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79406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其特点在于:由机架、深松装置、高压气泵、强制振动装置和深度控制装置构成;所述的深松装置设在机架的前梁下;所述的强制振动装置和高压气泵设在横梁上,高压气泵通过软管与深松装置中深松铲柄的通气孔连接;所述的深度控制装置设在横梁的两侧;本发明首先将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转动通过强制振动装置转变为深松铲的振动,实现对土壤的深松作业;另一方面,在深松铲柄与铲尖上增加通气孔,通过高压气泵中的空气压缩机注入空气覆盖在铲尖上,形成空气膜,与强制振动装置共同起到减阻作用。总之,本发明既能减小牵引阻力,又能打破犁底层,扩大土壤孔隙度,促进肥料吸收,作业效果好,适应性强。
【专利说明】
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
【背景技术】
[0002]由于长期的翻旋耕等浅层耕作方式和大型农机具的使用,土壤被压实,在土壤层30cm左右形成板结块,阻止水分渗透,长久下去会使耕层变浅,水土流失加剧,土壤退化,严重影响作物根系深入土层吸收水分养分,进而影响作物收成。针对上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松技术对粮食增产的促进作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土壤深松就是指使用深松机或深松铲打破15厘米以下的土壤板结块,通过深松技术可以有效打破土壤板结块,加深松土厚度,深松技术主要作用如下: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可以打破土壤板结,进而加深耕作层,土壤深松能打破多年来犁耕或灭茬形成的坚硬犁底层,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深松技术打破犁底层,有利于地表水向下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可实现土壤水分的自身调节,蓄积自然降水,扩大“土壤水库”容量,既有利于接纳大量的雨水,又可利用鼠道排涝;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深松技术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深松松动了深处的土壤,让作物的根系密集区下移,根系残体增多,为微生物生存提供了条件,使不耕层具有厌气性土壤环境,腐殖化合成活动相对加强,有机质含量提高,起到“培肥养地”的作用;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增加作物产量:犁底层增厚片状结构土层坚固,导致作物垂直分布的根系减少,水平分布的根系增多,深松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减少对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毛细管的破坏,有利于土壤胶体的形成,而土壤胶体负离子的增多可吸附更多的铵根离子供作物吸收,加速根系向下生长,促进作物早熟高产。
[0003]目前,现有的土壤深松机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土壤深松机生产效率低并且拖拉机多次进地就会压实土壤,深松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工作阻力大、耗能过多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深松技术的推广。在保证土壤良好耕作效果的前提下,如何减小耕作阻力、降低作业功耗成了深松机具发展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将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的转动通过强制振动装置转变为深松铲的振动,实现对土壤的深松作业;另一方面,通过高压气栗向深松铲注入空气,既可以气压破碎土壤,同时空气覆盖在铲尖上,形成空气膜,与振动共同起到减阻作用。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减小牵引阻力,降低能耗,又能扩大土壤孔隙度,促进肥料吸收,有效解决耕作层薄、土壤压实严重、板结块深厚、不易打破等问题,零部件方便拆装,耕宽可调的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其特点在于:由机架、深松装置、高压气栗、强制振动装置和深度控制装置构成,所述的机架由前梁、下挂板、上挂板、横梁、后梁构成,所述的下挂板与前梁连接,上挂板与前梁和横梁连接,前梁与后梁通过横梁连接;所述的深松装置设在机架的前梁下;所述的强制振动装置设在横梁上;所述的高压气栗设在横梁上,高压气栗通过软管与深松装置中深松铲柄的通气孔连接;所述的深度控制装置设在横梁的两侧。
[0006]所述的强制振动装置由轴承座、大锥齿轮、小锥齿轮、动力输入轴、主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偏心轴、偏心套构成,轴承座与机架的前梁连接,轴承座中设有动力输入轴,小锥齿轮与动力输入轴后端连接,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连接,大锥齿轮中心设有主传动轴,主传动轴两端设有主动齿轮,并通过轴承座固定,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齿轮中心设有偏心轴,并通过轴承座固定,偏心套与偏心轴连接。
