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面粉、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33658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菌面粉、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涉及食用菌面粉、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微生物界有许多大型食用真菌,除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供人们食用消费外,还有其独特的医疗保健功效,有的还可直接用来疗病,如猴头菇、香菇、灵芝、草菇、平菇、海鲜菇、杏鲍菇等等,对人体的疾病都有一定的辅助疗效,人们经常食用,往往在不知觉中缓解了病痛,康复了身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的要求已不在仅仅是充饥、果腹,而追求营养、保健等功能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营养、保健型的食品品种很多,其中以藻类、菌类制成的食品,更受人们亲睐。如专利号为03158212、5食用菌面条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用多种菌类如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经育种、发酵、并用发酵液或提取多糖直接和面加工面条。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面条,确实提高了营养、保健价值,但面条的制作成本较高,同时,用这种方法制备面条,也只有在菌种生产企业才能做到,却不能方便千家万户自己制作面条、或面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菌类面粉、面条,其营养、保健价值高,提供的面粉可方便消费者自己制作多种面食品。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这种面粉、面条的制备方法,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面粉及其面条,制备成本低。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食用菌面粉,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经喷淋、发菌、晾晒或烘干、粉碎后制得食用菌种子液2~8%,食粮颗粒92~98%。
所述食用菌种子液为猴头菌、香菇、灵芝、草菇、平菇、海鲜菇、杏鲍菇一种或几种混合。
所述食粮颗粒是指小麦、大豆粕、碗豆粒、玉米粒、荞麦粒、绿豆粒一种或几种混合。
一种食用菌面条,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面粉,按下列重量配比,经混和、压制而成;菌丝体小麦粉35~100%,菌丝体荞麦粉0~60%,菌丝体大豆粕粉、菌丝体碗豆粉、菌丝体玉米粉、菌丝体绿豆粉一种或几种混合为0~20%,糯米0~10%。
一种食用菌面条,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面粉,按下列重量配比,经混和、压制而成;菌丝体小麦粉35~100%,菌丝体荞麦粉0~60%,菌丝体大豆粕粉、菌丝体碗豆粉、菌丝体玉米粉、菌丝体绿豆粉一种或几种混合为0~20%,糯米0~10%;所述面条为空心结构,在空心中设置有节。
一种食用菌面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优透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试管及广口瓶菌丝体生长比较,从中选出菌丝发菌快、满管或满瓶早的菌株; (2)对菌株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菌株用原种栽培方法进行出菇选育;然后选择壮健、有生产优势的子实体,取子实体中间的一块菌块,悬挂在灭过菌的瓶内,用纱布封好瓶口,置于培养箱,在22℃培养18小时,当瓶底出现一层白色孢子时,取出孢子放到装有玻璃球和生理盐水的瓶内,摇荡3分钟左右,然后将悬浮液注入无菌培养器,置于30℃诱变箱内,边振动边用紫外线照射45秒钟,然后每只斜面注射0.1毫升的处理孢子液涂匀,置于培养箱25~27℃培养5-7天,选择菌丝长速快的、双核菌丝体,转接到PDA斜面试管中,再从中选出满管快的菌株; (3)将步骤(2)得到的菌株逐级放入培养基1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再放入培养基2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直至进行完五批次驯化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 (4)将步骤(3)得到的菌株进一步驯化即再逐级放入培养基6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再放入培养基7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直至进行完五批次驯化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 (5)固体菌种液化将步骤(4)得到的菌株,按液体菌种操作规程,摇床取得种子液;并通过发酵罐扩大种子液生产量; (6)菌丝体小麦、荞麦、大豆、碗豆、绿豆或玉米制各 将小麦粒、荞麦粒、大豆粕、碗豆粒、绿豆粒或玉米粒一种或几种混合,放入水中浸泡5-10小时(大豆粕只需用水拌潮湿),以颗粒中心浸水为止,然后取出沥水、晾晒或烘至外表皮无水,装入聚丙稀袋中,于120℃高压灭菌后再冷却至25~30℃,在无菌条件下解开袋口,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配比喷入步骤(5)得到的种子液,然后封闭袋口、闭光、于25-27℃下发菌24小时,然后再打开袋口通氧促菌80-100小时,待袋底物料开始有菌丝出现即停止发菌,取出物料进行快速晾晒或烘干,保留水份10~15%; (7)将步骤(6)得到的物料,按常规方法磨粉。
第(3)步中所述的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设定基础配方的重量份配比为木屑10份、棉籽壳60份、玉米芯10份、米糠10份、大豆粕1份、磷酸二氢钾0.3份、碳酸钙1份;用氢氧化钙调节PH值达7.8;以基础配方的各物质重量为基准,进行依次增或减,得以下五批培养基即木屑、棉籽壳每批按基础配方重量的20%减、玉米芯按200%增、米糠按40%增、大豆粕按100%增;每一批料用水拌和,使其含水量为65~70%。
第(4)步中所述的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设定基础配方的重量份配比为玉米芯120份、小麦粒、荞麦粒、大豆粕、碗豆粒、绿豆粒或玉米粒一种或几种混合5份,用碳酸氢钙调节PH值达7;以基础配方的各物质重量为基准,进行依次增或减,得以下五批培养基即玉米芯每批按基础配方重量的17%减,小麦粒、荞麦粒、大豆粕、绿豆粒、碗豆粒或玉米粒一种或几种混合以300%增,PH值以0、2增;每一批料用水拌和,使其含水量为65~70%。
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通过优选菌株,并对菌株进行诱变、驯化,使其能适应麦粒、大豆粕、玉米粒、碗豆粒、绿豆粒为培养基的繁殖条件,从而实现了将菌株的种子液直接喷到食粮颗粒上,经过发菌得到含有菌丝体的食粮颗粒,用这种食粮颗粒加工成面粉,既可以工厂化的生产制备各种面制品供人们消费,也适用于居家、餐馆自制各种面食品。
二、本发明的面粉,或用此面粉制作成的面食品,因其含有食用菌的菌丝体(在500g面条中,用本发明的面粉制作的面条,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面粉面条的5倍),不仅面制品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营养、保健的双重功能。
三、用单一或用多种菌丝体的面粉制成的面制品,可供不同人群、或病患者选用,如猴头菌面条,因其猴头菌所含的有效成分有助溃疡愈合,及胃粘膜再生和修复,对慢性胃炎、胃窦炎等有明显疗效,因此有针对性的食用,对疾病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四、本发明人研制出的筱面,其形状和结构如竹子一样,为带有节的空心结构,加之该筱面是用菌丝体的面粉制成的,因此,既有易于煮食、口感软、滑、韧的特点,又有营养、保健功能。该筱面通过食用菌和食粮的搭配,已推出多种营养、保健功能型品种。



