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叶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8508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叶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特别是一种中药叶茶。
目前,国内人们饮用的药用花茶、绿茶、银杏茶等茶叶,都是一般茶饮料,不能预防人体的疾病,更不用讲治疗疾病,虽然ZL01115155公开了一种药茶,但这种药茶采用中草药的根制成,加工较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加工简单、既可代替茶叶,叉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叶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叶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比黄芩叶20.6--31.6%、忍冬藤叶2.3--5.5%、猪毛菜2.3--5.3%、律草2.3--5.3%、夜交藤2.3--5.3%、嫩牵牛花秧2.3--5.3%、金钱草1.5--2.6%、坤草2.3--5.3%、旱莲草2.3--5.3%、杜仲叶17.2--18.4%、白米子叶8.1--10.5%。
本发明将各种中药叶洗净按上述比例配制而成。
本发明的各种成份的功能黄芩叶性温甘,清热解毒、止血按胎、感冒发热、目赤肿痛、咳嗽、湿热黄疸、高血压、头疼、肠炎、痢疾等忍冬藤叶性甘寒,清热解毒猪毛菜性成寒,降血压律草性苦寒,解毒、利尿夜交藤性温甘,皮肤搔痒、健忘、多梦嫩牵牛花叶性苦寒、降血压金钱草性苦酸且凉,利胆通淋、清热解毒坤草性哭微寒,调经活血、利尿消肿旱莲草性苦平,平肝止血、理气止痛杜仲叶性甘温,强筋骨、降血压白米子叶性温甘,润喉、生津、调味本发明全部用中草药,没有添加剂和调味品,保持了中草药的本性、本味,它们各有各的功效,通过配比成中药叶茶,不仅能防病还能治病。如①滕安学,女,47岁,通过饮用该药茶,多年不治的神经衰弱有了明显好转,并得到治愈;②冯书行,男,62岁,通过饮用该药茶多年不治的咽炎得到彻底根治;③兰田香,男,40岁,通过饮用该茶,多年不治的胃病得到彻底根治等。
长期饮用本发明除可以治疗神经衰弱外,还可以治疗咽炎、扁桃腺炎、手术后发炎、子宫炎、胃炎,并且可以解暑、明目。本发明具有治病、防病、补养三层功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实施例1以制作20克该药为例,取黄芩叶31.6%、忍冬藤叶5.5%、猪毛菜5.3%、草5.3%、夜交藤5.3%、嫩牵牛花秧5.3%、金钱草2.6%、坤菜5.3%、旱莲草5.3%、杜仲叶18.4%、白米子叶10.5%,将上述各药按比例混合后放入锅内用慢火烘炒,然后分包袋装,一次喝一包,此种配方可治病防病、补养。
实施例2以制作20克该药为例,取黄芩叶33%、忍冬藤叶5.5%、猪毛菜5.3%、草5.3%、夜交藤5.3%、嫩牵牛花秧5.3%、金钱草2.6%、坤菜5.3%、旱莲草5.3%、杜仲叶18.4%、白米子叶11.9%,制作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此种配方对治疗咽炎、扁桃体炎有疗效。
实施例3以制作20克该药为例,取黄芩叶31.5%、忍冬藤叶5.5%、猪毛菜5.3%、草5.3%、夜交藤5.3%、嫩牵牛花秧5%、金钱草2.6%、坤菜6.3%、旱莲草6%、杜仲叶18.4%、白米子叶10.5%,制作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此种配方对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有疗效。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叶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比黄芩叶20.6——31.6%、忍冬藤叶2.3——5.5%、猪毛菜2.3——5.3%、律草2.3——5.3%、夜交藤2.3——5.3%、嫩牵牛花秧2.3——5.3%、金钱草1.5——2.6%、坤草2.3——5.3%、旱莲草2.3——5.3%、杜仲叶17.2——18.4%、白米子叶8.1——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叶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材料配比为黄芩叶25——31%、忍冬藤叶4.2——5.2%、猪毛菜4.2——5.2%、律草4.2——5.2%、夜交藤4.2——5.2%、嫩牵牛花秧4.2——5.2%、金钱草2.1——2.5%、坤草4.2——5.2%、旱莲草4.2——5.2%、杜仲叶17.5——18.3%、白米子叶9.2——10.4%。
全文摘要
一种中药叶茶,它是由黄芩叶、忍冬藤叶、猪毛菜、草、夜交藤、嫩牵牛花秧、金钱草、坤菜、旱莲草、杜仲叶、白米子叶等中草药制成,因而对咽炎、扁桃腺炎、手术后发炎、子宫炎、胃炎有很好的疗效,对人体有治病、防病、补养三层功效,特别适合于人们饮用。
文档编号A23F3/00GK1533703SQ03112089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31日
发明者冯玉银 申请人:冯玉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