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5363阅读:1295来源:国知局
鱼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鱼漂。
【背景技术】
[0002]鱼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鱼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什么鱼在咬钩。所以鱼漂是钓鱼收获好坏的重要环节。鱼漂多用较轻的材料制作而成,现在的鱼漂多为化学制品,或是用鸟类的羽毛、木材、竹材制作,性能各有差异,形状更是多种多样。根据鱼漂的自重和浮力的不同,可分为中空鱼漂和实心鱼漂。中空鱼漂的自重小,浮力大,反应灵敏;实心鱼漂的稳定性好,但不太灵敏。根据鱼漂形状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卧漂和立漂。卧漂就是常说的七星漂,钓鱼时数粒浮子散落在水面上,灵敏度高,扬竿时震动小,但不适宜风浪大时垂钓。立漂就是垂立在水中的鱼漂,常见的有棒形、锥形、圆形、陀螺形等等。
[0003]按照钓法的不同大致分为软漂和硬漂两类。
[0004]软漂主要存在于中国传统钓法中,软漂:“主要是指依托于鱼线之上进行标记的一种鱼漂形式”。
[0005]硬漂主要存在于日本的悬锥钓法中,后传到台湾形成独特的台式钓法流入中国,最后国人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发展成为今天的独特的华氏钓法。硬漂主要是指独立于线外单独存在的一种标记物品”,截止2014年市场上普遍所讲的鱼漂就是指的硬漂。
[0006]硬漂主要分为漂尾、漂身、漂脚,三部分组成。
[0007]漂尾又按照空心和实心分为“软尾” “硬尾”和“龙凤尾”三种。
[0008]漂身:按照材质可分为:轻木类、草杆类、禽羽类、新材料类、拼和类。
[0009]漂脚:漂脚的材质不同,自身的重量就不相同,漂脚越重整支鱼漂的重心就会偏下,使鱼漂入水后翻身站立的时间缩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身快。
[0010]不管是何种的鱼漂,其如果不能发光均无法在夜间进行钓鱼。而为了能够在夜间进行钓鱼,人们将LED灯珠与鱼漂进行了结合,使其能够在夜间的时候为鱼漂照明。
[0011]但是这样的设置增加了鱼漂的重量,使鱼漂入水下行速度过快,因此不太适合钓行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漂,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鱼漂,包括漂尾、漂身、漂脚和发光棒;
[0014]所述漂尾、所述漂身和所述漂脚依次同轴连接;
[0015]所述发光棒固定设置在所述漂尾上;
[0016]所述发光棒包括输液部、发光部和连接部;
[0017]所述输液部、所述发光部和所述连接部依次同轴连接;
[0018]所述输液部与发光部组成同直径的圆柱棒结构;
[0019]所述发光部内设置有空腔;
[0020]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玻璃管;
[0021]所述连接部为实心圆柱体,其直径等于或小于发光部的直径;
[0022]所述连接部与整个发光棒的长度比例为(1:3)-(1:4)之间。
[0023]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管内填充有荧光粉,在所述空腔内且在所述玻璃管外填充有过氧化氢溶液。
[0024]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管内填充有过氧化氢溶液,在所述空腔内且在所述玻璃管外填充掺杂了荧光粉的溶液。
[0025]玻璃管以及玻璃管外的两处空间,一处填充荧光物质,另一处填充过氧化氢溶液。通过荧光粉的发光,为夜间进行照明。这样的设置会使整个装置比LED灯珠较轻,能够降低鱼漂的整体重量,使其入水速度降低。需要更强的发光时,只需通过挤压发光部进而将玻璃管挤爆后,即可使荧光物质与过氧化氢混合,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发光。
[0026]进一步的,所述输液部包括输液腔和密封盖;
[0027]所述输液腔与所述空腔连通;
[0028]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输液腔远离所述空腔的一端,并与所述输液腔密封连接。
[0029]输液部通过输液腔将过氧化氢输送到空腔内,之后再通过密封盖将输液腔堵上进行密封,既能避免了在挤压发光部时过氧化氢的溢出,又能保证了在发光部晃动时不会将其内的过氧化氢与荧光粉的反应液溅出。
