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7007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播种机(seeder)以作物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用于某类或某种作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
[0003]条播型,主要用于谷物、蔬菜、牧草等小粒种子的播种作业,常用的有谷物条播机。作业时,由行走轮带动排种轮旋转,种子自种子箱内的种子被按要求的播种量排入输种管,并经开沟器落入开好的沟槽内,然后由覆土镇压装置将种子覆盖压实。出苗后作物成平行等距的条行。用于不同作物的条播机除采用不同类型的排种器和开沟器外,其结构基本相同,一般由机架、牵引或悬挂装置、种子箱、排种器、传动装置、输种管、开沟器、划行器、行走轮和覆土镇压装置等组成。其中影响播种质量的主要是排种装置和开沟器。常用的排种器有槽轮式、离心式、磨盘式等类型。开沟器有锄铲式、靴式、滑刀式、单圆盘式和双圆盘式等类型。
[0004]穴播型,按一定行距和穴距,将种子成穴播种的种植机械。每穴可播I粒或数粒种子,分别称单粒精播或多粒穴播,主要用于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豆类等中耕作物,又称中耕作物播种机。每个播种机单体可完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等整个作业过程。
[0005]针对中耕作物行距较宽且需调整的特点,穴播机常采用单体形式,每一个播种单体包括一整套工作部件,能完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等整个作业过程。多个单体按所需行距装在同一横梁上,即构成不同行数和工作幅宽的穴播机,与不同功率等级的拖拉机配套。中国还发展了播种中耕通用机,即在同一通用机架上可以按所需行距安装成组的播种或中耕部件。
[0006]穴播机的排种器有多种类型。圆盘式排种器是利用旋转圆盘上定距配置的型孔或窝眼排出定量的种子,根据种子大小、播种量、穴距等要求选配具有不同孔数和孔径的排种盘,选用适当的传动速比。气力式排种器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制的新型排种器,对种子的大小要求不严,种子破损少,可适应7?10公里/小时的高速作业。其中,气吸式排种器是利用风机在排种盘一侧造成的负压排种;气压式排种器是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在种子箱内产生的正压排种,种子充填过程受风压大小的影响比气吸式小,工作较稳定;气吹式排种器具有类似窝眼轮的排种轮,种子进入窝眼后,由风机产生的气流从气嘴吹压入型孔。棉子排种器专用于播种带短绒的棉子,由装在圆筒形种子箱底部的水平搅拌轮和位于排种口下方的垂直拨子轮组成。为避免棉子短绒缠结,往往先将棉子与草木灰拌和,再装入种子箱。常用的开沟器多为滑刀式。此外,穴播机尚需配置开沟器的限深装置、覆土器和镇压轮等部件,还可根据需要配置免耕灭茬播种用的凿形铲或波纹圆盘、抗旱播种用的推干土铲、防治病虫害用的农药施撒装置等。
[0007]精密型,以精确的播种量、株行距和深度进行播种的机械。具有节省种子、免除出苗后的间苗作业、使每株作物的营养面积均匀等优点。多为单粒穴播和精确控制每穴粒数的多粒穴播。一般在穴播机各类排种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如改进窝眼轮排种器上孔型的形状和尺寸,使其只接受一粒种子并防止空穴;将排种器与开沟器直接连接或置于开沟器内以降低投种高度,控制种子下落速度,避免种子弹跳;在水平圆盘排种器上加装垂直圆盘式投种器,以改变投种方向和降低投种高度,避免种子位移;在双圆盘式开沟器上附装同位限深轮,以确保播种深度稳定。多粒精密穴播机是在排种器与开沟器之间加设成穴机构,使排种器排出的单粒种子在成穴机构内汇集成精确数量的种子群,然后播入种沟。此外,还研制了一些新的结构,如使用事先将单粒种子按一定间距固定的纸带播种,或使种子从一条垂直回转运动的环形橡胶或塑料制种带孔排入种沟等。
[0008]联合型,联合作业机和免耕播种机:如在谷物条播机上加设肥箱、排肥器和输肥管,即可在播种的同时施肥。与土壤耕作、喷撒杀虫剂和除莠剂、铺塑料薄膜(见地膜覆盖机械)等项作业联合组成的联合作业机,有的能一次完成土壤播前耕作、施种肥、土壤消毒、开排水沟、播种、施杀虫剂和除莠剂等项作业。免耕播种机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的茬地上直接开出种沟播种,也称直接播种机或硬茬播种机,可防止土壤流失,节约能源,降低作业成本,多用于谷物、牧草和青饲玉米等作物的播种作业。
[0009]传统的播种机在进行播种时,由于耕地上的杂草、秸杆等杂物较多,如若不及时清除,会影响播种效率。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及时清除杂草、秸杆、播种效率高、实现退杆还田的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
[0011]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去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包括拨轮、飞轮、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输出连接所述拨轮、所述飞轮;所述拨轮的边缘设置有勾状抓手,所述飞轮的边缘呈锯齿状;所述飞轮靠近所述拨轮。
[0012]优选地:所述勾状抓手为多个,并绕所述拨轮的中心分布在所述拨轮边缘处。
