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3719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结构为环境数据监控器的输入端与用于检测水肥混合桶及肥桶内信息的检测装置连接,环境数据监控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的输出端与进水水泵和出水水泵连接,控制箱的输出端还与控制各肥桶出液量的电磁阀连接,水肥混合桶通过出水水泵及出水管与无土栽培基质槽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按栽培作物基质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均匀、定时、定量供水、供肥,它提高了生产效率,减低了人力成本,杜绝人为操作的随意性,避免肥料在地表挥发损失。
【专利说明】
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
【背景技术】
[0002]水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肥料是农业增产高产的重要保障,水与肥的合理使用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感觉,传统的施肥多采用撒施、沟施、穴施的方法,然后大水漫灌。用这种方式浇水、施肥,一方面肥料在地表会挥发一部分,另一方面,大水漫灌后,肥料会被淋洗至地表30厘米以下,这样的施肥方式导致肥料利用效率很低,肥越用越多,但是产量却没见增长。
[0003]如何实现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减少肥料流失,提高产量,代替现有的人工浇灌、施月巴、施药,目前最理想的解决方法是研发出一种自动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按栽培作物基质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并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均匀、定时、定量供水、供肥的设备。应用水肥循环利用系统,可以使主要根系基质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避免肥料在地表挥发损失,省肥节水,省工省力,减轻病虫害,增产高效。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它实现了自动控制方法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按栽培作物基质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均匀、定时、定量供水、供肥,它提高了生产效率,减低了人力成本,杜绝人为操作的随意性,避免肥料在地表挥发损失。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结构如下:环境数据监控器的输入端与用于检测水肥混合桶及肥桶内的数据信息的数据检测装置连接,环境数据监控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水肥混合桶上的进水水栗和出水水栗连接,控制箱的输出端还与控制各肥桶出液量的电磁阀连接,水肥混合桶通过出水水栗及出水管与无土栽培基质槽连接。
[0007]上述的数据检测装置具体为:设置在水肥混合桶内的数据检测器、设置在第一肥桶内的第一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二肥桶内的第二流量传感器以及设置在酸碱肥桶内的第三流量传感器。
[0008]上述的数据检测器是由电导率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构成。
[0009]上述的控制各肥桶出液量的电磁阀具体为:安装在进水水栗和第一肥桶之间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安装在进水水栗和第二肥桶之间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安装在进水水栗和酸碱肥桶之间水管上的第三电磁阀。
[0010]上述的控制箱的输出端还与安装在进水水栗和蓄水槽之间水管上的第四电磁阀连接。
[0011]上述的无土栽培基质槽通过回水管与蓄水槽连接。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它实现了自动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按栽培作物基质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并通过可控管道系统均匀、定时、定量供水、供肥。本实用新型应用水肥循环利用系统,可以使主要根系基质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避免肥料在地表挥发损失,省肥节水,省工省力,减轻病虫害,增产高效。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图。
[0015]图中,1、环境数据监控器,2、控制箱,3、水肥混合桶,4、第一肥桶,5、第二肥桶,6、酸碱肥桶,7、第一电磁阀,8、入水水栗,9、出水水栗,10、无土栽培基质槽,11、蓄水槽,12、第二电磁阀,13、第三电磁阀,14、第四电磁阀,15,数据检测器,16、第一流量传感器,17、第二流量传感器,18、第三流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所限。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结构如下:
[0018]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结构如下:环境数据监控器I的输入端与用于检测水肥混合桶及肥桶内的数据信息的数据检测装置连接。数据检测装置连接具体为:设置在水肥混合桶3内的数据检测器15、设置在第一肥桶4内的第一流量传感器16、设置在第二肥桶5内的第二流量传感器17以及设置在酸碱肥桶6内的第三流量传感器18。数据检测器15是由电导率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构成。环境数据监控器I的输出端与控制箱2连接,控制箱2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水肥混合桶3上的进水水栗8和出水水栗9连接,控制箱2的输出端还与控制各肥桶出液量的电磁阀连接。控制各肥桶出液量的电磁阀具体为:安装在进水水栗8和第一肥桶4之间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7,安装在进水水栗8和第二肥桶5之间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12,安装在进水水栗8和酸碱肥桶6之间水管上的第三电磁阀13。控制箱2的输出端还与安装在进水水栗8和蓄水槽11之间水管上的第四电磁阀14连接。水肥混合桶3通过出水水栗9及出水管与无土栽培基质槽10连接,无土栽培基质槽10通过回水管与蓄水槽11连接。
[0019]上述的环境数据监控器采用现有市售的环境数据监控器,它是基于WindowsCE6.0 R3操作系统的嵌入式人机界面,配置有英文版、中文版。环境数据监控器采用了 10.2英寸高亮度TFT真彩液晶屏,四线电阻式触摸屏,通过触摸屏上的面板按键自行设定控制,本实用新型仅需将数据检测器、第一流量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和第三流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环境数据监控器的输入端连接上即可使用,环境数据监控器本身具有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检测功能。环境数据监控器为现有市售产品不做详细描述。控制箱为标准电器元件,也为常规产品。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环境数据监控器接收用于检测水肥混合桶及肥桶内的数据信息的数据检测装置输出的信息后,环境数据监控器将控制信号输出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水肥混合桶上的进水水栗、出水水栗及控制各肥桶出液量的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主权项】
1.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环境数据监控器(I)的输入端与用于检测水肥混合桶及肥桶内的数据信息的数据检测装置连接,环境数据监控器(I)的输出端与控制箱(2)连接,控制箱(2)的输出端与安装在水肥混合桶(3)上的进水水栗(8)和出水水栗(9)连接,控制箱(2)的输出端还与控制各肥桶出液量的电磁阀连接,水肥混合桶(3)通过出水水栗(9)及出水管与无土栽培基质槽(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检测装置具体为:设置在水肥混合桶(3)内的数据检测器(15)、设置在第一肥桶(4)内的第一流量传感器(16)、设置在第二肥桶(5)内的第二流量传感器(17)以及设置在酸碱肥桶(6)内的第三流量传感器(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检测器(15)是由电导率传感器、PH值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各肥桶出液量的电磁阀具体为:安装在进水水栗(8)和第一肥桶(4)之间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7),安装在进水水栗(8)和第二肥桶(5)之间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12),安装在进水水栗(8)和酸碱肥桶(6)之间水管上的第三电磁阀(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箱(2)的输出端还与安装在进水水栗(8)和蓄水槽(11)之间水管上的第四电磁阀(1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栽培水肥循环利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土栽培基质槽(10)通过回水管与蓄水槽(I I)连接。
【文档编号】A01C23/02GK205623208SQ20162043042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3日
【发明人】于洋, 杨丽, 高宏伟, 陈亮, 马远志, 王阳, 宋建辉, 李莹, 李颖
【申请人】辽宁先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