[0007]所述的深松装置由振动臂、连接板、深松铲柄、深松固定板、深松铲翼、深松铲尖构成,振动臂与强制振动装置的偏心套连接,连接板与振动臂连接,深松铲柄与连接板连接,深松铲柄通过深松固定板与机架的后梁连接,深松铲柄中钻有通气孔,并通过软管与高压气栗连接,深松铲翼设在深松铲柄下的两侧,深松铲翼前设有深松铲尖,深松铲翼和深松铲尖上钻有通气孔。
[0008]所述的深度控制装置由地轮、旋转手柄、升降器构成,旋转手柄设在升降器上端,升降器下端两侧设有地轮。
[0009]本发明在深松铲柄上增加通气孔,与铲尖小孔相通,通过高压气栗中的空气压缩机注入空气,空气覆盖在铲尖上,通往犁底层,疏松土壤,辅助铲尖打破板结块,起到减阻作用,减缓铲尖受损程度,扩大土壤孔隙度,促进肥料吸收。另外,深松深度,深松行间隔,深松行数,施肥的肥量都易于调节;且高压气栗向犁底层注入气体疏松土壤,减小作业耕作阻力;增加的翼铲能够耕作土壤,减少二次机械进土工序,减轻土地负担。总之,本发明既能减小牵引阻力,又能施肥,耕作深度深,作业效果好,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机架的放大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强制振动装置放大视图(图中机架未完全画出);
图5为图4深松铲柄的剖视图;
图示中:I为振动臂,2为连接板,3为深松铲柄,4为深松固定板,5为深松铲翼,6为深松铲尖,7为机架,71为前梁,72为下挂板,73为上挂板,74为横梁,75为后梁,8为轴承座,9为大锥齿轮,10为小锥齿轮,11为动力输入轴,12为地轮,13为旋转手柄,14为升降器,15为主传动轴,16为主动齿轮,17为高压气栗,18为从动齿轮,19为偏心轴,20为偏心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参照附图1?5,本发明包括机架7、深松装置、高压气栗17、强制振动装置和深度控制装置构成,所述的机架7由前梁71、下挂板72、上挂板73、横梁74、后梁75构成,所述的下挂板71与前梁71连接,上挂板73与前梁71和横梁74连接,前梁71与后梁75通过横梁74连接;所述的深松装置设在机架7的前梁71下;所述的强制振动装置设在横梁74上;所述的高压气栗17设在横梁74上,高压气栗17通过软管与深松装置中深松铲柄3的通气孔连接;所述的深度控制装置设在横梁74的两侧。
[0012]所述的强制振动装置由轴承座8、大锥齿轮9、小锥齿轮10、动力输入轴11、主传动轴15、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18、偏心轴19、偏心套20构成,轴承座8与机架7的前梁71连接,轴承座8中设有动力输入轴11,小锥齿轮10与动力输入轴11后端连接,大锥齿轮9与小锥齿轮10连接,大锥齿轮9中心设有主传动轴15,主传动轴15两端设有主动齿轮16,并通过轴承座8固定,从动齿轮18与主动齿轮16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齿轮18中心设有偏心轴19,并通过轴承座8固定,偏心套20与偏心轴19连接。
[0013]所述的深松装置由振动臂1、连接板2、深松铲柄3、深松固定板4、深松铲翼5、深松铲尖6构成,振动臂I与强制振动装置的偏心套20连接,连接板2与振动臂I连接,深松铲柄3与连接板2连接,深松铲柄3通过深松固定板4与机架71的后梁75连接,深松铲柄3中钻有通气孔,并通过软管与高压气栗17连接,深松铲翼5设在深松铲柄3下的两侧,深松铲翼5前设有深松铲尖6,深松铲翼5和深松铲尖6上钻有通气孔。
[0014]所述的深度控制装置由地轮12、旋转手柄13、升降器14构成,旋转手柄13设在升降器14上端,升降器14下端两侧设有地轮12。
【主权项】
1.一种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其特征在于:由机架、深松装置、高压气栗、强制振动装置和深度控制装置构成,所述的机架由前梁、下挂板、上挂板、横梁、后梁构成,所述的下挂板与前梁连接,上挂板与前梁和横梁连接,前梁与后梁通过横梁连接;所述的深松装置设在机架的前梁下;所述的强制振动装置设在横梁上;所述的高压气栗设在横梁上,高压气栗通过软管与深松装置中深松铲柄的通气孔连接;所述的深度控制装置设在横梁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制振动装置由轴承座、大锥齿轮、小锥齿轮、动力输入轴、主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偏心轴、偏心套构成,轴承座与机架的前梁连接,轴承座中设有动力输入轴,小锥齿轮与动力输入轴后端连接,大锥齿轮与小锥齿轮连接,大锥齿轮中心设有主传动轴,主传动轴两端设有主动齿轮,并通过轴承座固定,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齿轮中心设有偏心轴,并通过轴承座固定,偏心套与偏心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松装置由振动臂、连接板、深松铲柄、深松固定板、深松铲翼、深松铲尖构成,振动臂与强制振动装置的偏心套连接,连接板与振动臂连接,深松铲柄与连接板连接,深松铲柄通过深松固定板与机架的后梁连接,深松铲柄中钻有通气孔,并通过软管与高压气栗连接,深松铲翼设在深松铲柄下的两侧,深松铲翼前设有深松铲尖,深松铲翼和深松铲尖上钻有通气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制振动气压深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度控制装置由地轮、旋转手柄、升降器构成,旋转手柄设在升降器上端,升降器下端两侧设有地轮。
【文档编号】A01B79/02GK105940810SQ201610477170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发明人】李霞, 汤明军, 王维新, 屈通, 张思远, 闫毅敏
【申请人】石河子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