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快速捕捉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55349阅读:3456来源:国知局
斑蝥快速捕捉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斑蝥快速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斑蝥,喜群集栖息和取食,常居于忍冬科和木犀科的植物之上。幼虫吃地栖蜂所酿的蜜。复变态,幼虫共6龄,成虫4-5月开始为害植物的顺、芽及花等器官,7-8月最烈,多损伤大豆、花生、茄子及棉花等。
[0003]斑蝥主含斑蝥素(ca-ntharidin C10H1204)0.427%?1.452%。此外,尚含脂肪油12%、树脂、蚁酸、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含斑蝥素0.564%?2.163%。斑蝥素是抗癌有效成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斑蝥快速捕捉装置,可以快速捕捉斑蝥,并将捕捉到的斑蜜进行自动收集。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斑蝥快速捕捉装置,包括呈圆桶状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与箱体同圆心的诱饵盒,设置在箱体顶部的顶盖,以及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的捕虫口;箱体与诱饵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腔体;环形腔体内设有集虫箱,集虫箱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一个集虫口。
[0006]诱饵盒包括固定在箱体中心的金属网盒体,设置在金属网盒体顶部的盒盖,盒盖上设有供电电源;顶盖上设有与触发器电性连接的电机,电机连接有一个转轴,转轴上设有一个横杆,横杆上设有一个与环形腔体相配合的刮虫板。
[0007]进一步地,捕虫口的个数为五个,且均匀分布在箱体侧壁的底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过程中,将诱饵放入诱饵盒中,再打开供电电源使金属网盒体带电,当斑蝥进入箱体靠近诱饵盒时,即被捕杀。此外,本申请还可以利用定时器控制电机进行定时转动,电机带动刮虫板在箱体与诱饵盒形成的环形腔体内环形转动,将捕捉到的斑蝥送进集虫箱中。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本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箱体;11、捕虫口;2、顶盖;3、诱饵盒;31、盒盖;32、金属网盒体;4、集虫箱;41、集虫口; 5、供电电源;6、电机;7、转轴;8、横杆;9、刮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14]如图1所示的斑蝥快速捕捉装置,包括呈圆桶状的箱体I,设置在箱体I内与箱体I同圆心的诱饵盒3,设置在箱体I顶部的顶盖2,以及设置在箱体I的侧壁上的均匀分布的捕虫口 11;箱体I与诱饵盒3之间形成一个环形腔体;环形腔体内设有呈扇形的集虫箱4,集虫箱4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一个集虫口 41。
[0015]如图2所示,诱饵盒3包括固定在箱体I中心的金属网盒体32,设置在金属网盒体32顶部的盒盖31,盒盖31上设有供电电源5。
[0016]如图3所示,顶盖2上设有与触发器电性连接的电机6,电机6连接有一个转轴7,转轴7上设有一个横杆8,横杆8上设有一个与环形腔体相配合的刮虫板9。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过程中,将诱饵放入诱饵盒3中,再打开供电电源5使金属网盒体32带电,当斑蝥进入箱体I靠近诱饵盒3时,即被捕杀。此外,本申请还可以利用定时器和换向器控制电机6进行定时转动,电机6带动刮虫板9在箱体I与诱饵盒3形成的环形腔体内环形转动,将捕捉到的斑蝥送进集虫箱4中。
【主权项】
1.一种斑蝥快速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桶状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与所述箱体同圆心的诱饵盒,设置在箱体顶部的顶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的捕虫口;所述箱体与诱饵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腔体;所述环形腔体内设有集虫箱,所述集虫箱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一个集虫口; 所述诱饵盒包括固定在箱体中心的金属网盒体,设置在所述金属网盒体顶部的盒盖,所述盒盖上设有与金属网盒体电性连接的供电电源; 所述顶盖上设有与触发器电性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一个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一个与所述环形腔体相配合的刮虫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斑蝥快速捕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口的个数为五个,且均匀分布在箱体侧壁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斑蝥快速捕捉装置,包括呈圆桶状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与箱体同圆心的诱饵盒,设置在箱体顶部的顶盖,以及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的捕虫口;箱体与诱饵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腔体;环形腔体内设有集虫箱,集虫箱的底部两侧均设有一个集虫口。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快速捕捉斑蝥,还可以将捕捉到的斑蝥进行自动收集。
【IPC分类】A01M23/04, A01M23/16, A01M23/38
【公开号】CN205266748
【申请号】CN201521056169
【发明人】任艳
【申请人】西南民族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