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肠衣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27276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蛋白肠衣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肠衣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以动物废次肠衣为原料制作可食用蛋白肠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肉类产量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人们对肉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多样化,使得熟肉制品特别是肉灌制品的消费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品种改良以及集约化养殖,使家畜、家禽生长期大大缩短而造成其肠衣的成品率下降,废次品增多,从而无法满足以动物天然肠衣为原料制作肉灌制品的原料供给。因而国内外开始利用猪、牛等动物皮为原料制作可食用人造肠衣并投放市场。其中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9年12月15日公告的“一种可食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申请号为96122253.0)中介绍了以未鞣制的牛皮、猪皮为原料,经清洗、分割、酸碱处理、提取胶原纤维、冷冻、挤压成型、干燥、熟化等制作肠衣的工艺过程,但上述方法利用猪皮和牛皮为原料,即本来可作为其它用途的猪皮、牛皮用于生产蛋白肠衣造成了资源浪费或资源配置、利用的不合理,并且存在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等弊端。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家畜、家禽等动物的废次肠衣资源生产可食用蛋白肠衣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蛋白肠衣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然肠衣 60~80保湿剂2~8。
本发明所述天然肠衣选自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破损的废次家畜、家禽肠衣即废次猪肠衣、废次羊肠衣、废次牛肠衣、鸡肠衣、鸭肠衣、鹅肠衣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保湿剂选自甘油、山梨醇或甘露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将天然肠衣清洗并去除其粘附的杂物后,切成1~3cm长的段;b.去钙水解将上述预处理后的天然肠衣段用0.001~0.01N的稀盐酸水溶液浸泡,并控制溶液的pH值在2~5,使肠衣中的结石充分溶解,浸泡10~120分钟后排去酸液,然后将膨胀的天然肠衣段用清水洗涤3~5次;c.低温斩碎将上述水解膨胀的天然肠衣段冷却降温到0~10℃后,在低于16℃的温度下斩碎成糜状物,然后将该糜状物再冷却降温到0~10℃,以保证糜状物的新鲜度以及防止蛋白的熟化;d.成型预熟化将上述糜状物通过挤出模具挤压成连续筒状管胚后,将该管胚送至干燥系统,在60~120℃温度下干燥和预熟化3~180秒e.保湿防腐将上述预熟化后的管胚充气后以含保湿剂和防腐剂的喷淋液进行喷淋;f.后熟化干燥将保湿防腐处理后的管胚送至干燥系统,在60~150℃温度下后熟化并干燥3~300秒后收卷或套缩包装得到成品。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1.由于本发明采用家畜、家禽的废次天然肠衣为原料,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以猪、牛等动物皮为原料制作肠衣的弊端,减少了资源浪费,使作为饲料或废弃物的废次肠衣有了新用途,同时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需添加的有毒有害物的工艺,使食用更加安全。
2.本发明生产方法所生产的蛋白肠衣为连续无缝管膜,可替代天然肠衣灌制香肠类食品,与国内外现有以动物皮为原料制作的肠衣比较,咀嚼脆香感、肉感更好,且无残渣。
3.本发明与现有其它蛋白肠衣产品比较,不需添加纤维素或其它辅料即可达到较高的拉伸强度和爆裂强度,因而更有利于肠类食品的加工和贮藏。
4.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便于掌握和操作,成本低廉,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将80Kg去除粘附有污杂物的机械破损的废次猪肠衣清洗干净后切割成1~3cm长的段,然后将其放入0.001~0.01N的稀盐酸水溶液的容器内浸泡,浸泡过程中保持浸泡液的pH值在2~5,使肠衣充分膨胀,同时使肠衣中的结石溶解形成水溶性钙,浸泡10~120分钟后排去酸液,再将泡胀的猪肠衣段用清水充分洗涤3~5次后沥净水份,然后将沥净水份的膨胀猪肠衣段冷却降温到0~10℃后,并在低于16℃的温度下斩碎成糜状物,以保证糜状物的新鲜度以及防止蛋白的熟化,再将该糜状物冷却降温到0~10℃后将其通过挤压泵挤压成连续筒状管胚,将该连续筒状管胚送至干燥系统,在60~120℃温度下进行干燥和预熟化,控制干燥、预熟化时间在3~180秒,然后将干燥并预熟化的管胚充气后用以5~25Kg甘油(或山梨醇或甘露醇)、0.2~2Kg山梨酸钾(或脱氢醋酸钠)和100L水配制成的保湿防腐溶液进行定量喷淋,喷淋后的管胚再送至干燥系统后在60~150℃温度下继续后熟化并干燥3~300秒后,使管胚含水率为10~20时收卷或套缩包装即得到本发明成品。
其它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见下表单位(Kg)

权利要求
1.一种蛋白肠衣,其特征是它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天然肠衣60~80保湿剂 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肠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肠衣选自废次猪肠衣、废次羊肠衣、废次牛肠衣、鸡肠衣、鸭肠衣、鹅肠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肠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选自甘油、山梨醇或甘露醇中的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肠衣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将天然肠衣清洗并去除其粘附的杂物后,切成1~3cm长的段;b.去钙水解将上述预处理后的天然肠衣段用0.001~0.01N的稀盐酸水溶液浸泡,并控制溶液的pH值在2~5,浸泡10~120分钟后排去酸液,然后将膨胀的天然肠衣段用清水洗涤3~5次;c.低温斩碎将上述水解膨胀的天然肠衣段冷却降温到0~10℃后,在低于16℃的温度下斩碎成糜状物,然后再将该糜状物再冷却降温到0~10℃;d.成型预熟化将上述糜状物通过挤出模具挤压成连续筒状管胚后,将该管胚送至干燥系统,在60~120℃温度下干燥和预熟化3~180秒e.保湿防腐将上述预熟化后的管胚充气后以含保湿剂和防腐剂的喷淋液进行喷淋;f.后熟化干燥将保湿防腐处理后的管胚送至干燥系统,在60~150℃温度下后熟化并干燥3~300秒后得到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蛋白肠衣及其生产方法,它是以天然废次家畜、家禽肠衣、保湿剂和水经预处理、去钙水解、低温斩碎、成型预熟化、保湿防腐、后熟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连续无缝管膜,不需添加纤维素或其它辅料,即可达到较高的拉伸强度和爆裂强度,更有利于肠类食品的加工和贮藏,可替代天然肠衣灌制香肠类食品,与国内外现有以动物皮为原料制作的肠衣比较,咀嚼脆香感、肉感更好,且无残渣,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以猪、牛等动物皮为原料制作肠衣的弊端,使作为饲料或废弃物的废次肠衣有了新用途,同时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需添加的有毒有害物的工艺,使食用更加安全。且工艺过程简单,便于掌握和操作,成本低廉,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22C13/00GK1732785SQ200510012778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日
发明者张桥 申请人:张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