图1为本发明中的筱面条(等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筱面条(非等径)纵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食用菌选用猴头菌,首先(1)按常规方法进行试管及广口瓶菌丝体生长比较,从中选出菌丝发菌快、满管或满瓶早的菌株; (2)对菌株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菌株用原种栽培方法进行出菇选育;然后选择壮健、有生产优势的子实体,取子实体中间的一块菌块,悬挂在灭过菌的瓶内,用纱布封好瓶口,置于培养箱,在22℃培养18小时,当瓶底出现一层白色孢子时,取出孢子放到装有玻璃球和生理盐水的瓶内,摇荡3分钟左右,然后将悬浮液注入无菌培养器,置于30℃诱变箱内,边振动边用紫外线照射45秒钟,然后每只斜面注射0.1毫升的处理孢子液涂匀,置于培养箱25~27℃培养5-7天,选择菌丝长速快的、双核菌丝体,转接到PDA斜面试管中,再从中选出满管快的菌株; (3)将步骤(2)得到的菌株逐级放入培养基1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再放入培养基2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直至进行完五批次驯化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所述的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设定基础配方的重量份配比为木屑10、棉籽壳60、玉米芯10、米糠10、大豆粕1、磷酸二氢钾0.3、碳酸钙1;用氢氧化钙调节PH值达7.8,以基础配方的各物质重量为基准,进行依次增或减即木屑、棉籽壳每批按基础配方重量的20%减、玉米芯按200%增、米糠按40%增、大豆粕按100%增,得如表1所示的五批培养基;每一批料用水拌和,使其含水量为65~70%。
(4)将步骤(3)得到的菌株进一步驯化即再逐级放入培养基6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再放入培养基7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直至进行完五批次驯化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所述的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设定基础配方的重量份配比为玉米芯120份、小麦粒5份,调节PH值达7;以基础配方的各物质重量为基准,进行依次增或减即玉米芯每批按基础配方重量的17%减,小麦粒以300%增,PH值以0、2增,得如表2所示的五批培养基;每一批料用水拌和,使其含水量为65~70%。
(5)固体菌种液化将步骤(4)得到的菌株,按液体菌种操作规程,摇床取得种子液;并通过发酵罐扩大种子液生产量; (6)菌丝体小麦、大豆、碗豆制备 取小麦粒90份、大豆粕4份、碗豆粒6份,将小麦粒放入水中浸泡5小时左右,碗豆粒放入水中浸泡10小时左右,大豆粕用水拌潮湿即可;小麦粒、碗豆粒以颗粒中心浸水为止,然后取出沥水、晾晒至外表皮无水,三者分别装入聚丙稀袋中,于120℃高压灭菌后再冷却至25~30℃,在无菌条件下解开袋口,按5%的比例喷入步骤(5)得到的种子液,然后封闭袋口、闭光、于25-27℃下发菌24小时,然后再打开袋口通氧促菌80-100小时,待袋底物料开始有菌丝出现即停止发菌,取出物料进行快速晾晒或烘干,保留水份10~15%; (7)将步骤(6)得到的物料,按常规方法磨粉; (8)按下列重量配比制备食用菌面条,菌丝体小麦粉88%,菌丝体大豆粕粉4%、菌丝体碗豆粉5%、糯米3%,按常规方法与水混和后,轧制成面条并作包装即可。
(9)按下列重量配比制备食用菌面条,菌丝体小麦粉88%,菌丝体大豆粕粉4%、菌丝体碗豆粉5%、糯米3%,按常规方法与水混和后,轧制成面条并作包装。如图1、2所示,所述的面条1为空心结构,在空心中设置有多个节2,这种面条形状如竹子,因此称之为筱面;图1所示的筱面条为等径,空心中设置有节,图2所示的筱面条为不等径,空心中的节是面条被压制粘结于一起所致。
实施例2 取小麦粒60份、大豆粕20份、碗豆粒20份,将小麦粒放入水中浸泡5小时左右,碗豆粒放入水中浸泡10小时左右,大豆粕用水拌潮湿即可;小麦粒、碗豆粒以颗粒中心浸水为止,然后取出沥水、晾晒至外表皮无水,三者分别装入聚丙稀袋中,于120℃高压灭菌后再冷却至25~30℃,在无菌条件下解开袋口,按2%的比例喷入步骤(5)得到的种子液,然后封闭袋口、闭光、于25-27℃下发菌24小时,然后再打开袋口通氧促菌80-100小时,待袋底物料开始有菌丝出现即停止发菌,取出物料进行快速晾晒或烘干,保留水份10~15%; 按下列重量配比制备食用菌面条,菌丝体小麦粉40%,菌丝体大豆粉15%,菌丝体碗豆粉15%,糯米10%,按常规方法与水混和后,轧制成面条并作包装。
