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泥鳅的水质改良法_2

文档序号:9494399阅读:来源:国知局
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等,而且还是用于培养或强化培养养殖水体中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动物性生物饵料的基本条件,同时藻类在光合作用下,放出氧气,并吸收水中富营养成分,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0028]培养水生饵料:生物藻水是生物饵料培养的前提,生物饵料培养又是泥鳅养殖的重要环节。水相起藻后,就可着手培养生物饵料。生物饵料是指经过人工培养后,投喂给泥鳅食用的活饵料,主要由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动物性生物饵料组成。它是鱼苗幼体最好的开口料,也是影响泥鳅幼体成活率的关键。在自然养殖塘中,生物饵料与水共生,但含量很低,满足不了对生物饵料的需要,为此比较简便的方法是:
[0029]取I公斤左右的鲢鱼3—4条各两组,放置在20公斤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浸泡2日,鱼肉蛋白未分解,取出装在网袋中,并对角放置在池塘,7天后可培养出大量生物饵料来;采收的标准是,显微镜下每目10只左右,肉眼观察500毫升量杯有15 — 20只,采收的方法是,在土塘一角安放浮栗一只,浮栗前呈120度角设200目尼龙拦网两条,浮栗后设置15米长,直径30公分200目生物饵料收虫网一只;正常情况下I小时可收获生物饵料5— 8公斤,这些生物饵料出水后打氧情况下可成活5小时,可以满足当地对生物饵料的距离需要。
[0030]步骤二、鱼花标苗:
[0031]在养殖业所谓鱼花也称水花,泛指鱼苗幼体,从产卵孵化到形成鱼花约5天左右,从鱼花到3.5公分长鱼体为商品出苗期,正常情况下约需20天左右。其中10天左右时为寸苗期,最为关键,人称耗苗期。期间是鱼胎体内自供营养卵黄素已殆尽,鱼体要自行在自然界觅食,寻找开口料。在自然环境中,高密度养殖泥鳅根本无法满足生态环境下对生物饵料需求,人们开始用人工饵料如虾片、鸡蛋黄、鳗鱼粉、复合饲料等,有的还用豆浆泼洒到幼苗池里,其结果都不甚人意。两年来,本发明人坚持用生物饵料喂养,取得突出效果。
[0032]—是将采收到的生物饵料每天2— 3次投喂到鳅苗养殖池中,供给幼体活饵料;二是充分发挥光合菌的营养作用:将光合菌菌液以1% — 5%的水体配比投喂幼体,可使幼体寸苗培育期由10天缩短到7天,幼苗生长到3.5公分以上,幼体成活率达到92% ;
[0033]步骤三、拌料喂养:
[0034]将原60公分池塘水加注到90公分;投苗前5— 7天,先投放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光合菌,比例为2:1,用量每亩20:10公斤;投苗当天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菌剂区域与投苗地点对应,这是因为鳅苗在运输打包内会产生碰撞和擦伤,而复合微生物菌具有消炎和皮肤修复作用,同时幼苗还有因应激反应初换环境数日不离原位的特点,投苗第二天按正常人工饲料喂养,取复合微生物菌剂2%与饲料混合比例进行搅拌,由于饲料为干状颗粒料,菌剂与料搅拌时预先将菌剂加注池塘水,然后再与饲料混合,菌剂混料均匀且能完全浸透到饲料中;混料时间控制在喂养前不少于30分钟,每日喂养2次,每日上下午9点和4点各一次;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主要作用是:复合微生物菌群进入鱼体消化道后,以优势有益菌株迅速在肠道定殖,一方面使鱼体内微生态维持平衡,另一方面抵御外来病毒感染,增强抗体,起到前期壮苗、中期抗病、后期催肥的效果。又由于菌液本身有较浓郁的酒香味,拌料后非常适口,较明显的提高了饲料转换率。
[0035]步骤四、水质改良:由于泥鳅养殖相比虾类养殖周期长,因此给水质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目前,水产养殖户均以化学抗生素药品来控制水质,无疑给健康养殖带来极大危害。本发明将泥鳅养殖周期分为三段式:前期、中期及后期;
[0036]前期为幼苗期,气温不高,苗小投放饲料不多,鱼排泄物少,水质相对较好,此时主要以光合菌维护水体为主,每10日水面泼洒一次光合菌,亩用量10公斤;
[0037]中期气温逐渐增高,育苗快速长大,食量增加,水体各种微生物也加快繁殖,鱼体排泄物随未吃完的残饵沉入塘底,并开始发酵,水质走向管理难度;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光合菌液同时使用,两菌比例光合菌:复合微生物菌为2:1,也可两菌交替使用,每15天兑水均匀泼洒水面一次,当单独使用复合微生物菌时,投放24小时之后,会将塘底腐败粘稠污染物打到水面,应及时在下风口将其用筛网捞除,有利于底改;
