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水培种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27478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式水培种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式水培种植装置,主要用于对匍匐茎类的植物进行水培种植。
【背景技术】
[0002]植物水培是无土栽培中得一种生产模式,是指植物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不用基质的栽培方法。水培生产使得根系与土壤隔离,可避免各种土传病害,也无需进行土壤消毒,而且营养元素可随意调配,给植物供应的养分均衡。最早的水培是将植物根系浸入营养液中生长,这种方式会出现缺氧现象,影响根系呼吸,严重时造成料根死亡。为了解决供氧问题,英国Cooper在1973年提出了营养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简称“NFT” (NutrientFilmTechnique)。它的原理是使一层很薄的营养液(0.5_1厘米)层,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既保证不断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匍匐茎类的植物在种植时,需要考虑对主根及茎上不定根营养供给,才能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0003]申请人此前申请了一项申请号为201420329748.1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水培种植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栽培池及蓄液池;栽培池侧壁设置若干个连通于栽培池侧壁的内壁及外壁的定植孔及溢流通孔,若干个定植孔及溢流通孔分别等高设置且溢流通孔的高度低于定植孔;蓄液池侧壁相对于栽培池侧壁向外延伸设置且延伸部分开口设置形成开口部,开口部上设置倾斜且可拆卸的导流保温盖板,所述的蓄液池的延伸部分对应的侧壁向外敞开倾斜设置,所述的导流保温盖板的倾斜底部与开口部的边缘处之间设置导流间隙。
[0004]以上技术方案,栽培池的进水端连接于外部水源对栽培池进行充水,当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会沿着溢流通孔自动溢出,从溢流通孔流出的水柱会流到导流保温盖板上,导流保温盖板倾斜设置,能够实现导流,同时导流保温盖板表面上的水到达其倾斜底端沿着导流间隙流入蓄液池内。为了适应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导流保温盖板为可拆卸设置,夏季温度过高时,导流保温盖板选用遮光盖板,防止阳光照射导致栽培池及蓄液池内的水温升高;冬季温度较低时,导流保温盖板选用透光盖板,同时蓄液池的延伸部分对应的侧壁向外敞开倾斜设置,此时蓄液池内的水能够增加阳光照射面积,增加水温,保持植株的生长温度。植株的横卧种植方式,即使种植装置上下多层设置,也能够使植株的枝叶部分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
[0005]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上述结构水培种植装置,用于对匍匐茎类植物进行水培种植。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实现多层的产业化种植的回转式水培种植装置;该装置能够进行回转式的旋转,以满足均匀的光照,增加水培种植的观赏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式水培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培养液的循环底座、水培组件及在循环底座上垂直设置且可旋转的转轴,转轴穿过水培组件且驱动其同步转动;
[0008]所述的水培组件包括:盆体状结构的蓄液池,蓄液池位于循环底座上方,蓄液池上设置有将培养液从其中溢出实现培养液循环的循环出液口(循环出液口位于蓄液池的底部);位于蓄液池上方的盆体状栽培池,栽培池上设置有若干个定植孔及将培养液从其中溢出至蓄液池内的溢流管;位于栽培池与蓄液池之间的导流板,导流板由溢流管的出液口下端向下向外延伸至蓄液池的内侧壁且在该方向上分布有若干个蓄水凹槽,导流板上靠近于蓄液池的侧壁的位置设置有使培养液流入蓄液池内的导流孔;
[0009]所述的循环底座上的设置抽水栗,抽水栗连接于对栽培池进行循环输液的出水导管;水培组件与循环底座通过位于蓄液池上的循环出液口实现连通。
[0010]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水培组件在转轴的驱动下实现转动,位于水培组件上的匍匐茎类植物可以得到充分的光照,以满足其生长,匍匐茎类的植物的主根固定于定植孔内且延伸至栽培池内,茎上不定根沿着导流板向下向外延伸,当栽培池内的培养液从溢流管流出经过导流板流入至蓄液池,在经过导流板时会流入至其表面的蓄水凹槽内,在一部分营养液储存于该蓄水凹槽内,用于不定根的生长及营养供给,培养液经过导流板后,最终由导流孔流入至蓄液池内,蓄液池循上的循环出液口连通于循环底座,通过抽水栗实现整个装置培养液的循环。
[001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水培组件在转轴上多组上下设置,相邻的水培组件通过循环出液口实现培养液的上下连通。
