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割机底盘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344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收割机底盘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盘下机,尤其涉及到了一种收割机底盘下机。
【背景技术】
[0002]收割机它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也可用人工收割,将稻、麦等作物的禾杆铺放在田间,然后再用谷物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收获稻、麦等谷类作物子粒和秸杆的作物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割晒机、割捆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谷物脱粒机等。现有的收割机底盘下机结构设计不合理,杆之间距离大小无法调节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非常合理,杆之间距离大小可以通过轨道来调节的收割机底盘下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割机底盘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滑块、支柱、第二轨道、第二滑块、角度调整架、拉伸面和底柱;所述底柱上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滑块,滑块在轨道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底柱上均匀设有支柱,支柱上设有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上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在第二轨道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底柱一侧设有角度调整架,角度调整架一侧设有拉伸面。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柱上均匀设有固定连接螺栓。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伸面设于固定柱上。
[0007]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非常合理,杆之间距离大小可以通过轨道来调节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收割机底盘下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轨道,2-滑块,3-支柱,4-连接螺栓,5-第二轨道,6_第二滑块,7_角度调整架,8-拉伸面,9-底柱,10-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11]如图1所示,一种收割机底盘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滑块2、支柱3、第二轨道5、第二滑块6、角度调整架7、拉伸面8和底柱9;所述底柱9上设有轨道I,轨道I上设有滑块2,滑块2在轨道I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底柱9上均匀设有支柱3,支柱3上设有第二轨道5,第二轨道5上设有第二滑块6,第二滑块6在第二轨道5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底柱9 一侧设有角度调整架7,角度调整架7—侧设有拉伸面8;所述底柱9上均匀设有固定连接螺栓4;所述拉伸面8设于固定柱10上。
[0012]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收割机底盘下机结构设计不合理,杆之间距离大小无法调节等诸多问题。
[0013]任何采用与本实用新型相类似的技术特征所设计的底盘下机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收割机底盘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I)、滑块(2)、支柱(3)、第二轨道(5)、第二滑块(6)、角度调整架(7)、拉伸面(8)和底柱(9);所述底柱(9)上设有轨道(1),轨道(I)上设有滑块(2),滑块(2)在轨道(I)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底柱(9)上均匀设有支柱(3),支柱(3)上设有第二轨道(5),第二轨道(5)上设有第二滑块(6),第二滑块(6)在第二轨道(5)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底柱(9) 一侧设有角度调整架(7),角度调整架(7)—侧设有拉伸面(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底盘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9)上均匀设有固定连接螺栓(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底盘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面(8)设于固定柱(10)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割机底盘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滑块(2)、支柱(3)、第二轨道(5)、第二滑块(6)、角度调整架(7)、拉伸面(8)和底柱(9);所述底柱(9)上设有轨道(1),轨道(1)上设有滑块(2),滑块(2)在轨道(1)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底柱(9)上均匀设有支柱(3),支柱(3)上设有第二轨道(5),第二轨道(5)上设有第二滑块(6),第二滑块(6)在第二轨道(5)上做往复运动;所述底柱(9)一侧设有角度调整架(7),角度调整架(7)一侧设有拉伸面(8)。
【IPC分类】A01B51/00
【公开号】CN205305367
【申请号】CN201521122020
【发明人】朱怀东
【申请人】朱怀东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