[0013]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接地轮、主动轮、从动轮、链条;所述链条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上,所述接地轮输出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飞轮相连。
[0014]优选地:所述拨轮、飞轮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同一侧。
[0015]优选地:所述拨轮机构还包括套筒、横轴,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套筒与所述拨轮连接;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横轴上,所述横轴横置在播种机的机腿的后侧。
[0016]优选地:所述拨轮与所述飞轮在水平方面的投影部分重合。
[0017]优选地:所述拨轮的外径大于所述飞轮的外径。
[001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9](I)通过拨轮上的勾状抓手将耕地上的杂草抓取,在通过飞轮的转动将抓取的杂草、秸杆拔出,起到及时除去杂草、秸杆的目的。不仅能实现对地表的杂草、秸杆去除,也能实现对地里的杂草、秸杆去除,不影响播种的正常进行。
[0020](2)进一步,通过设置多个抓手,提高抓取的效果。另外,拨轮与飞轮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合,拨轮贴近飞轮,便于飞轮除杂。
[0021](3)进一步,拨轮的外径大于所述飞轮的外径。一方面,提高设备的紧凑性;另一方面,相对加大飞轮的转速,进一步便于除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包括拨轮61、飞轮62、传动机构、套筒63、横轴64。
[0024]传动机构包括接地轮(图中未画出)、主动轮651、从动轮652、链条653。链条653套设在主动轮651、从动轮652上,接地轮输出连接主动轮651,主动轮651与拨轮61连接,从动轮652与飞轮62相连。
[0025]主动轮651通过套筒63与拨轮61连接。套筒63套设在横轴64上,横轴64横置在播种机的机腿(图中未画出)的后侧。
[0026I拨轮61的边缘设置有勾状抓手,飞轮62的边缘呈锯齿状。飞轮62靠近拨轮61。
[0027]接地轮转动,带动主动轮651、从动轮652转动,主动轮651、从动轮652转动分别带动拨轮61、飞轮62转动。通过拨轮61上的勾状抓手将耕地上的杂草抓取,在通过飞轮62的转动将抓取的杂草、秸杆拔出,起到及时除去杂草、秸杆的目的。
[0028]进一步,勾状抓手为多个,并绕拨轮61的中心分布在拨轮61边缘处。拨轮61、飞轮62设置在传动机构的同一侧。拨轮61与飞轮62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合。
[0029]通过设置多个抓手,提高抓取的效果。另外,拨轮61与飞轮62在水平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合,拨轮61贴近飞轮62,便于飞轮62除杂。
[0030]进一步,拨轮61的外径大于所述飞轮62的外径。一方面,提高设备的紧凑性;另一方面,相对加大飞轮62的转速,进一步便于除杂。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拨轮、飞轮、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输出连接所述拨轮、所述飞轮;所述拨轮的边缘设置有勾状抓手,所述飞轮的边缘呈锯齿状;所述飞轮靠近所述拨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勾状抓手为多个,并绕所述拨轮的中心分布在所述拨轮边缘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接地轮、主动轮、从动轮、链条;所述链条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上,所述接地轮输出连接所述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飞轮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飞轮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的同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机构还包括套筒、横轴,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套筒与所述拨轮连接;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横轴上,所述横轴横置在播种机的机腿的后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与所述飞轮在水平方面的投影部分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轮的外径大于所述飞轮的外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分离播种机机腿拨轮机构,包括拨轮、飞轮、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输出连接所述拨轮、所述飞轮;所述拨轮的边缘设置有勾状抓手,所述飞轮的边缘呈锯齿状;所述飞轮靠近所述拨轮。本发明具有及时清除杂草、秸秆、播种效率高、实现退杆还田的优点。
【IPC分类】A01B49/06
【公开号】CN105532096
【申请号】CN201610077029
【发明人】李金领
【申请人】李金领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