[0038]后期气温已经升高,温度可达到35度,鱼体已开始长大,食量大增,各种微生物大量繁殖,残饵和鱼的排泄物在塘底沉淀积累,水质开始转坏,加之有些鱼塘因富营养水质出现蓝藻,若不及时处理,塘底会发黑变臭,氨氮和亚硝酸盐极易超标;同时,鱼体气泡、烂鳃、寄生虫、烂尾、皮肤等常见病开始出现,这时除正常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光合菌液外,还要增加生物性水底改良剂,所述生物性水底改良剂为地衣芽孢杆菌及沸石粉的混合物,均匀投放水面,沉入塘底后既能除臭解毒,又因它具有较强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促进饲料残饵营养素的降解,和增强鱼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该菌具有较强的耗氧作用,使用时,避免在天气闷热时使用,以防降低水体溶氧量;应多选择天气晴朗,有些微风时投放,投放结束后,打开增氧机效果更好;若池塘出现蓝藻,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腐植酸钠使用,也有较好效果,应避免使用硫酸铜等化学药品,以防破坏生物机制环境。
[0039]本发明繁育的泥鳅品种,个头大,颜色金黄,体型肥硕,肉质丰腴,特别是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一般6— 8个月单体鳅重可达2— 3两,经济效益高,深受养殖户的欢迎。
[0040]总之,本发明采用微生物养殖法,选用自主研发的有益微生物制剂,主要有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等,对养殖周期生态环境进行全程控制,主要体现在池塘做水、鱼花标苗、拌料喂养、水质改良等主要生物技术环节。养殖中坚持微生物控制,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替代化学药品,这在高密度、重药物的水产养殖大背景条件下,坚持不用药获得成功,也为泥鳅生态养殖走出了第一步。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养殖泥鳅的水质改良法,其特征在于:将泥鳅养殖周期分为三段式:前期、中期及后期: 前期为幼苗期,每10日水面泼洒一次光合菌,亩用量10公斤; 中期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光合菌液同时使用,两菌比例光合菌:复合微生物菌为2:1,或两菌交替使用,每15天兑水均匀泼洒水面一次,当单独使用复合微生物菌时,投放24小时之后,会将塘底腐败粘稠污染物打到水面,应及时在下风口将其用筛网捞除,有利于底改; 后期除正常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光合菌液外,还要增加生物性水底改良剂,均匀投放水面,沉入塘底,使用时,避免在天气闷热时使用,以防降低水体溶氧量;应多选择天气晴朗,有些微风时投放,投放结束后,打开增氧机效果更好;若池塘出现蓝藻,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混合腐植酸钠使用,也有较好效果,应避免使用硫酸铜等化学药品,以防破坏生物机制环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泥鳅的水质改良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性水底改良剂为地衣芽孢杆菌及沸石粉的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殖泥鳅的水质改良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微生物组成:乳酸菌70% ;酵母菌25% ;芽饱杆菌2% ;共生有益菌3% ;其中,乳酸菌含有醋酸菌和双岐杆菌;共生有益菌含有光合菌及放线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殖泥鳅的水质改良法,将泥鳅养殖周期分为三段式:前期、中期及后期:前期为幼苗期,每10日水面泼洒一次光合菌,亩用量10公斤;中期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光合菌液同时使用,两菌比例光合菌:复合微生物菌为2:1,或两菌交替使用,每15天兑水均匀泼洒水面一次;后期除正常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光合菌液外,还要增加生物性水底改良剂,均匀投放水面,沉入塘底;应多选择天气晴朗,有些微风时投放,投放结束后,打开增氧机效果更好。本发明繁育的泥鳅品种,个头大,颜色金黄,体型肥硕,肉质丰腴,特别是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一般6-8个月单体鳅重可达2-3两,经济效益高,深受养殖户的欢迎。
【IPC分类】A01K61/00, C02F3/34
【公开号】CN105248317
【申请号】CN201510598623
【发明人】袁洪波, 辛国彬, 辛泽威
【申请人】远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