其余实施如实施例1。
实施例3 取小麦粒75份、大豆粕10份、碗豆粒15份,将小麦粒放入水中浸泡5小时左右,碗豆粒放入水中浸泡10小时左右,大豆粕用水拌潮湿即可;小麦粒、碗豆粒以颗粒中心浸水为止,然后取出沥水、晾晒至外表皮无水,三者分别装入聚丙稀袋中,于120℃高压灭菌后再冷却至25~30℃,在无菌条件下解开袋口,按8%的比例喷入步骤(5)得到的种子液,然后封闭袋口、闭光、于25-27℃下发菌24小时,然后再打开袋口通氧促菌80-100小时,待袋底物料开始有菌丝出现即停止发菌,取出物料进行快速晾晒或烘干,保留水份10~15%; 按下列重量配比制备食用菌面条,菌丝体小麦粉75%,菌丝体大豆粉8%,菌丝体碗豆粉10%,糯米7%,按常规方法与水混和后,轧制成面条并作包装。其余实施如实施例1。
实施例4 取小麦粒40份、荞麦粒60份,将小麦粒、荞麦粒放入水中浸泡5小时左右,以颗粒中心浸水为止,然后取出沥水、晾晒至外表皮无水,装入聚丙稀袋中,于120℃高压灭菌后再冷却至25~30℃,在无菌条件下解开袋口,按6%的比例喷入步骤(5)得到的种子液,然后封闭袋口、闭光、于25-27℃下发菌24小时,然后再打开袋口通氧促菌80-100小时,待袋底物料开始有菌丝出现即停止发菌,取出物料进行快速晾晒或烘干,保留水份10~15%。
按下列重量配比制备食用菌面条,菌丝体小麦粉40%,菌丝体荞麦粉60%,按常规方法与水混和后,轧制成面条并作包装。
其余实施如实施例1。
实施例5 取小麦粒100份,将小麦粒放入水中浸泡5小时左右,以颗粒中心浸水为止,然后取出沥水、晾晒至外表皮无水,装入聚丙稀袋中,于120℃高压灭菌后再冷却至25~30℃,在无菌条件下解开袋口,按5%的比例喷入步骤(5)得到的种子液,然后封闭袋口、闭光、于25-27℃下发菌24小时,然后再打开袋口通氧促菌80-100小时,待袋底物料开始有菌丝出现即停止发菌,取出物料进行快速晾晒或烘干,保留水份10~15%。
按常规方法与水混和后,轧制成面条并作包装。其余实施如实施例1。
本发明中所述的份数均为重量份。
表1 表2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面粉,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经喷淋、发菌、晾晒或烘干、粉碎后制得食用菌种子液2~8%,食粮颗粒92~9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面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种子液为猴头菌、香菇、灵芝、草菇、平菇、海鲜菇、杏鲍菇一种或几种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面粉,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粮颗粒是指小麦、大豆粕、碗豆粒、玉米粒、荞麦粒、绿豆粒一种或几种混合。
4、一种食用菌面条,其特征在于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面粉,按下列重量配比,经混和、压制而成;菌丝体小麦粉35~100%,菌丝体荞麦粉0~60%,菌丝体大豆粕粉、菌丝体碗豆粉、菌丝体玉米粉、菌丝体绿豆粉一种或几种混合为0~20%,糯米0~10%。
5、一种食用菌面条,其特征在于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面粉,按下列重量配比,经混和、压制而成;菌丝体小麦粉35~100%,菌丝体荞麦粉0~60%,菌丝体大豆粕粉、菌丝体碗豆粉、菌丝体玉米粉、菌丝体绿豆粉一种或几种混合为0~20%,糯米0~10%;所述面条为空心结构,在空心中设置有节。
6、一种食用菌面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优透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试管及广口瓶菌丝体生长比较,从中选出菌丝发菌快、满管或满瓶早的菌株;
(2)对菌株用紫外线进行诱变处理将上述步骤(1)得到的菌株用原种栽培方法进行出菇选育;然后选择壮健、有生产优势的子实体,取子实体中间的一块菌块,悬挂在灭过菌的瓶内,用纱布封好瓶口,置于培养箱,在22℃培养18小时,当瓶底出现一层白色孢子时,取出孢子放到装有玻璃球和生理盐水的瓶内,摇荡3分钟左右,然后将悬浮液注入无菌培养器,置于30℃诱变箱内,边振动边用紫外线照射45秒钟,然后每只斜面注射0.1毫升的处理孢子液涂匀,置于培养箱25~27℃培养5-7天,选择菌丝长速快的、双核菌丝体,转接到PDA斜面试管中,再从中选出满管快的菌株;
