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3467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林木的施肥防病技术,具体是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林木的施肥防病是树木栽培、园林绿化管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林木的施肥防病方法是:将肥料或药剂直接施放在树木根部周围的土壤表层,由此实现林木的施肥防病。实践表明,现有的林木施肥防病方法由于自身原理所限,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在现有林木施肥防病方法中,肥料或药剂是经由树木根部进行一次性吸收的,由此导致肥力或药力的释放过于猛烈,从而导致施肥效果和防病效果较差,由此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其二,由于肥料或药剂具有挥发性和残留性,土壤表层中的肥料或药剂一方面会挥发至大气中,由此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则会残留在土壤表层,由此同样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林木施肥防病方法施肥效果和防病效果差、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林木施肥防病方法施肥效果和防病效果差、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包括漏斗状入口、第一圆筒状腔体、第二圆筒状腔体、倒圆锥状尖头、隔板、浮子、滤网;其中,第一圆筒状腔体的上端开口与漏斗状入口的下端开口密封连通;第二圆筒状腔体的上端开口与第一圆筒状腔体的下端开口可拆卸地连通,且第二圆筒状腔体的腔壁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漏孔;倒圆锥状尖头的顶面与第二圆筒状腔体的下端面密封固定;隔板设于第一圆筒状腔体的上端开口内,且隔板的板面中央贯通开设有阀孔;浮子可活动地穿设于阀孔内,且浮子的头部位于隔板的上方;滤网设于第一圆筒状腔体的中部内腔。
[0005]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将第一圆筒状腔体和第二圆筒状腔体拆卸开来,并将肥料或药剂倒入第二圆筒状腔体的内腔。然后,将第一圆筒状腔体和第二圆筒状腔体扣接起来,并将倒圆锥状尖头向下插入林木周围的土壤,由此使得第二圆筒状腔体到达土壤深层。而后,水以自然方式(当自然降水时,雨水自行流入漏斗状入口的内腔)或人工方式(当需要施肥防病时,人工将水倒入漏斗状入口的内腔)注入漏斗状入口的内腔。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浮子的头部向上浮起,由此将阀孔打开。而后,水依次通过阀孔、第一圆筒状腔体的内腔向下流入第二圆筒状腔体的内腔,并对肥料或药剂进行溶解,由此形成肥料溶液或药剂溶液。待漏斗状入口内的水全部流入第二圆筒状腔体的内腔后,浮子的头部复位,由此将阀孔重新封堵,从而防止肥料溶液或药剂溶液中的挥发性成分、有毒气体等漏到大气中形成二次污染。而后,在土壤深层的毛细作用下,肥料溶液或药剂溶液透过各个漏孔缓慢、立体、均匀地释放到土壤深层(在土壤深层的毛细作用下,土壤中的离子不会通过各个漏孔逆向流入第二圆筒状腔体的内腔),由此实现林木的施肥防病。在此过程中,滤网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由此防止水中的杂质堵塞漏孔。
[0006]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林木施肥防病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其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实现了将肥力或药力缓慢、立体、均匀地进行释放,由此有效增强了施肥效果和防病效果,从而有效促进了林木的生长发育。其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实现了将肥料或药剂施放到土壤深层,由此一方面有效避免了肥料或药剂挥发至大气中,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肥料或药剂残留在土壤表层,从而有效防止了肥料或药剂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基于全新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林木施肥防病方法施肥效果和防病效果差、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林木施肥防病方法施肥效果和防病效果差、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适用于树木栽培、园林绿化管护。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_漏斗状入口,2-第一圆筒状腔体,3-第二圆筒状腔体,4-倒圆锥状尖头,5-隔板,6-浮子,7-滤网,8-漏孔,9-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包括漏斗状入口 1、第一圆筒状腔体2、第二圆筒状腔体3、倒圆锥状尖头4、隔板5、浮子6、滤网7 ;其中,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上端开口与漏斗状入口 I的下端开口密封连通;第二圆筒状腔体3的上端开口与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下端开口可拆卸地连通,且第二圆筒状腔体3的腔壁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漏孔8 ;倒圆锥状尖头4的顶面与第二圆筒状腔体3的下端面密封固定;隔板5设于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上端开口内,且隔板5的板面中央贯通开设有阀孔9 ;浮子6可活动地穿设于阀孔9内,且浮子6的头部位于隔板5的上方;滤网7设于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中部内腔。
[0011]具体实施时,第二圆筒状腔体3的上端开口与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下端开口通过螺纹拧接连通。
【主权项】
1.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状入口(1)、第一圆筒状腔体(2)、第二圆筒状腔体(3)、倒圆锥状尖头(4)、隔板(5)、浮子(6)、滤网(7);其中,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上端开口与漏斗状入口(I)的下端开口密封连通;第二圆筒状腔体(3)的上端开口与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下端开口可拆卸地连通,且第二圆筒状腔体(3)的腔壁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漏孔(8);倒圆锥状尖头(4)的顶面与第二圆筒状腔体(3)的下端面密封固定;隔板(5)设于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上端开口内,且隔板(5)的板面中央贯通开设有阀孔(9);浮子(6)可活动地穿设于阀孔(9)内,且浮子(6)的头部位于隔板(5)的上方;滤网(7)设于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中部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圆筒状腔体(3)的上端开口与第一圆筒状腔体(2)的下端开口通过螺纹拧接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林木的施肥防病技术,具体是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林木施肥防病方法施肥效果和防病效果差、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一种林木深根施肥防病装置,包括漏斗状入口、第一圆筒状腔体、第二圆筒状腔体、倒圆锥状尖头、隔板、浮子、滤网;其中,第一圆筒状腔体的上端开口与漏斗状入口的下端开口密封连通;第二圆筒状腔体的上端开口与第一圆筒状腔体的下端开口可拆卸地连通,且第二圆筒状腔体的腔壁贯通开设有若干个漏孔;倒圆锥状尖头的顶面与第二圆筒状腔体的下端面密封固定;隔板设于第一圆筒状腔体的上端开口内,且隔板的板面中央贯通开设有阀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树木栽培、园林绿化管护。
【IPC分类】A01G29-00, A01G13-00
【公开号】CN204443476
【申请号】CN201420661777
【发明人】张晋敏
【申请人】厦门日懋城建园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