌三水,灌浆期灌四水,灌水在阴天或夜间进行,即灌即排,防止田间积水;进入分枝期,结合灌头水,每亩追施生物肥3千克,硝铵8公斤,同时进行打顶,以促进多分枝、多现蕾,提闻产量;开花前叶面喷施生物肥2?3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病虫害防治是指连作不超过2年,防治水淹,减少根腐病的发生几率,成株后如发生锈病,用1500倍粉锈宁喷洒防治,发现蚜虫主要以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的方式防治,发生严重时配合用1500倍抗蚜威或丰收菊酯喷洒防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采收加工是指在开花后,待红花的花冠顶端有黄变红时进行采收,采摘时间选择在上午10时前,一般每簇花可采绒3?4次,每3?4天采摘一次;采摘的花绒,平薄铺放在芨芨草席上,放在通风处阴干,半干后移至阳光下晒干入库,干燥过程中不可翻动;红花采完20天后,茎叶枯萎时,收割植株,脱粒种子。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发酵有机肥、选地整地、播种、标准化管理、病虫害防治和<b>采收加工</b>过程,生产出红花绒和红花籽。本发明是在多年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集成创新的一种中药红花的规范化栽培方法,应用此方法种植中药红花,能达到提高红花品质,改善土壤的效果。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5230259
【申请号】CN201410326692
【发明人】殷国海, 赵玉强
【申请人】殷国海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7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