(3)将步骤(2)得到的菌株逐级放入培养基1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再放入培养基2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直至进行完五批次驯化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
(4)将步骤(3)得到的菌株进一步驯化再逐级放入培养基6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再放入培养基7中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直至进行完五批次驯化培养,选出粗壮的菌株;
(5)固体菌种液化将步骤(4)得到的菌株,按液体菌种操作规程,摇床取得种子液;并通过发酵罐扩大种子液生产量;
(6)菌丝体小麦、荞麦、大豆、碗豆、绿豆或玉米制备
将小麦粒、荞麦粒、大豆粕、碗豆粒、绿豆粒或玉米粒一种或几种混合,放入水中浸泡5-10小时(大豆粕只需用水拌潮湿),以颗粒中心浸水为止,然后取出沥水、晾晒或烘至外表皮无水,装入聚丙稀袋中,于120℃高压灭菌后再冷却至25~30℃,在无菌条件下解开袋口,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配比喷入步骤(5)得到的种子液,然后封闭袋口、闭光、于25-27℃下发菌24小时,然后再打开袋口通氧促菌80-100小时,待袋底物料开始有菌丝出现即停止发菌,取出物料进行快速晾晒或烘干,保留水份10~15%;
(7)将步骤(6)得到的物料,按常规方法磨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面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3)步中所述的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设定基础配方的重量份配比为木屑10份、棉籽壳60份、玉米芯10份、米糠10份、大豆粕1份、磷酸二氢钾0.3份、碳酸钙1份;用氢氧化钙调节PH值达7.8;以基础配方的各物质重量为基准,进行依次增或减,得以下五批培养基1-5即木屑、棉籽壳每批按基础配方重量的20%减、玉米芯按200%增、米糠按40%增、大豆粕按100%增;每一批料用水拌和,使其含水量为65~7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面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4)步中所述的培养基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设定基础配方的重量份配比为玉米芯120份、小麦粒、荞麦粒、大豆粕、碗豆粒、绿豆粒或玉米粒一种或几种混合5份,用碳酸氢钙调节PH值达7;以基础配方的各物质重量为基准,进行依次增或减,得以下五批培养基6-10即玉米芯每批按基础配方重量的17%减,小麦粒、荞麦粒、大豆粕、碗豆粒、绿豆粒或玉米粒一种或几种混合以300%增,PH值以0、2增;每一批料用水拌和,使其含水量为65~7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面粉、面条及其制备方法,其面粉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经喷淋种子液、发菌、晾晒或烘干、粉碎后制得食用菌种子液2~8%,食粮颗粒92~98%。所述食用菌种子液为猴头菌、香菇、灵芝等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食粮颗粒是指小麦、大豆粕、碗豆粒等一种或几种混合。其面条按下列重量配比,经混和、压制而成;菌丝体小麦粉35~100%,菌丝体大豆粕粉、菌丝体碗豆粉等一种或几种混合为0~20%,糯米0~10%。本发明通过优选菌株,并对菌株进行诱变、驯化,使其能适应食粮为培养基的繁殖条件,从而获得了菌丝体面粉,用该面粉制作的面条以及面制品具有营养、保健的双重功能。
文档编号A23L1/28GK101095419SQ20071002506
公开日2008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日
发明者张嘉闻 申请人:张嘉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