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斑副沙鳅苗种繁殖方法_2

文档序号:958436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污水出口连接,将培育池3中的污水排入所述水质净化系统中,所述循环栗45的出水口通过输水管与所述蓄水池1的入水口连接,将净化后的水通过循环栗45导入到所述蓄水池1中,再通过连接蓄水池1与培育池3的输水管导入培育池中。
[0056]其中,所述补水池2与蓄水池1平行放置在所述立体多层不锈钢机架5的最顶层,所述水处理池4放置在所述立体多层不锈钢机架5的最底层,所述培育池3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分别放置在所述立体多层不锈钢机架中间的一层或多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第一培育池301和第二培育池302,如图1所示,安装在所述立体多层不锈钢机架5的第二层和第三层。
[0057]优选地,所述培育池3为长3.3m、宽0.5m、高0.4m的玻璃水族箱。
[0058]进一步的,净化处理后的养殖用水从水处理池4中通过循环栗栗入蓄水池1,再经管道流入亲鱼培育池3,补水池2与自来水管道连接,自来水在补水池2中经曝气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水量补充。
[0059]进一步的,来自顶层蓄水池1的进水管道位于培育池3的一角并通到培育池3底部,培育池的出水口 31位于进水口 32对侧。
[0060]优选地,出水口 31侧池壁由双层玻璃构成,内侧玻璃底部与培育池底部有1cm空隙,养殖用水从内侧玻璃底部下方经虹吸从外侧玻璃上方流出,并带走亲鱼培育池内的残饵和粪便等污物,同时经管道流入底层水处理池,进行水质净化。
[0061]进一步的,出水口管道底部设有过滤单元41,用于过滤从亲鱼培育池流出的残饵和粪便等污物。
[0062]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为过滤棉。
[0063]进一步的,所述水处理池中部设有吸附装置43,用于吸附体积较小的沉淀物。
[0064]优选地,所述吸附装置为火山石或瓷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5]进一步的,在过滤装置41与吸附装置43之间,设有生物净化装置42,用于消除养殖废水中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氨氮。
[0066]优选地,所述生物净化装置包括接种和种植在过滤装置与吸附装置之间的硝化细菌和水生植物。
[0067]优选地,培育池底部还设有与增氧机连接的微孔增氧管,用于调节养殖用水溶氧量。
[0068]优选地,所述增氧机为气体流量为65m3/h的旋涡式充气增氧机。
[0069]其中,所述消毒单元44安装在第二培育池的底部,为避免紫外线对亲鱼的危害,在所述第二培育池的底部与消毒单元之间铺设有泡沫板(图中未示出)。
[0070]优选地,所述消毒单元为紫外灯。
[0071]本发明提供的养殖系统在室内就可以进行亲鱼的培育,采用立体设计,占用空间小,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使养殖水保持清澈透明,养殖水溶氧量大于5mg/L,氨氮含量小于0.01mg/L,满足花斑副沙鳅的生存所需,使花斑副沙鳅生长状态良好。
[0072]实施例2养殖废水的净化处理
[0073]如图2所示的养殖废水的净化流程图,包括:
[0074]步骤S101,过滤处理:从出水口排出的养殖废水经过滤装置处理,除去废水中体积较大的粪便和残饵等沉淀物,使养殖用水变得清澈透明。为了提高净化效果,需每天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
[0075]步骤S102,生物净化处理:经过滤后的养殖废水经过生物净化装置,将养殖废水中的氮带出生态系统,消除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氨氮。
[0076]步骤S103,吸附处理:经生物净化的养殖废水经过吸附装置吸附体积较小的沉淀物,除去体积较小的杂质。
[0077]步骤S104,灭菌消毒处理:经净化处理的养殖水在水处理系统后段经40W紫外灯照射处理后由循环栗栗入养殖系统顶层的蓄水池作为养殖水循环使用。
[0078]进一步的,养殖水温为自然水温,周年变幅12?30°C。
[0079]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养殖系统,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净化处理步骤对养殖水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使养殖水保持清澈透明,养殖水溶氧量大于5mg/L,氨氮含量小于0.01mg/L,满足花斑副沙鳅的生存所需,使花斑副沙鳅生长状态良好。
