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泥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89437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滤泥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泥装置,特别是涉及滤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茨菰即慈姑,属于淡水植物,原产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并广布亚洲热带、温带地区,欧美也有栽培。成熟的茨菰分布在水田的泥土的软表层并靠近硬表层一侧,故种植的田地其软表层的泥土不能太深。
[0003]目前,在茨菰收获的技术上还没有统一的机械作业方式,农民们在收获季节采用锄头或者钉耙进行收获,其方法是在种植有茨菰的泥土中用锄头或者钉耙先将小块的泥土掀翻,使得茨菰露出,然后再人工的用手一个一个地将茨菰收集起来。
[0004]可想而之,这种人力劳作的收获茨菰的方式使得收获茨菰的时间增加,且人工收获的方式收获进度慢,而且,农民们在收获时要重复弯腰蹲下的动作以收集茨菰,劳作强度大,限制了茨菰的收获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机械化收获茨菰、如何过滤除去附着在茨菰表面的泥土、如何快速的收集过滤泥土后的茨菰的问题,提供一种滤泥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还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如何将带有茨菰的泥土进行茨菰与泥土的分离、如何将分离出来的混有泥土的茨菰进一步过滤、如何收集分离出来的茨菰等。
[0006]一种滤泥处理装置,包括:机身本体、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上的轮子与机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上并依次抵接的铲子、滤泥部及出料部;所述铲子包括铲子主体、设置于所述铲子主体上的铲头、分离机构及分土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铲子主体内的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抵接所述滤泥部;所述铲头与所述分离机构之间还设置入料口,用于将混有茨菰的泥土送入所述传送装置;所述滤泥部包括第一滤泥单元、第二滤泥单元以及为所述第一滤泥单元及所述第二滤泥单元提供动力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滤泥单元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滤泥单元的一端部,以传递来自第二传送单元的茨菰;所述出料部包括接收板、与所述接收板抵接的上推部、设置在所述上推部一端的下方的接收板以及连通所述接收板的收集箱。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板包括第三传送带以及安装在第三传送带的第三推板;所述第三推板为条块状,其宽度与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宽度相等,各所述第三推板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三传送带,另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三传送带所在平面。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相互抵接的第一传送单元与第二传送单元;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的一端抵接所述铲头,并且,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的表面与所述铲头的表面平齐;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传送单元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传送单元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单元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滤泥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单元与水平面成30度夹角。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泥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上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联接所述传送装置,为所述传送装置提供转动的动力。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单元与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联接所述第一传送单元,所述第二传动单元联接所述第二传送单元,分别为所述第一传送单元与所述第二传送单元提供转动的动力。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泥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身本体上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铲子主体,用于调节所述铲子离地面的高度。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泥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所述出料部与所述滤泥部成120?145度的夹角设置,用于将茨菰传送至所述出料部远离所述滤泥部一端。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泥部还设置振动装置,并且,所述滤泥部开设若干通孔,用于与所述振动装置配合,过滤混在茨菰周围的泥土。
[0016]上述滤泥处理装置,通过设置在机身本体上的滤泥部对来自铲子的茨菰进行除泥作业,并且,滤泥部贯通机身本体且两端分别连接铲子及出料部,使得茨菰被铲子铲起后在铲子里进行泥土与茨菰的分离,并在滤泥部进行除泥滤泥,进而由滤泥部传输至出料部,实现了对茨菰的机械化收获,降低人工劳作强度,提高收获茨菰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铲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的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所示的滤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的所示的第二滤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1所示的出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滤泥处理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滤泥处理装置10包括:机身本体100、轮子110、机头120、铲子130、滤泥部140及出料部150。轮子110与机头120设置于机身本体100上,铲子130、滤泥部140及出料部150依次抵接并设置于机身本体100上。例如,轮子110设置在机身本体100下方,机头120设置在机身本体100上方,铲子130设置在机身本体100前方,出料部150设置在机身本体100后方,滤泥部140贯通机身本体100且两端分别连接铲子130及出料部150,使得茨菰从铲子130进入滤泥部140,并由滤泥部140传输至出料部150,以实现对茨菰的机械化收获,提高收获茨菰的效率。
[0026]机身本体100包括全金属制成的承载式车身,例如,采用钢板或者铝等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材料,又如,为降低自重,采用、碳纤维或者强化塑料等材料制成;机身本体100内部设置有驾驶位、连接轮子110的方向盘及中控台,用于方便用户操控滤泥处理装置10以进行工程作业,例如,为适应田间的颠簸地面,驾驶位下方通过设置有一软性弹簧连接在机身本体100,使得用户可以在较舒适的环境下作业。例如,机身本体上还设置有一圆筒形的固定部,用于插入固定一平板180,例如,驾驶位上方设置有所述平板180,例如,所述平板180为遮阳板,使得用户不受不同天气情况的限制,实现自由支配滤泥处理装置10进行作业。例如,平板180朝向太阳光的表面设置有一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在滤泥处理装置10工作的同时,可以利用太阳光的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例如,所述圆筒形的固定部还安装一风扇,风扇通过导电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这样,用户在使用滤泥处理装置10时,太阳能电池板能为风扇提供电能,以供用户在驾驶位上乘凉,特别适合在酷热的夏天中作业。
[0027]为了使得滤泥处理装置10能够灵活地朝不同方向行进,例如,滤泥处理装置10包括四个轮子110,各轮子110分别设置在机身本体100下方的相异位置。例如,机身本体100为方形体的金属框架,各轮子110焊接固定于金属框架下方的四角,使得框架本体100的重量均匀分配在四个轮子110上。例如,轮子110包括农业轮胎系列的农用加强耐磨型轮胎,其联接在设置于机身本体100的制动毂上,并随着制动毂与设置于机身本体100的驱动轴连接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在用户的操控下实现不同方向上行进。为了使得滤泥处理装置10能在湿润的农田作业,避免滤泥处理装置10的陷入泥土中,轮子110包括设置在机身本体100两侧的两条履带轮,例如,轮子110为橡胶履带轮,以使得滤泥处理装置10可以高速行驶至作业地点而不损坏路面,同时,可以减轻滤泥处理装置1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