[003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发光部的一端为弧形面或采用倒角结构。
[0031]通过圆头设置,可以更方便的将连接部与漂尾进行连接,方便其插入漂尾上连接的硅胶孔内。
[003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内掺杂有反光粉。
[0033]在连接部内部设置反光粉,可以在发光部进行发光时,连接部内的反光粉对发光部的光进行反射,进而可以增加光的亮度,在夜间钓鱼使能够看的更加清楚。
[0034]进一步的,所述发光部的直径为4.5mm-6mm ;所述连接部的直径为3mm。
[0035]进一步的,所述发光部与连接部的直径均为3_。
[0036]输液部、发光部及连接部构成台阶式的圆柱棒结构,或者是等外径的圆柱棒结构,发光棒在入水和出水时的阻力均较小,能够减少发光部对钓鱼时的影响。其中,台阶式的圆柱棒结构有助于发光棒与漂尾的连接固定。
[003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长度为5mm-7mm。
[0038]连接部太短和太长都会对整个发光棒产生影响,如太长会容易使发光棒与漂尾连接后出现头重脚轻状况,无法使发光棒稳定;如太短则发光棒与漂尾的连接会不稳定,容易脱落进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夜间钓鱼。
[0039]进一步的,所述发光部的长度为10mm-14mm,发光棒的总长度为20mm-25mm。
[0040]进一步的,所述发光棒的材质为塑料。
[0041]塑料的材质相对其他材质比较轻,且在水中会具有一定的浮力,其与漂尾连接后不会影响的鱼漂在水中的重量和浮力,进而不会影响到钓鱼的感觉。
[00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漂,通过在发光部内设置玻璃管,使玻璃管内外分别设置两种不同的物质,在使用时将两种物质混合,进而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化学发光,对夜间进行钓鱼的鱼漂进行照明。本实用新型的鱼漂整个结构简单,质量较轻,既能达到夜间照明的目的,又不会影响到整个鱼漂的重量。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4]图1为本实用新型台阶式圆柱棒结构的鱼漂的主视图;
[0045]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46]图3为图2的A-A面剖视图;
[0047]图4为本实用新型等外径圆柱棒结构的鱼漂的剖视图。
[0048]附图标记:
[0049]1-输液部;2-发光部;3-连接部;
[0050]4-圆头; 5-空腔; 6-玻璃管;
[0051]7-输液腔;8-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5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5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5]实施例1:
[0056]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漂,包括漂尾、漂身、漂脚和发光棒。
[0057]漂尾、漂身和漂脚依次同轴连接;
[0058]发光棒固定设置在漂尾上;
[0059]发光棒包括输液部1、发光部2和连接部3 ;
[0060]输液部1、发光部2和连接部3依次同轴连接。
[0061]所述输液部I与发光部2组成同直径的圆柱棒结构,使发光部2在入水和出水时的阻力均较小,不会降低入水下行速度和出水上行速度,进而避免了由于在鱼漂上设置了发光棒而影响到钓鱼者的操作习惯。
[0062]发光部2内设置有空腔5 ;
[0063]空腔5内设置有玻璃管6 ;
[0064]连接部3为实心圆柱体,且连接部3的直径小于输液部I和发光部2的直径。
[0065]在漂尾上设置有硅胶环,通过硅胶环上设置的硅胶孔将发光棒的连接部3固定,进而将发光棒与鱼漂固定在一起。同时,连接部3与输液部1、发光部2组成台阶结构,可以方便的将连接部3与漂尾定位连接。
[0066]在发光部2内的玻璃管6内和玻璃管6外的空腔5内分别设置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当夜间进行钓鱼时,通过挤压发光部2进而将玻璃管6挤爆,使两种化学物质混合后进行化学反应,通过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进行照明,达到了在夜间为鱼漂照明的目的。
[0067]现有的连接部3为空心的圆柱体,这样容易造成玻璃管进入到连接部内,或者容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