[0080]实施例3利用野生花斑副沙鳅培育苗种
[0081]1、亲鱼的选择
[0082]2012,2013年5?7月分别从长江支流一沱江的资中-隆昌江段收集体长13?18cm,体重13.5?82g的野生花斑副沙鳅成鱼,于实验室塑料大棚内4mX 2.5mX0.8m水泥池中驯化培育一年后,分别于2013、2014年将其转入养殖系统作为亲鱼进行培育。
[0083]2、亲鱼培育
[0084]将步骤1得到的雌亲鱼和雄亲鱼以1:1?1.5的比例放养在实施例1提供的养殖系统中进行培育,养殖密度为20?40尾/m2。
[0085]2.1饲料的投喂管理
[0086]培育过程中,12月中旬至翌年3月,隔日的中午12:00对亲鱼投喂一次,其他月份在每日早7:00、晚18:00各投喂一次,使亲鱼饱食,饱食程度为投饵1小时后剩余少量饵料,投喂的饵料采用蛋白含量为40%的人工饲料,比如专利申请号201410108079.X制得的饵料。
[0087]2.2水流及光照的培育管理
[0088]根据亲鱼性腺发育情况,通过控制连接循环栗和蓄水池间,及蓄水池与培育池间管道上的水阀,调节培育池水流速度,模拟花斑副沙鳅的自然繁殖的生态条件,在人工催产前半个月,采用最大进水量7000L/h对亲鱼进行冲水,以促进性腺的成熟,其他时间采用2250L/h的水流量对花斑副沙鳅进行培育。亲鱼培育池上方设有人工控制光周期的照明装置,可以用来促进性腺发育,实现提早产卵,具体的,在4月以前采用自然光照对亲鱼进行培养,4月上旬利用培育池上方设有的人工控制光周期的照明装置使光照时间每天延长半小时,直至延长至光周期为14L: 10D时保持恒定,光照强度为600?lOOOlux。
[0089]3、亲鱼催产
[0090]3.1催产亲鱼的选择
[0091]在经过一年的亲鱼培育的花斑副沙鳅中挑选腹部膨大、体长12cm以上、体重15g以上的雌性花斑副沙鳅作为雌性亲鱼用于人工催产;挑选体长12cm以上,体型健壮的雄性花斑副沙鳅作为雄性亲鱼用于人工催产。
[0092]3.2人工催产
[0093]将LRH-A2和HCG以0.05?0.1 μ g、5?10IU的比例混合后,对步骤3.1选择的雌性亲鱼进行一次性注射。
[0094]在步骤3.1选择的雄性亲鱼中,对雄鱼能挤出乳白色、浓稠精液者不进行催产处理;对雄鱼精液量少者,每尾鱼注射以0.025?0.05 μ g LRH-A2和2.5?5IU HCG比例混合的催产剂,一次性注射,与雌鱼同时进行。
[0095]需要说明的是,花斑副沙鳅人工催产时间为5月上旬?6月下旬,繁殖水温为21°C?24°C。效应时间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为10?12h。
[0096]4、采卵授精
[0097]将人工催产后的亲鱼按照雌雄比为1:1.5配组,并将每组雌雄亲鱼置于体积0.2m3?0.3m3,深度0.5m?0.6m产卵孵化缸中进行自然授精,使用增氧机充氧控制孵化缸中的氧气含量,使其充气量达到5?6m3/h,以保证水体溶氧和使自然受精的受精卵能漂浮在水中,当任由亲鱼自然繁殖受精,亲鱼产卵结束后,将亲鱼捞出,放回亲鱼培育池进行产后强化培育,自然产卵受精的受精卵保留在孵化缸中。自然授精的方式可以减少人为的损伤,有利于亲鱼的产后恢复和保证亲鱼较高的成活率。
[0098]5、受精卵的孵化
[0099]孵化缸中的受精卵在孵化缸中孵化,根据胚胎发育阶段卵膜厚度情况,利用增氧机调整充气量的大小,充气头置于孵化缸底部中央。具体操作为:孵化过程中前18h?20h内,保持5?6m3/h的充气量,使胚胎漂浮;孵化20h后,受精卵即将进入出膜前期,此时适当降低充气量,使其充气量为1.7?2m3/h,避免提前出膜。
[0100]孵化过程中根据胚胎发育阶段进行阶段性的换水,即在受精后8h?10h的原肠晚期和受精后24h?26h的大量出膜时进行换水,每次换水量约1/2?2/3,及时改善因坏卵和卵膜降解对孵化水质的影响,以及孵化水中因孵化酶升高对鱼苗的影响。
[0101]其中,孵化温度为21°C?24°C。孵化22?26h后即可孵化出花斑副沙鳅仔鱼,孵化率为85.6%。
[0102]实施例4利用人工繁殖的亲鱼培育苗种
[0103]1、亲鱼的选择
[0104]采集2014年5月人工繁殖后的花斑副沙鳅成鱼或2011年和2012年人工繁殖的子一代花斑副沙鳅幼鱼,并从其中选择体长8cm以上、体重10g以上的花斑副沙鳅作为亲鱼进行培育。
[0105]2、亲鱼培育
[0106]将步骤1得到的雌亲鱼和雄亲鱼以1:1?1.5的比例放养在实施例1提供的养殖系统中进行培育,养殖密度为20?40尾/m2。
[0107]2.1饲料的投喂管理
[0108]培育过程中,12月中旬至翌年3月,隔日的中午12:00对亲鱼投喂一次,其他月份在每日早7:00、晚18:00各投喂一次,使亲鱼饱食,饱食程度为投饵1小时后剩余少量饵料,投喂的饵料采用蛋白含量为40%的饲料,比如专利申请号201410108079.X制得的饵料。
[0109]2.2水流及光照的培育管理
[0110]根据亲鱼性腺发育情况,通过控制连接循环栗和蓄水池间,及蓄水池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