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09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中包括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目前,我国现有的大豆蛋白加工企业,应用传统的蛋白加工技术生产的大豆蛋白产品功能性如凝胶性、乳化性、吸油性、保水性、溶解性、发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等较差,无法满足食品工业和加工高档食品的需要,迫使一些大型食品企业为保证自身的产品质量而不得不使用进口的大豆蛋白。而且,现有技术的产品中除蛋白和纤维素外,几乎不含其它营养物质,产品营养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蛋白产品功能性较好的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
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低温大豆粕经过粉碎,粒度达到80目以上,经过与营养强化物质混合,其中营养强化物质的加入量为低温大豆粕的重量百分比的0.5-10%,混合均匀后在温度70-190℃条件下挤压膨化,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烘干,冷却后即得到大豆组织蛋白。
所述的营养强化物质包括磷脂、糖类、维生素、无机盐。
本发明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工艺通过挤压后可对人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解决了原有技术的营养单一的情况,工艺合理,大豆蛋白产品功能性好,扩大了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低温大豆粕经过粉碎,粒度达到80目以上,经过与磷脂混合,其中磷脂的加入量为低温大豆粕的重量百分比的0.5%,混合均匀后在温度70-190℃条件下挤压膨化,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烘干,冷却后即得到大豆组织蛋白。
实施例2
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低温大豆粕经过粉碎,粒度达到80目以上,经过与糖类物质混合,其中糖类物质的加入量为低温大豆粕的重量百分比的5%,混合均匀后在温度70-190℃条件下挤压膨化,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烘干,冷却后即得到大豆组织蛋白。
实施例3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低温大豆粕经过粉碎,粒度达到80目以上,经过与无机盐类物质混合,其中无机盐类物质的加入量为低温大豆粕的重量百分比的10%,混合均匀后在温度70-190℃条件下挤压膨化,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烘干,冷却后即得到大豆组织蛋白。
实施例4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低温大豆粕经过粉碎,粒度达到80目以上,经过与维生素混合,其中维生素的加入量为低温大豆粕的重量百分比的3%,混合均匀后在温度70-190℃条件下挤压膨化,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烘干,冷却后即得到大豆组织蛋白。
权利要求
1.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低温大豆粕经过粉碎,粒度达到80目以上,经过与营养强化物质混合,其中营养强化物质的加入量为低温大豆粕的重量百分比的0.5-10%,混合均匀后在温度70-190℃条件下挤压膨化,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烘干,冷却后即得到大豆组织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强化大豆组织蛋白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营养强化物质包括磷脂、糖类、维生素、无机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深加工技术领域,工艺特征是低温大豆粕经过粉碎,粒度达到80目以上,经过与营养强化物质混合,其中营养强化物质的加入量为低温大豆粕的重量百分比的0.5-10%,混合均匀后在温度70-190℃条件下挤压膨化,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烘干,冷却后即得到大豆组织蛋白。优点使可对人体提供多种营养物质,解决了原有技术的营养单一的情况,工艺合理,大豆蛋白产品功能性好,应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A23J3/16GK1672550SQ20051004635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30日
发明者何宪超, 何显军, 郑贵仁, 单广鑫 申请人:海城后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