[0012]通过以上结构设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多组设置,且在转轴的转动下,多组水培组件实现同步转动,且多组水培组件通过蓄液池上的循环出液口连通于下一组的栽培池内。
[001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轴中空设置,所述的出水导管穿过转轴且从转轴的顶部导出。
[0014]通过以上结构设置,转轴的转动与出水导管互不干涉,使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
[0015]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植孔包括位于栽培池的池口边缘的定植槽,栽培池上设置有盖于定植槽的定植板,所述的溢流管位于栽培池的侧壁上。
[0016]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栽培时,先将幼苗放置于定植槽内,然后盖上定植板实现对主根的固定。
[0017]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支撑件,所述的栽培池及蓄液池置于支撑件上实现两者与转轴的同步旋转设置。
[0018]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安装时可以将栽培池及蓄液池放置于支撑件上即可实现两者与转轴的同步转动。
[001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支撑件包括分别套接于转轴的套接部及用于支撑栽培池及蓄液池的支撑板,套接部为管状结构且其侧面设有一段缺口槽,所述的套接部上还设置与缺口槽对应的卡箍固定结构,套接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连接于套接部侧壁及支撑板下端面的加强件。
[0020]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套接部在安装时,可以与转轴外壁实现活动套接,当套接部的位置固定时,可以通过卡箍固定结构将套接部紧紧的卡紧于转轴,实现固定,加强件的设置能够使支撑板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及支撑强度。
[002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栽培池内设置有挡壁结构,该挡壁结构将栽培池分离成两个相对独立的腔体结构,且分别为进水腔体及定根腔体,定根腔体内放置有用于定根的石块,挡壁结构上靠近于栽培池设置有使进水腔体及定根腔体连通的通水孔,所述的出水导管通于进水腔体设置。
[0022]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培养液在进入栽培池内,首先位于进水腔体内,然后再由通水孔流入到定根腔体内,这样的设置能够使进水腔体内的培养液在定根腔体内分布有石块的情况下从底部均匀快速的填充于定根腔体内,实现栽培池上的多个植物能够均匀的接触营养液。
[002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流板为分体式结构且包括多个导流分板。
[0024]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导流板通过分体式结构,可以灵活的进行局部打开蓄液池,以用于清除蓄液池内的杂物。
[0025]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循环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转轴与循环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结构,还包括有红外线传感器,当人体靠近时,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到信号,驱动电机工作。
[0026]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实现当人体靠近水培装置时,实现水培组件的旋转,在保证节能的前提下,增强了水培装置的观赏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培组件与转轴配合的剖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分板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含义:1_循环底座;2_水培组件;2a_上层水培组件;2b_下层水培组件;21-定植板;21'_定植板;22_栽培池;22'_栽培池;22a_进水腔体;22b_定根腔体;221_挡壁结构;221a-通水孔;222_溢流管;223_定植孔;23_导流板;23a_导流分板;231_蓄水凹槽;232_导流孔;24_蓄液池;25_循环出液口 ;25a_通水管;3_转轴;4_出水导管;5-支撑件;51_支撑板;52_套接部;52a-缺口槽;53_加强件;54_卡箍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4]—种回转式水培种植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培养液的循环底座1、水培组件2及在循环底座I上垂直设置且可旋转的转轴3,转轴3穿过水培组件2且驱动其同步转动;
[0035]所述的水培组件2包括:盆体状结构的蓄液池24,蓄液池24位于循环底座I上方,蓄液池24上设置有将培养液从其中溢出实现培养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